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具身智能、辅助驾驶领域大事如下:
地平线陈黎明:中高阶智能驾驶拐点已到,将迎来快速增长
7月11日,盖世汽车获悉,地平线总裁陈黎明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过去智能手机为用户带来了真正的价值,因此实现了快速增长。同样,新能源汽车也为用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价值,得到了迅速增长。
他认为,中高阶智能驾驶也迎来了拐点,后面将会有快速增长。
陈黎明根据以下三个方面论证其判断:
第一,智能驾驶是国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部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面,国务院的报告,工信部都对智能汽车的发展作出了规划和行动方向。电动化在“中国制造2025”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陈黎明表示:智能化在“中国制造2025”之后,后面的“十五五”“十六五”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行业的推动。在过去几年里,城区NOA/高速NOA,从高端车(30万以上的车)逐年往下探到今年的15万以下。今年一季度,各个汽车主机厂的智驾平权进一步推动了普及应用,会进一步推动技术的发展、成本的降低和性能的提升,能够让更多消费者能够消费得起。
第三,中国终端客户的拉动。麦肯锡统计报告显示,消费者在选用电动车和燃油车的时候,考虑电动车Top3的因素之一就是“智能化”。选用高端品牌也一样,前三因素里有两个和“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相关。也就是说,在选择高端车的时候,大家会考虑更多的智能属性。
图片来源:地平线官网截图
今年4月,盖世汽车报道称,地平线与大众汽车集团正式宣布,在高阶领域基于地平线全场景智能驾驶方案HSD(Horizon SuperDrive™)展开进一步合作。
事实上,早在2022年,大众汽车集团和地平线就正式确立了合作;2023年11月,合资公司酷睿程宣布成立。目前,该合资公司已有超过500名智驾工程师,专注于打造行业领先、高度优化的全栈解决方案。并且,酷睿程基于地平线征程6打造的L2+级别智能驾驶方案已经展开大量路测,并将于2026年随着搭载CEA架构的全新紧凑级纯电车型面市。
据官方介绍,地平线HSD搭载地平线征程6P,通过软硬结合的产品基座和端到端的软件架构,可为驾乘用户提供兼备超强通行效率、优雅从容姿态的极致拟人体验。无论是复杂多元的城区路口、人车混行的繁忙小路,还是时下难点的窄道掉头、园区内部路,HSD都能游刃有余地丝滑应对。此外,HSD同时打造了对标 3A 游戏大作的HMI,可沉浸式展现系统理解下的交通环境和交通参与者行为关系,缓解人机互信焦虑,提升用户体验。
小智点评:陈黎明关于中高阶智能驾驶迎来增长拐点的判断,既契合国家战略导向与行业技术下沉趋势,也精准捕捉到消费者对智能属性的核心诉求,而地平线与大众的深度合作及HSD方案的推进,正是这一趋势落地的生动注脚。
马斯克:特斯拉将在旧金山湾区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盖世汽车讯 据路透社报道,7月9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宣布,该公司将在未来一至两个月内将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扩展至旧金山湾区(简称“湾区”),具体时间取决于监管部门的审批进度。
图片来源:特斯拉
特斯拉已于上月在得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的一个限定区域内开展了这项备受期待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测试。测试阶段仅投入了约12辆汽车,面向特定乘客群体,并设置了多项限制条件,包括在副驾驶位置配备安全监督员。
马斯克在其社交平台X上回应有关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扩展进展的询问时表示,本周末将把服务范围扩大至“奥斯汀更大的区域”,但未透露具体地点和扩展规模。随后,特斯拉硅谷车主俱乐部成员询问湾区扩展计划,马斯克回复称:“正在等待监管部门批准,预计需要一到两个月时间。”
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的成功扩展对特斯拉的未来至关重要。目前,该公司电动汽车产品线面临老化问题,在市场竞争加剧及马斯克支持极右翼政治观点引发抵制的背景下,该公司电动汽车销量出现下滑。特斯拉万亿美元的市值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马斯克对自动驾驶出租车和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投资布局。
然而,自动驾驶汽车的商业化进程比预期更为艰难。高昂的成本、严格的监管和调查迫使多家企业退出该领域。在特斯拉近期推出服务之前,Alphabet旗下自动驾驶子公司Waymo是唯一一家向乘客收费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运营商。
