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Gasgoo night
  • 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
  • 2025汽车消费趋势洞察大会
  • dive into the Chinese auto market and supply chain
  • 2025第三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海高峰论坛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网联 > 正文

理想星环OS开源,到底意味着什么?

盖世汽车 苑晶铭 2025-04-01 13:20:40

3月27日,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宣布开源理想汽车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理想星环OS。

上述消息在一定范围内引起热议。

其中原因之一是,理想开源汽车操作系统究竟意味着什么?其中原因之二是,汽车操作系统国产化的故事讲了这么多年,为何现在是理想宣布将其开源?

在寻求上述问题的答案之前,首先需要明晰的概念是,究竟什么是汽车操作系统?

从专业术语概念来看,汽车操作系统是智能汽车的核心软件系统,如同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承担着硬件资源管理、软件应用支撑、车辆功能控制三大核心职能。它通过统一的技术架构,将分散的电子部件(如芯片、传感器、执行器)整合成有机整体,最终决定汽车智能化的上限。

通俗来讲,随着汽车智能化发展愈发深入,当汽车变成一个“好玩的消费电子产品”,汽车操作系统也正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竞争的“命门”。

汽车操作系统作为智能汽车的“数字基座”,其自主可控性关乎产业链安全。从这个角度而言,理想星环OS开源具备中国供应链自主化的里程碑意义。

但仍需要注意的是,汽车操作系统开源,并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简而言之的。

中国车企“苦”汽车操作系统久矣

理想为什么要做汽车操作系统开源呢?

首先,时间拨回到2020年,一场席卷全球的 “芯片荒” 风暴让整个汽车行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芯片交货周期从原本的1个月陡然拉长至6个月,价格更是暴涨5-10倍。

在这场芯片供应链的残酷博弈中,理想汽车,作为彼时销量尚在起步阶段的新势力(2020 年理想总销量近3.3 万台),在产能分配中无疑处于劣势地位,能够拿到的芯片供应量极为有限。

理想汽车当时采用的是在行业内占据主导地位的闭源操作系统AUTOSAR。然而,当面临更换短缺的MCU芯片时,问题接踵而至。

“闭源系统像一把锁,车企既无法掌控开发节奏,也无法自由选择芯片。”李想表示。

该闭源操作系统与全新芯片的适配、验证周期一般需要6个月以上,这对于争分夺秒的汽车市场而言,每多一天等待,都可能意味着巨大的营收损失。

理想汽车经过测算,这样的周期延误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上百亿的营收损失,无疑是高悬在头顶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

其次,AUTOSAR是由德国的宝马、戴姆勒、博世等公司发起的一个全球性的合作项目,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作为一个闭源的操作系统,车企在使用AUTOSAR时需要支付授权费用。

理想星环OS开源,到底意味着什么?

图源:理想

盖世汽车了解到,AUTOSAR 的授权费用并非单一模式,而是由基础软件授权、工具链使用、技术服务三部分组成:

其中之一为基础软件授权。

比如经典平台(CP):适用于传统ECU控制,单车授权费约100-300 元,主要用于基础驱动和通信协议(如 CAN/LIN 总线);自适应平台(AP):支持智能驾驶和域控制器,费用显著提升至500-1500元/车,因涉及复杂的中间件和实时操作系统(如 AUTOSAR RTE);功能模块扩展:若车企需定制化功能(如OTA升级、信息安全防护),每新增模块可能额外支付200-800元/车。

其中之二为工具链与开发成本。

据CSDN 博客提到的Vector工具链报价,主流工具如Vector的DaVinci系列,单次采购费用高达500万 - 2000万元,且需按年支付10%-15%的维护费;适配新芯片(如NXP S32K系列)的底层驱动开发,平均耗时3-6 个月,人力成本约200万 - 500万元/项目。

其中之三为技术服务与生态依赖。

据相关信息显示,部分头部供应商提供的技术支持按人天计费,资深工程师日薪可达1.5 万- 3万元。若依赖第三方解决方案,可能产生5%-10%的项目总费用分成。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头部车企通过长期协议获得折扣,单车费用可压降至500元以下,部分甚至以“技术合作”形式置换授权。新势力与中小车企(如理想、蔚来)因采购量小,单车费用普遍在1000-2000元,且需承担更高的工具链分摊成本。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研究院的报告指出,AUTOSAR授权费用占整车电子系统成本的5%-8%,其中工具链和技术服务占比超过60%。据悉,某L2级自动驾驶车型的电子系统成本约8000元,AUTOSAR相关支出达400-640元。

