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油电价格趋同市场环境下,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预测,2024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1235万辆,同比增长37.7%,市场渗透率攀升至45%,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在这波新能源浪潮中,中国品牌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众多本土车企新能源销量频创新高,其中比亚迪表现极为突出——在2024年最后两个月连续突破单月50万辆的销售里程碑。新势力也展现出强劲实力,蔚来汽车跻身月销3万辆俱乐部。
仅一家销量下滑
盖世汽车整理了16家本土车企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上汽集团呈现出同比、环比双双下滑的态势。
具体来看,上汽集团当月新能源销量为15.4万辆,较去年同期的22万辆大幅下降29.8%,环比降幅也达到11.9%。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一表现背后反映了上汽集团当前的转型阵痛:一方面合资业务板块正处于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期,另一方面自主板块也在进行资源整合。随着合资板块加强本土化创新发展,以及自主板块研发资源的集中整合和效率优化,上汽集团新能源业务今明两年有望迎来转机。
在整体市场中,比亚迪依然保持着领先优势。其12月新能源销量达到51.5万辆,同比劲增51%。从全年来看,其累计销量达到427.2万辆,同比增长41.3%,符合市场预期。
这一成绩背后,是比亚迪在稳固销量基本盘的同时,持续推进高端化战略的成果。其王朝和海洋两大系列产品在0-30万元大众市场持续蚕食燃油车份额,而方程豹、腾势和仰望三大高端品牌的销量也在稳步提升,共同推动着比亚迪实现量价齐升。
2024年堪称吉利汽车新能源业务的爆发之年,12月创下11.1万辆的历史新高,同比大增93%,全年销量更是达到88.8万辆,超额完成约80万辆的年度目标。目前,吉利汽车新能源渗透率已接近50%,在传统车企阵营中处于领先地位。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指出,吉利汽车通过打造极氪、领克、吉利银河等多品牌矩阵,覆盖了从高端性能到经济实用型的全系产品,并通过持续的新品投放和产品升级巩固市场竞争力。
紧随其后的上汽通用五菱同样表现不俗,全年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63%,突破80万辆大关,新能源渗透率达到50%。这一成绩源于两大原因:一是持续丰富产品矩阵,2024年共推出10款新能源车型;二是新车型如星光S等上市后获得市场认可,有效拉动整体销量增长。
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也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12月销量突破9万辆,全年累计达到73万辆。其中,深蓝、启源和阿维塔三大品牌贡献了约七成销量,成为长安新能源销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不过与吉利汽车相比,长安汽车新能源渗透率不到三成,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024年,也是奇瑞集团新能源全面爆发的一年,全年销量达到58.4万辆,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其中12月销量为10.3万辆,刷新单月新高。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认为,奇瑞汽车通过布局风云、星途星纪元、捷途山海和iCAR四大新能源系列,借助差异化的品牌定位和丰富的产品线,广泛覆盖了各个细分市场和价格区间。加上与华为合作的智界品牌,五大品牌充分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实现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大幅增长。
传统车企中,广汽集团和长城汽车在新能源市场还有极大提升空间。作为广汽集团新能源业务的核心力量,埃安品牌今年整体表现平平,全年销量为41.3万辆,同比下滑14%。不过随着埃安RT上市,该品牌12月销量已现回暖迹象,达到4.7万辆,实现同比和环比双增长。
长城汽车新能源业务也保持增长态势,12月销量达到4.2万辆,同比增长41.6%,从自身维度看,长城汽车新能源销量规模在不断扩大。但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甚至放眼整个车市,其表现中规中矩。
2024年,长城汽车新能源全年销量为32.2万辆,同比增长22.8%,不仅低于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整体增速,在公司总销量中的占比也未突破三成。
业内分析师指出,作为拥有哈弗、魏牌(WEY)、欧拉、坦克等多个品牌的老牌车企,长城汽车在新能源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产品布局尚未形成完整体系,以及产品更新换代节奏相对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品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新势力销量3万+队伍持续扩容
