•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urope-Asia Automobile Innovation Forum
  • 第十三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暨第七届金辑奖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颁奖盛典
  • 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
  • 2025第五届智能商用车创新大会
  • 2025第五届未来汽车AI计算大会
  • 2025第五届汽车芯片产业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能源 > 正文

日本车企Q2在华电动车销量:仅本田出现下滑

盖世汽车 言奇 2025-09-01 16:00:01
核心提示:本田电动汽车在华销量因定价过高及缺乏驾驶辅助功能而面临挑战。

盖世汽车讯 据日经新闻报道,本田电动汽车在华销量因定价过高及缺乏驾驶辅助功能陷入停滞,这使得这家日本车企难以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树立品牌影响力。

日本车企Q2在华电动车销量:仅本田出现下滑

图片来源:本田汽车

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本田在华电动车销量同比下滑2%,仅为2,900辆。尽管该公司今年春季在中国市场推出了两款全新SUV——本田S7和P7,仍未能扭转这一局面。

据悉,本田S7和P7 SUV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这两款新车型均基于中国本土研发的专用平台打造,是本田“烨”系列的首批车型。该系列本应在本田“2035年在华销售新车全电动化”的目标中发挥关键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从今年第二季度的销量数据来看,本田是日本车企中唯一一家在华电动车销量出现下滑的企业。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丰田同期在华电动车销量同比激增57%,达2.6万辆;日产同期在华电动车销量更是同比暴涨160%至1.6万辆。

出现上述情况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本田在中国市场的定价。本田S7的初始定价为25.99万元(约合36,335美元),但上市仅一个月,本田便被迫将其降价6万元,降幅达23%。本田称此次调价是“为了让消费者更易购买”,但消费者对此反应冷淡。

车辆性能也受到市场审视。尽管本田S7的续航里程达650公里,优于特斯拉Model Y的593公里,但在深受中国消费者重视的驾驶辅助技术方面却存在短板。本田S7与P7搭载了本田自研的“Honda Sensing 360+”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支持公路车道变更等功能。

然而,本田S7和P7在公路及一般道路上均未配备“脱手驾驶”功能——该功能在中国市场已较为普及。由于缺少竞争对手普遍提供的“领航辅助驾驶(NOA)”功能,业内认为本田这两款车型在技术上较为落后。

相比之下,丰田汽车与日产汽车则凭借高性价比推动了电动车销量增长。丰田于今年3月份在华推出的bZ3X车型,定价10.98万元,今年第二季度在华销量达1.7万辆。该款车型还通过与中国自动驾驶初创企业Momenta合作,搭载了NOA功能。

日产于今年4月份推出的N7轿车,定价11.99万元,同样集成了Momenta的技术,上市首月便收获1.7万辆订单。日产汽车首席执行官Ivan Espinosa表示,这款车型的成功得益于“深度贴合中国市场需求”。

丰田汽车与日产汽车均早已在中国市场采取具有竞争力的定价策略。鉴于中国本土车企几乎每月都会推出新款电动车,这两家日本车企担忧,若新车型无法迅速获得中国市场的认可,自身恐将被中国市场淘汰。

本田此前已在华推出多款电动车,例如2022年推出的e:N系列,以及去年面向年轻消费者推出的经济型车型“灵悉L”。但包括“烨”品牌在内的这些电动车型,均未能实现“月销量过万”的目标,市场热度有限。

本田“烨”品牌将引入Momenta的驾驶辅助功能。鉴于中国拥有独特的交通环境,本田中国区运营负责人五十岚雅行表示:“与研发实力雄厚的Momenta合作,开展联合研发并推动技术商业化,将成为我们未来的竞争优势。”

本田还计划顺应中国市场“注重驾驶乐趣”的趋势。该公司拟为车辆搭载初创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的人工智能系统,实现“驾驶员与车机对话交互”——这一功能在中国车企的车型中已日益普及。

同时,本田也正在中国市场努力提升价格竞争力。该公司计划在其第三轮于中国市场推出的新电动车中,首次采用磷酸铁锂(LFP)电池。由于这类电池无需使用稀有金属,成本更低,有助于降低车辆整体生产成本。

过去二十余年间,本田在华已积累了一定的品牌信任度。而在电动车领域,该公司需在定价与功能上更贴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当前,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正迅速崛起。据悉,比亚迪今年上半年的全球销量同比增长33%,达214万辆,全球排名从去年上半年的第十位升至第七位;中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商吉利则从第十一位升至第八位。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比亚迪和吉利上半年的销量首次同时超越日产,而日产在2025年上半年期间已跌出全球最畅销汽车制造商前十榜单。

然而,在中国市场,价格战正不断加剧。比亚迪7月在中国的销量仅微增至34万辆,较此前的两位数增长大幅放缓。随着竞争对手纷纷推出低价电动汽车涌入市场,车企较难维持高速增长态势。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509/1I70432543C501.shtml

文章标签: 销量 中国 日本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