换言之,对于理想汽车而言,自研操作系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实现“技术降本”。

“我们过去每年要付出几十亿元的相关BOM成本,以及几千万的AUTOSAR授权费,现在用了自己的操作系统,由此节省下来的成本可以最终会反映到用户购买的价格上。”李想表示,“相当于同样的价格,用户可以获得更多的安全和舒适配置,享受到更优质的体验。”

此外,过度依赖外部技术和闭源系统,犹如将命运的缰绳交予他人之手。一旦供应链出现波动,企业将陷入被动挨打、毫无还手之力的困境。

理想如何开源汽车操作系统?

由此,2021年,理想启动了自研汽车操作系统项目,并逐步从零开始完成了方案选型、架构设计和落地,迭代了上百份技术方案设计文档。

为了真正实现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的落地,理想投入了两百人的研发团队和累计超过十亿的研发费用。终于在2024年,理想汽车实现自研操作系统上车。

理想做汽车操作系统不容易。

当前汽车操作系统的开发面临着多重技术与法规挑战。与智能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音箱)或智能家居系统(如人脸识别门禁)的轻量级操作系统不同,汽车操作系统需要同时处理动力控制、底盘管理、自动驾驶等复杂功能模块,其失效可能直接导致生命安全事故。

因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26262)和各国交通法规对这类系统的安全性、实时性和可靠性提出了严苛要求,例如要求系统能够通过ASIL-D级功能安全认证。

这种严格的合规性要求直接推高了开发门槛。

从技术层面看,需要构建支持多核实时调度、故障隔离、安全通信的底层架构;从资金层面估算,有分析称,完整的汽车操作系统开发周期通常需要5-8年,研发投入超过10亿美元。

目前全球范围内仅有少数企业具备开发能力:比如传统Tier1供应商:博世、大陆、Vector等等;专业软件公司黑莓;车企自研团队:特斯拉(基于 Linux 深度定制)、大众(vw.OS)、丰田(Arene OS)。

这种技术垄断格局实际上形成了汽车行业的准入壁垒。新进入者面临两难选择:若采用第三方方案,将面临供应商技术迭代速度受限、定制化能力不足等问题;若选择自主研发,则需承担高昂的研发成本和漫长的认证周期。

显然,理想选择了最后一个解法。

理想星环OS开源,到底意味着什么?

图源:理想

那么,理想星环OS到底对汽车操作系统做了哪些改变?

有观点认为,理想星环OS并非只是简单的系统更迭,而是一场对汽车底层架构的深刻变革,如同为汽车重新构建了一套更为敏捷、高效的 “神经系统”。

在架构设计上,理想星环OS打破了传统车载系统各自为政的局面。以往,车上每个模块独立工作,“感知 - 决策 - 执行” 的过程犹如接力赛,每一次交接都伴随着时间延迟。而理想星环OS通过创新性的跨系统架构设计,让多个控制器系统紧密协同配合,实现了全链路的深度融合与全局协同优化。

这一设计理念的革新,使得系统响应速度相比AUTOSAR 操作系统提高了1倍,响应稳定性更是提高了5倍。

以高速AEB(自动紧急制动)场景为例,这是考验汽车主动安全性能的关键场景。

在120km/h的高速行驶状态下,理想星环OS能够将AEB刹停距离缩短7米。别小看这短短7米的差距,在高速行驶中,这可能就是避免一场严重事故的关键距离,为车内乘员的生命安全增添了一道坚实的防线。同时,在AES自动紧急转向时,车辆的转向动作也更加平稳流畅,进一步提升了主动安全性能。

在车身姿态控制方面,理想星环OS通过智能协调摄像头、中央算力控制器、空气悬架等多个系统模块,理想魔毯空气悬架响应速率大幅提升,车身姿态精准控制提升了73%。无论是在高速过弯、紧急避让还是通过颠簸路面时,车辆都能保持更加稳定的姿。

理想星环OS开源,到底意味着什么?