新能源车市竞争格局持续深化,月交付超3万辆的新势力阵营不断壮大。根据最新数据显示,12月实现4万辆以上交付的品牌已达5家,3万-4万辆和1万-3万辆两大价格区间的品牌分别有4家。仅智己汽车一家月销量未能突破万辆关口。
吉利银河延续强势表现,以6.9万辆再度摘得新势力月销量冠军,同比增长达1.3倍。这主要得益于银河E5和星愿两款新车上市和交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相较11月7.5万辆的成绩,其销量出现7.7%的环比下滑。这或与吉利汽车年末加大终端优惠力度,提前透支部分消费需求有关。
事实上,还有其他一些车企在12月出现销量增速放缓或下滑的现象。有市场人士指出,这可能是销量业绩完成度较好的车企在年底采取的“藏量“策略,“这也算是车企的常规操作了,合资品牌沿袭过来的。”
理想汽车在12月创下5.8万辆的月度交付新纪录,同比增长16.2%,全年销量突破50万辆大关,保持30%以上的同比增长。这与其11月推出的全系3年0息购车政策(四款车型首付低至6.98万-15.98万元)密切相关,“变相”降价措施有效刺激了市场需求。
鸿蒙智行12月销量逼近5万辆,全年累计达到44.5万辆。除了问界系列的稳定发力外,智界品牌的快速崛起功不可没。据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去年11月透露,智界R7上市后订单量表现亮眼,“哪怕让出奇瑞产能,也要确保智界交付”。智界品牌12月销量已攀升至1.8万辆,全年达5.8万辆。
零跑汽车再度跻身月销4万辆梯队,全年销量接近30万辆,超额完成25万辆的年度目标。
在MONA M03交付量持续攀升的带动下,小鹏汽车12月总销量达到3.7万辆,实现同比82%、环比18.8%的双增长。另一款主力车型P7+月交付量也再度破万辆大关。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汽车第四季度累计交付量达9.2万辆,超出既定交付指引上限。从市场表现来看,M03和P7+的销量仍有较大增长潜力。
蔚来汽车和小米汽车也跻身月销3万辆俱乐部。蔚来12月销量突破3.1万辆,同比和环比增幅均超过50%。其中,蔚来和乐道两大品牌各贡献约5000辆环比增量,助力整体销量实现从2万辆到3万辆的跨越。根据规划,乐道品牌将在明年3月起将月交付量提升至2万辆水平。
小米汽车随着产能规模扩大,月交付量已接近或达到3万辆,全年累计销量为13.5万辆,达成13万辆的年度目标。
在此之外,极狐汽车和岚图汽车的月销量稳定在万辆以上,且仍在持续攀升。然而,智己汽车则因年末市场竞争加剧,销量骤降23%至0.8万辆。
2025,大家已“摩拳擦掌”
2025年已至,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或将迎来历史性时刻——销量规模首次超越燃油车。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2025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有望实现27%的增长,销量达到1570万辆,市场份额跃升至56%。
在这一乐观前景下,中国本土车企对2025年新能源市场展现出强烈信心。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显示,至少有10家车企公布2025年销量目标,其中近半数车企更是喊出“销量要翻番”的口号。
具体来看,长安汽车的新能源销量目标相对谨慎,力争达到100万辆,较去年增长37%,预计占比将提升至33%左右。
然而,长安汽车旗下深蓝和阿维塔两大品牌却设定了颇具挑战性的目标:深蓝汽车瞄准50万辆,意味着要实现76%的同比增长;阿维塔更是定下22万辆的目标,需保持2倍同比增速。
阿维塔这份信心主要源自不断扩充的产品矩阵,特别是在增程市场的布局。阿维塔总裁陈卓曾表示,“增程就是销量增长密码,阿维塔未来产品都将提供双动力选择。”阿维塔计划于2025年第二季度发布阿维塔06,将同时提供纯电和增程双动力形式,有望成为重要增量来源。
理想汽车将2025年销量目标从160万辆下调至70万辆,较去年增加20万辆,增幅为40%。开源证券分析师认为,基于量价平稳为2025年预留潜力,且其纯电平台仍在低调改良过程中,可能会带来爆品惊喜。不过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相对保守,预计理想汽车2025年销量为57万辆。
吉利汽车则设定了更具雄心的目标——150万辆,这意味着需要实现69%的高速增长。其中,极氪品牌的目标为32万辆,较去年增加10万辆。
在整合之后,吉利新能源版图已更趋清晰,旗下银河、极氪(含领克)品牌分别瞄准主流消费市场和科技豪华领域。民生证券分析师认为,吉利汽车2025年产品周期强劲,有望强化其在10万-20万元新能源市场的“龙二”地位。
奇瑞集团则表示,2025年销量目标是“整体超行业10-20个百分点”。新能源销量目标或在80万-86万辆之间,较今年增长超过20万辆。
比亚迪尚未对外披露2025年具体销量目标。但盖世汽车研究院指出,随着唐L、夏、豹3等新品陆续上市注入新鲜血液,加上插混车型逐步升级至DM5.0版本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以及补齐智能化短板,其预测比亚迪2025年销量有望突破500万辆大关,达到514万辆。
在新势力中,除理想汽车外,蔚来、小鹏、零跑等头部玩家也相继公布了2025年销量目标,普遍展现出“翻倍”雄心。
其中,蔚来明确提出要实现销量翻番至44万辆;小鹏则瞄准35万辆,同比增长超80%。这两家车企的共同特点是都将依靠子品牌驱动增长,特别是蔚来,将在2025年形成“蔚来+乐道+萤火虫”三大品牌矩阵,覆盖10万-80万元价格带。