Waymo目前拥有约1,500辆自动驾驶汽车,多年来一直谨慎扩展其服务范围,现已覆盖旧金山、洛杉矶、凤凰城、奥斯汀和亚特兰大等多个城市。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将迅速将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推广至美国其他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得克萨斯州对特斯拉几乎没有监管限制,而加利福尼亚州则对自动驾驶汽车的运营地点和方式实施严格管控,并要求企业提供测试数据以获得许可。在加州,特斯拉需要从该州机动车辆管理局和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CPUC)获得一系列许可,才能运营完全自动驾驶出租车收费服务。
对此,7月10日,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和CPUC回应称,特斯拉尚未申请在加州运营无人驾驶出租车所需的监管许可。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的一位发言人说道:“截至目前,特斯拉尚未申请无人驾驶测试或部署许可。”
CPUC表示,特斯拉尚未申请任何新的许可。截至目前,特斯拉仅获得运输特许方许可证(TCP),该许可通常用于配备司机的运输服务,允许特斯拉拥有并管控车队,在预先安排的行程中运送员工。据悉,这是CPUC今年3月份向特斯拉颁发的启动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所需的首项许可。
另外,7月10日,美国亚利桑那州交通部表示,特斯拉上月底与该州联系,启动了自动驾驶车辆共享服务的认证程序,预计本月底将做出决定。亚利桑那州交通部在给路透社的电邮中称:“特斯拉已表示有兴趣在凤凰城都市区运营。”特斯拉已申请在有司机和无司机的情况下进行测试和运营。
特斯拉股价今年以来下跌了23%,但7月10日收盘上涨近5%。针对上述报道,特斯拉未回应置评请求。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特斯拉选定乘客在最初几天发布的社交媒体视频显示,该公司在奥斯汀的公开测试引发了多起交通问题和驾驶问题。
小智点评:特斯拉计划未来1-2个月在旧金山湾区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其扩展虽对公司至关重要,但面临监管审批、商业化难题及自身测试中暴露的问题等多重挑战,且当前尚未获得加州关键许可。
比亚迪宣布实现媲美L4级智能泊车,承诺为安全兜底
7月9日,比亚迪宣布,率先实现媲美L4级智能泊车,并承诺在中国市场,对所有天神之眼车辆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
图片来源:比亚迪
根据国际通用的分级标准,智驾可分为L1-L5五个级别,其中L4可简单理解为在特定条件下,驾驶员可“脱手脱眼脱脑”,事故责任由车企承担。现阶段,智能驾驶普遍存在责任划分界限模糊的问题。
据介绍,此次比亚迪发布的对天神之眼车辆智能泊车安全兜底是指:对搭载“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车辆因泊车辅助系统异常或算法失误导致的事故,按照法律规定或司法判定应由本车承担的维修费用、第三方财产损失、人身伤害损失,由比亚迪承担相关维修或损失费用,但不含出于和解、谅解等目的而额外支付的金额,也不含因车辆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违法违规而依法应当承担的赔偿,明确智驾权责归属。
这意味着用户在天神之眼智能泊车辅助场景下的安全及依法由本车承担的损失,不用走保险流程,直接联系比亚迪售后处理即可。比亚迪官方表示,这对用户最大的好处是不影响明年的保险费率,保费也不会上涨。
与此同时,比亚迪官方表示,其即将进行天神之眼史上最大规模的智驾OTA。本次天神之眼OTA升级全面覆盖泊车、行车、安全三大板块十余项功能,涉及天神之眼A/B/C三大平台多款车型。
在泊车方面,天神之眼新增三速泊车、车头泊入、偏置泊车、窄车位泊车自动收后视镜等功能,并优化了悬空障碍物识别功能。
行车方面,天神之眼可覆盖更多场景,如环岛通行、复杂场景连续绕行、高速施工路段借应急车道绕行、窄路多把掉头等,还新增前车加塞场景下的闪灯鸣笛提醒功能。
安全方面,天神之眼 AEB 功能可更轻松识别低矮障碍物,在夜间 80km/h 情况下可实现对两轮车侵入车道紧急刹停,120km/h 触发 AEB 也能做到两段式舒适刹停。
目前,比亚迪旗下“天神之眼”智驾车型已经超过100万台。
小智点评:比亚迪以安全兜底破局智驾权责难题,大规模OTA升级更显其在智能泊车领域的技术底气与市场野心。
A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有望?智元机器人否认借壳上市
7月9日,盖世汽车注意到,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新材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控股股东SWANCOR IND. CO. LTD.于2025年7月8日与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致远新创科技设备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分别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