图源:理想

在芯片适配与算力效率方面,理想星环OS具备更快速适配能力,采用软硬解耦设计,芯片适配周期从AUTOSAR的6个月压缩至4周,支持英飞凌TriCore、地平线J6M、自研舒马赫SoC等全架构芯片。理想星环OS还实现了算力利用率优化,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 “一芯多用”,单颗英伟达Orin芯片可同时处理自动驾驶、泊车影像等任务,算力利用率提升至92%,性能损耗降低80%。

这种芯片选择的自由化,对于国产芯片的发展而言,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长期以来,国产芯片在汽车领域的应用面临诸多困境,缺乏适配的操作系统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理想星环OS对国产芯片的支持,为国产芯片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其中,地平线、芯驰等国产芯片厂商,有望借助理想星环OS实现技术突破和市场拓展,加速国产芯片在汽车领域的国产化替代进程,提升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李想表示:“理想星环OS的开源,预计每年能为行业节省100 - 200亿元的研发资源。”

除却理想星环OS实现的汽车操作系统革新之外,理想宣布开源到底开源了什么?

在核心组件方面,理想汽车开源内容包含车控操作系统、智能驾驶操作系统、通信中间件、虚拟化平台等若干核心组件全栈代码。

有行研数据显示,通过共享代码库,中小车企研发成本可降低60%以上。

在工具链方面,理想星环OS对包含仿真测试平台、自动代码生成工具、多架构编译器等开发资源。在安全框架方面,理想星环OS实行端到端加密协议、硬件安全模块(HSM)接口、OTA 升级验证机制。

理想开源的“野心”

理想星环OS的开源,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汽车行业激起千层浪,其意义深远且影响广泛。首当其冲的便是对传统 AUTOSAR闭源体系的冲击,有望重构整个汽车操作系统的产业格局。

此外,理想星环OS的开源,还旨在构建一个繁荣的开发者生态,打造汽车行业的 “安卓” 系统。

回顾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安卓系统的开源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通过开放源代码,安卓吸引了全球无数开发者的参与,形成了一个庞大而繁荣的应用生态,为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汽车产业领域,特斯拉曾效仿消费电子时代进行电动化开源。眼下,理想无疑要在汽车智能化时代复制这一模式。

特斯拉在2014年宣布开放其所有专利,这一举措被视为电动汽车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

通过开源,特斯拉不仅推动了整个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也为自身的发展创造了更有利的环境。理想同样希望通过星环OS的开源,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加入,共同推动汽车操作系统的创新和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理想星环OS已吸引超过 500 家企业注册开发者账号,首批开源代码下载量突破10万次。这一数据或许正在预示着一个繁荣的开发者生态正在逐步形成。

理想星环OS开源,到底意味着什么?

图源:理想

另外一方面,理想星环OS的开源,同样对传统车企依赖Tier1供应商的 “交钥匙” 模式形成了巨大冲击。

在过去,车企大多依赖Tier1供应商提供的“交钥匙”解决方案。车企在这种模式下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对核心技术的掌控力薄弱,如同被绳索束缚,难以施展拳脚。一旦供应商出现问题,车企就会陷入被动局面,新车开发进度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理想星环OS的开源,正在重塑汽车产业链的价值分配格局。

在传统模式下,Tier1供应商凭借技术优势占据了产业链的主导地位,获取了大部分利润。而随着理想星环OS的开源,车企能够更加自主地进行研发,减少对Tier1供应商的依赖。

这将促使产业链各环节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地位,推动价值分配向车企和开发者倾斜,激发整个产业链的创新活力。

换言之,理想星环OS的开源,是中国汽车工业从技术追随者向规则制定者转变的关键一步。

当特斯拉以电动化革新汽车行业时,理想正凭借智能化重新诠释汽车的未来。这场由芯片危机引发的技术突破,正逐步演变成一场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生态革命。

在这一过程中,理想汽车不仅为自身赢得了技术与市场的双重优势,更为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开辟了新的赛道。

未来,如若星环OS生态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壮大,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车企将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引领中国汽车工业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加智能、便捷、安全的出行体验,让中国汽车的创新力量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504/1I70421945C601.shtml

文章标签: 理想 芯片 中国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