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汽车已悄然演变成为许多车主除家之外的第二个私人空间。在这个私密而流动的空间里,人们对于汽车舒适性的追求日益提升,特别是在声音环境的营造上,期望能获得更加宁静且个性化的驾乘体验。
针对这一日益增长的需求,汽车行业正面临一项紧迫的任务:如何有效提升乘坐舒适度与驾驶员的专注力,同时攻克传统NVH技术难以解决的难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2月6日,拾音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功举办AutoQuieter™座舱声学发布会,并推出了其最新的座舱声学方案。该方案涵盖了五大核心产品:路噪主动消除RNC、发动机主动降噪ENC、低速行人警示音AVAS、主动声浪以及个人音区。这些创新产品共同致力于为用户打造一个既静谧又极具个性的驾驶环境。
此外,拾音科技官方还透露,AutoQuieter™座舱声学未来还将推出更多、更先进的产品,以满足市场不断升级的需求。
AutoQuieter™的发布,不仅优化了产品的听觉体验,更标志着汽车行业开发模式的一次重大革新。
这一创新技术引领了两大变革:首先,它实现了底盘车身等长周期架构件的NVH开发解耦,可以更快更早地对这些关键零件进行冻结。同时推动了物理架构、座舱域控和Audio等系统的深度融合,为开发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效率,助力企业迅速捕捉市场需求,加速产品迭代进程。
其次,智能新能源车型的NVH调教实现了数字化标定,这一转变不仅提升了调教的精准度,还使得整个过程更加高效、可控。
拾音科技的这一系列技术创新,不仅精准回应了汽车用户对舒适性、个性化及安全性的深切期望,更为整个汽车声学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引领着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据悉,拾音科技在汽车NVH及声学领域深耕多年,公司员工中研发工程师占比高达93%,且团队规模现已超过300人。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拾音科技始终秉持着对技术的敬畏、对创新的追崇,其每年的研发投入均超过营收的15%。正是凭借其技术专长以及出色的服务意识,拾音科技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建立了50多家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并顺利完成了超过150个项目。此外,公司位于无锡的智造中心已实现550万个传感器和50万个控制模块的年产能。
上图:拾音科技上海总部
下图:拾音科技智造中心车间
利用主动降噪,打造宁静用车空间
主动降噪技术,这一前沿科技在耳机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其核心理念是利用反向声波精准抵消外界噪音,从而为用户营造一个更为宁静的听觉空间。
然而,当这一技术被引入汽车领域时,所面临的挑战则更为复杂多变。汽车内部空间广阔,且存在着多种噪音源,这使得主动降噪技术的设计需要更加精细和多样化。
拾音科技在这一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技术实力。其主动降噪技术通过拾取汽车内部的噪声信号,并运用自主研发的先进算法实时分析并优化信号。随后,该技术会控制汽车原有的扬声器系统发出反向声波,与原始噪音进行相位抵消,从而有效降低车内噪声水平。
拾音科技在主动降噪算法的研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推出了两大核心算法:路噪主动消除RNC和发动机主动降噪ENC。这两种算法分别针对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路噪和发动机噪音进行专项优化,确保在各种驾驶场景下都能实现最佳的降噪效果,从而有效降低车内噪声水平。
•路噪主动消除RNC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尤其是高速行驶时,若密封性不佳,会导致车内外噪音增大,胎噪、路噪等外界噪音更容易侵入车内,严重影响乘客的乘坐舒适度和驾驶员的注意力。