根据公告,智元恒岳拟以协议转让方式受让控股股东SWANCOR萨摩亚持有的24.99%股份,致远新创合伙受让5%股份,合计29.99%。
同时,智元恒岳拟通过部分要约收购方式进一步增持37%股份,其中,SWANCOR萨摩亚承诺以其所持33.63%股份预受要约。交易完成后,智元机器人将至少持有上纬新材63.62%股份,成为绝对控股股东。
有分析称,一旦该交易完成,智元机器人可能会通过借壳上纬新材,成为A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图片来源: 智元机器人官网
对此,盖世汽车注意到,智元机器人方面回应业内媒体称:“本次行动仅为收购控股权,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办法》所定义的借壳上市”。
另外,就两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即新材料与机器人,能否达成有效业务协同的问题,上纬新材证券部相关人员解释称:“公司现有部分业务确实会应用于机器人领域,后续具体的业务协同方案将在整合一段时间后对外公布。”
盖世汽车长期关注具身智能产业内相关企业发展进程。
智元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致力于以AI+机器人的融合创新,研发和生产通用人形机器人。2023年8月,智元机器人发布远征A1智能机器人;2024年8月,智元机器人发布“远征”与“灵犀”两大系列共五款商用人形机器人新品;同年10月,智元灵犀X1人形机器人官宣开源;同年12月,智元机器人开启通用机器人量产。
小智点评:资本和市场对于具身智能企业IPO的热切盼望正在与日俱增。
广汽首款复合翼飞行汽车GOVY AirJet首飞
不久之前,广汽高域自主研发的首款复合翼飞行汽车GOVY AirJet成功完成了首飞。
据悉,GOVY AirJet是广汽高域首款复合翼飞行汽车,融合了多项先进技术,具备出色的性能表现。GOVY AirJet采用8轴8桨与双涵道复合翼构型,兼具固定翼的高效巡航能力和多旋翼的垂直起降灵活性,在无需跑道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快速起飞和降落,适应城市复杂的起降环境。
图片来源:广汽集团
动力系统方面,GOVY AirJet搭载了广汽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电驱动系统,最大飞行速度250km/h,续航里程200km,能够轻松满足大湾区城市间的中短途出行需求。同时,GOVY AirJet支持25分钟快速补能,大大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安全性上,GOVY AirJet采用高于航空级安全标准的轻量化设计,整机90%以上的部件采用碳纤维航空复合材料,既减轻了机身重量,又提升了结构强度。电池系统配备多重保护机制,实时监测电池状态,确保飞行安全。此外,GOVY AirJet还搭载了先进的智能感知、避障和决策系统,能够精准识别飞行环境,自动规划安全飞行路径,有效避免碰撞事故。
座舱设计上,GOVY AirJet采用“1+1+X”灵活布局,可根据乘客需求调整座位数量,最多可搭载4人。座舱内配备“灵动功能集成浮岛”和“像素银河”星空顶,营造出舒适、豪华的乘坐体验,堪称“空中电动商务舱”。
GOVY AirJet的成功首飞,是广汽高域在低空出行领域的重要一步。未来,广汽高域计划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多个起降站点,构建低空出行网络,实现城市间的快速连接。预计运营后,GOVY AirJet的出行价格约为出租车的2倍,让乘客能够以相对合理的价格享受高效、快捷的飞行服务。
按规划,到2027年,广汽高域将在大湾区内的2-3座城市推出示范运行方案,逐步完善运营模式和服务体系。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降低,GOVY AirJet有望成为大湾区城市间通勤的重要交通工具,将原本1-2小时的地面通勤时间缩短至40分钟以内,真正实现“粤港澳大湾区40分钟生活圈”。
此外,广汽高域还将打造Robo-AirTaxi端到端低空立体出行体系,与地面交通实现无缝衔接,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出行解决方案。同时,广汽高域将积极探索飞行汽车在文旅观光、应急救援、物流配送等领域的应用,推动低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小智点评:广汽首款复合翼飞行汽车GOVY AirJet首飞成功,以出色性能、高安全性与舒适座舱,为大湾区通勤难题带来创新性解法,未来多元布局更有望开启低空经济新时代。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507/13I70428857C601.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