零跑汽车则制定了50万辆的年度目标。2025年,该公司将发布LEAP 3.5架构,并基于此推出全新B系列产品。这三款B系列新车将成为品牌销量增长的核心引擎。同时,零跑在海外市场的销量也有望实现重大突破。
小米汽车在第二款车型YU7即将上市的背景下,定下了30万辆全年目标。创始人雷军表示,“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持续扩充产能,保障交付。”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重点看好华为系和小米汽车的发展前景。分析师认为,这两大品牌不仅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较高的品牌影响力和完善的生态体系,还有颠覆性的营销创意,叠加不亚于传统车企的产品竞争力,这些优势将支撑其销量持续突破。“长远来看,华为系和小米有望成长为百万量级的车企品牌”。
然而,市场并非一片繁荣。哪吒汽车已数月未发布月度交付数据,在元旦发布了写有“重启,向上”的新年海报。最新消息显示,受销量下滑和经营亏损加剧影响,该公司已启动大规模裁员计划,部分岗位裁员比例甚至超过70%。
今年,车市竞争将更激烈
尽管车企普遍对2025年新能源市场的发展持乐观态度,但同时也预见到车市竞争将更趋白热化。这意味着,车市竞争马太效应将愈发显著。对于这一局面,业内早已有所预判。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内部信中提到,极致的成本控制和配置的同质化,将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他预测,“价格战甚至会从2025年1月点燃,而2025年至2027年将成为汽车行业的淘汰赛阶段。”
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在内部信中同样强调,未来三年至关重要。他认为零跑汽车已经进入行业的“决赛圈”,当前的竞争对手不仅包括新势力,还涵盖真正的世界级主流品牌。“市场环境的变化依旧剧烈,只有更强的自身能力和更敏捷的反应速度,才能真正实现目标。”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也指出,当前正处于智能电动汽车产业资格赛的最激烈阶段,竞争无比残酷。他预计,两三年后,只有少数优秀企业能够存活。
瑞银投资银行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也表达了类似看法。他表示,随着政策红利逐步消退,2025年1月可能成为新一轮车企价格战的起点。巩旻认为,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可能会采取更为温和的应对策略,比如延长刺激政策或推出其他优惠措施,以缓解市场波动。
比如,上海市政府已明确表示,“2025年本市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补贴政策将在2025年国家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出台后另行发布实施。”
实际上,2025年车市“内卷”信号已经显现。从去年12月底到今年初,多家车企陆续发布了多款新车型,为今年一季度市场竞争做准备。仅今年1月,就将有坦克500 Hi4-Z、焕新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夏等多款车型上市。
价格战也已拉开序幕。去年年底,部分车企已要求供应商降价,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是为今年的大规模价格战做准备。近期,理想汽车、广汽埃安、北汽极狐等车企相继推出各种补贴政策,甚至有企业承诺“补贴兜底”,以刺激购车需求。
然而,价格战只是无奈之举。要想在这轮新能源市场的决胜战中脱颖而出,核心仍需依靠技术创新,进一步“卷价值”“卷技术”。
部分车企已经制定了相应的竞争策略。例如,零跑汽车提出,将从四大方向突围:提升品牌价值、推进技术创新与降本、打造爆款车型、加速国际化发展。朱江明表示,“保持技术领先性是零跑安身立命之本。”
蔚来汽车也强调,未来将面临更高维度的竞争,不能有任何短板,更不可能速战速胜。
李斌透露,蔚来将持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同时提升运营效率。今年,蔚来品牌旗下车型将逐步切换至新一代(NT3)平台,并推出新品ET9。此外,乐道品牌将发布两款家用SUV,而子品牌萤火虫也将迎来大批量交付。在智能驾驶领域也将迎来突破。有消息称,蔚来汽车计划在1月推出引入端到端大模型架构的智能系统Banyan 3.1.0版本。
图片来源:小鹏汽车
小鹏汽车计划启用XPD2.0(小鹏开发体系),以实现产品从无序向有序转变,推动可复制的产品商业成功。同时推出多款搭载小鹏AI体系技术的新车型。何小鹏称,其中几款新品是小鹏汽车数年磨一剑的“杀手锏”。他相信,新产品结合小鹏汽车的体系化作战能力,将成为“杀出淘汰赛,进入晋级赛的坚强后盾”。
然而,非头部梯队的新能源车企生存环境或进一步恶化。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目前国内市场共有51个新能源品牌在售,其中近半数品牌月销量低于3000辆。
有业内人士预测,随着2025年车市淘汰赛的加剧,低销量品牌的出局率将进一步上升,而头部车企之间的市场份额争夺将进入更加白热化的阶段。
但车市格局到底会如何变化,仍需拭目以待。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501/3I70415426C501.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