传统NVH开发流程中,因为前期仿真存在一些假定、过程中的一些变更,很多时候问题会暴露在后期实车测试中,而且这些问题大都是与结构关联的。先不谈当下这么短的整车开发周期时间上是否来得及以及优化完对其他性能的影响等,仅变更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此外,在成本大体相当的情况下,RNC方案不仅性能更为优越,还具备显著的重量优势。这里的重量和成本考量,包括了RNC所需的传感器、线束等零件。相比之下,传统方案往往需要增加额外的减震器、质量块以及轮胎吸音棉等,这些附加零件的总重量就可能超过10公斤。
拾音科技的负责人指出:“在产品开发过程,行业中经常会谈到1克拉工程的概念。就是为了轻量化,可以拿钱买重量,每公斤的减重成本高达20-40块钱,车越贵价钱越贵,尤其是当前的新能源车。”
相较于传统方案,RNC技术的核心在于可以通过传感器捕捉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路面噪音,并运用先进的算法实时生成反向声波进行抵消,从而实现高效降噪。这一过程不仅保证了降噪效果,而且在成本与传统方案相近的情况下,成功实现了大幅度的重量减轻。
然而,RNC对硬件和算法要求严苛。硬件方面,需依赖高精度传感器和扬声器等设备,而这些设备的性能直接影响RNC的降噪效果;算法层面,则需在复杂路况和车型下保持高效稳定。
而拾音科技的RNC在降噪效果、驾驶体验及成本控制方面表现突出。
据了解,拾音科技的RNC是通过与底盘接附的车身侧,布置拾音自研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采集行驶过程中,路面微小波动经由底盘传递的振动信号,结合车上已有的麦克风和车机信号,然后通过嵌入到功放或车机DSP芯片的拾音算法处理,由车内扬声器系统发出与噪声相位相反的声波进行相互抵消,从而实现路面噪声的降低和消除。
凭借对硬件和算法的长期钻研,拾音科技的RNC拥有两方面优势,一是宽频降噪、性能优秀,涵盖路噪所有的能量范围频率,毫秒级的启动响应,极高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以数据为例,在拾音自研的4个加速度传感器配置下,标准版方案降噪水平可达5分贝,峰值频率降噪超过10分贝。
此外,在发布会上,拾音科技诚挚邀请在场的朋友们,携手合作,共同探索并开发更高阶的降噪解决方案。目前,拾音科技已成功完成RNC标准方案算法的迭代,并制作出特制的头枕扬声器样品,计划于春节前进行首次实车Demo调试。
不过,从Demo到量产,仍需跨越重重挑战,这一过程中,拾音科技期待与上游的芯片供应商、下游的Tier1供应商以及整车制造商等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共同推进项目的进展。拾音科技表示:“基于我们当前的仿真结果,我们的目标清晰而坚定,实现行业最顶尖的降噪效果。这既是我们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也是对团队不断激励的动力源泉。”拾音科技进一步强调:“请大家记住拾音科技的RNC高阶版,是多一分贝的。”
拾音科技CEO:吴仍广
二是布置自由、超高性价比,不仅麦克风和加速度布置相对自由,拾音的算法克服了对位置的强敏感性,算法嵌入的位置也相对自由,因为拾音的算法耗资源少,可灵活嵌入至功放或座舱域控DSP中。这样的设计能够极大的控制成本。
很长时间以来,由于成本高昂,RNC主要应用于极少量豪华车型中。而随着RNC的进步,未来也有望在中端车型市场得到广泛应用。
•发动机主动降噪ENC
燃油车中的发动机在运行时,由于内部活塞、齿轮等机械部件的高速运转和相互摩擦,会产生明显的噪音和振动,这种噪音不仅影响了驾驶舱内的舒适度,还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干扰。
传统方法主要通过在防火墙、发动机室及引擎盖等部位贴附隔音棉和减震板等材料进行降噪,多见于高端车型。
相比之下,ENC不需要增加任何硬件,只需要读取混动或增程发动机的转速和其他车机信号,利用算法计算出发动机不同阶次特征的噪声,再由车内扬声器系统发出与噪声相位相反的声波进行相互抵消,就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噪声。
而拾音科技通过不断的优化和迭代,目前自研算法的运算周期小于200微秒,并且资源消耗极少,可以灵活部署在车机SOC、功放或者是外挂的模块中。
正是这些技术优势,使得拾音科技的ENC在降噪性能上表现出色。
据了解,拾音科技的ENC可实现多阶次高效降噪、智能调节响应迅速、与发动机标定配合,实现省油效果。具体而言,发动机主阶次峰值降噪超过10分贝,轰鸣声总声压级降低5分贝,阶次覆盖2-6阶。
成熟技术之上,拾音实现新突破
与主动降噪技术专注于减少噪音不同,低速行人警示音AVAS、主动声浪Activ Wave则是出于安全及个性化体验的目的而特意设计来产生声音的。
由于新能源车辆在纯电低速行驶模式下,缺乏发动机工作产生的噪音,导致车辆行驶声音微弱,行人与骑行者难以精确感知车辆的速度与运动轨迹,进而提升了碰撞事故的风险。
为解决这一问题,AVAS应运而生,该系统在确保车辆维持低噪音行驶的同时,能在低速行进或倒车过程中向周围行人释放安全警示音,有效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环境。
当前,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出台相关法规,明确要求车辆在低速行驶时必须装备行人低速报警系统,以保障行人与骑行者的安全权益。因此,AVAS已成为新能源汽车不可或缺的配置,美国、欧盟、日本及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均已发布相关法规或标准。
然而,现有AVAS普遍面临提示音单一、刺耳的问题,导致多数车主倾向于关闭该功能。此外,部分AVAS算法简单,灵敏度不足,误报率较高,难以充分发挥其警示作用。
与此同时,当前的主动声浪技术虽然发展已久,但仍存在声音质感不佳、音效简单、反馈的跟随性和关联性不够等问题。这也导致该功能在实际开车过程中很少被启用。
针对上述存在的关键问题,拾音科技凭借其先进的AVAS(车辆声学警报系统)与主动声浪技术,提供了卓有成效的解决方案。依托专业的音频算法、卓越的声音设计理念,以及对全车声音体验的统筹考量,拾音的AVAS与主动声浪技术——涵盖车内各个场景并保持声音风格的一致性——将显著增强用户的粘性及乘坐舒适度。这一技术革新不再是将AVAS与主动声浪视为孤立、分散的功能堆砌,而是将它们与整车的声学设计深度融合,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拾音能够为每位客户精心打造与其品牌形象相契合的专属声音,塑造出品牌独一无二的听觉DNA。在此过程中,拾音高度重视工程实践与声音美学的融合,针对每一款车型、每一个使用场景进行细致入微的调校与优化,力求在驾乘过程中实现人车合一的完美境界。
拾音初探个人音区技术前沿
个人音区技术作为汽车声学领域的一项新兴创新,正逐步改变着车内音频体验,它凭借先进的音频处理技术,为车内每位乘客创造出独立的听觉空间,确保声音清晰又互不干扰,提升乘车舒适度。
想象一下,在车内,驾驶员可以全神贯注地接收语音导航指令,而副驾驶或后座乘客则能沉浸在电影或音乐的环绕声中,彼此间的听觉体验互不干扰,营造出更加和谐的车内氛围。
尽管个人音区技术在汽车行业内还尚未有量产搭载,但其潜力与价值已经吸引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一些具有前瞻视野的企业,如拾音科技,已经开始积极探索这一技术,并致力于将其应用于实际产品中。
具体来看拾音科技当前的Demo以及提供给客户用于概念验证(POC)的配置方案。
在硬件层面,除了复用车上的扬声器,拾音科技还自研了头枕扬声器,可兼顾指向性和区域能量集中。在算法层面,拾音科技根据多个维度进行考虑,既涵盖了各式环境主动降噪,也增加了人声的主动降噪,同时引入主动声浪和声音设计等技术点,以获得隔离度更高、同时兼顾每个座位更友好、更舒适的独立音区。
在POC项目上,拾音科技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技术成果,其声能量隔离度达到了99%,相当于20分贝的降噪效果。
综上所述,拾音科技以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在座舱声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从路噪主动消除RNC到发动机主动降噪ENC,从低速行人警示音AVAS到主动声浪,再到个人音区,拾音科技以其全面的产品线和创新的技术解决方案,不断引领着汽车声学行业的发展潮流。其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听觉体验,更为开发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效率,助力企业迅速捕捉市场需求,加速产品迭代进程。
未来,随着个人音区技术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拾音科技将继续深耕这一领域,不断推出更多先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以满足市场不断升级的需求。同时,拾音科技也将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整个汽车声学行业的蓬勃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412/9I70412715C601.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