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智能底盘产业报告(2024版)
  • 2024汽车数字钥匙技术论坛
  • 发项目获取供应商清单
  • 2024第二届智能座舱车载显示与感知大会
  • 2024第四届商用车自动驾驶大会
  • 2024第四届智能汽车域控制器与中央计算平台创新峰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供应链 > 正文

“奋斗100天”,又何止宁德时代

盖世汽车 逸年 2024-06-18 07:00:05

汽车产业到底有多卷,或许可以从近日传出的“宁德时代896工作制”就能看出,毕竟这比互联网大厂的996还多出了一个小时。

近日,互联网上流传出一则文件中显示,宁德时代向员工发出了“奋斗100天”的号召。即,为更好完成组织赋予的任务,加快推进各项工作达成,公司号召从今天(6月12日)起,JG7+奋斗100天——早上8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共“奋斗100天”。

“奋斗100天”,又何止宁德时代

图片来源:社交平台截图

很快,“奋斗100天”被多位就职于宁德时代的员工所认领。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这则通知在产业内外引发激烈讨论。

对此,宁德时代内部人士回应称:“确实号召过管理层以身作则多花一些时间在工作上,但没有强制几点上下班。我们没有出过任何的官方文件或规定。”

然而,似乎这样的回应并未获得外界的积极反馈。

加班,常态罢了

——“宁德时代怎么能发展这么快?”

——“因为我们通宵加班。”

这是一则在某社交平台上最为常见的问答,言简意赅,却饱含深意。

当然,这里的“通宵”或许具备一定的夸张因素,但加班现象在宁德时代确实呈现出一种常态化的趋势。在当前产业竞争激烈、高度内卷的时代背景下,“能有宁德时代卷?”“没听说过谁加班能跟华为和宁德时代比”却成为了业内人士的共识。

高强度加班,在宁德时代并不罕见,886、896、8106都不是“奋斗100天”下的独有产物。

当然,加班强度多寡,还在于“部门”“小组”的不同。位于上海的材料研发部门某员工就曾透露,其工作周期为965,引来众多围观者的询问与羡慕。

“奋斗100天”,又何止宁德时代

图片来源:社交平台截图

但普遍被认为加班少的职能部门之一——财务部,同样不轻松。“强度大,加班多,准备好身体上受到折磨。”在被问及具体工作时间时,得到了两个答案“8106.5”更有甚者“8126”,尽管可能存在一定水份以及加班周期的波动性,但却无一例外的加班常态化。

与此同时,接近宁德时代的业内人士进一步透露,这并非宁德时代的首个“奋斗100天”。

早在2022年,董事长曾毓群就曾在内部邮件中直言,要以跟竞争对手拼命的精神,大干100天交付产能。但似乎相对于彼时企业上下众志成城,这一次业内外对此评价并不友好。

“奋斗100天”,又何止宁德时代

图片来源:社交平台截图

“主动奋斗和被动奋斗是有很大区别的。”就职于某个汽车产业相关企业人士对此次事件作出如是点评。这一点,在此次需要“奋斗”的宁德时代员工看来更是如此:“公司把那些个日日夜夜的自愿加班付出,变成了必须”。

此外,更多人担心,下一个“奋斗100天”,会不会接踵而至。

当然,关于“强迫加班”在宁德时代相关人士的最新回应中予以否认。他们补充表示,“现在行业发展得非常快,新能源车占比超过了50%,这是一个好趋势,公司也希望能够抓住这样的机遇冲一把,但这个过程中有人曲解了公司的意思。”

强度大、挑战多,但仍在求内推

“求内推”,可以说是某求职社交平台上除“加班”话题外,关于宁德时代讨论的又一热词。

究其原因,无外乎职位前景与待遇不错。

根据研究机构SNE Research 数据显示,2023 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使用量达259.7GWh,相较2022年增长40.8%,市场占有率高达 36.8%,目前宁德时代已经连续7年登顶全球第一,而且是全球唯一一家占据30%以上市场份额的电池制造商。

而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5月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车量达74.26GWh,占全国市场46.73%,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8个百分点。

如前文所说,如此成绩背后是宁德时代每一位员工奋斗而来,拼命研发、猛拓朋友圈、大干生产。

仅就研发而言,根据宁德时代2023年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其研发人员总数首次突破2万人,达20,604人。其中拥有硕士、博士学历的人员分别达3,913、361名,同样创历史新高。

“奋斗100天”,又何止宁德时代

为进一步构筑技术护城墙,宁德时代更是每年狂砸资金用以研发投入。单就2023年来看,便投入183.56 亿元,同比增长 18.35%。进入2024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依然维持在43.4亿元的规模,在创新方面,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开始量产交付,开启新能源车超充时代;在储能方面,宁德发布了5年零衰减、6.25兆瓦时级的天恒储能系统,为新型储能的规模化应用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与研发投入、市占率、动力电池装车量三增的相呼应的便是财务数据的高增长。2023年间实现营业总收入4,009.17亿元,同比增长 22.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1.21亿元,同比增长43.58%。

在此背景下,虽然自去年取消工资普遍调整政策,但员工收入仍较同行业有着较高的优势,这一点在其年终奖数额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此前,便有宁德时代员工自爆2023年年终奖再创新高,如电池系统工程师拿到3.3万元,BMS工程师5万元等等,更有甚者年终评价A级,拿到10万并非不可能。

也正因此,就接近宁德时代的业内人士透露,相较于产业内普遍加班却没有加班费的企业来看,宁德时代虽然工作强度大,但只要能够适应工作节奏,机遇更多,晋升机制也较为明确。

显然,这也正是众多同行从业人员之所以积极“求内推”机会的根源所在。他们普遍认为,趁着年轻“大干”一场,即便最终选择退出,其个人简历和薪资水平也将留下令人满意的记录。

产业发展瞬息万变,谁又能逃脱的掉

近期,在盖世汽车发布的《裁员潮从大厂冲向车厂》一文中曾提及,不同于2020年以来新能源汽车终端市场超预期增长,致使缺芯、少电矛盾频发,动力电池企业撸起袖子加油干以完成产能交付的时代背景,自2023年初以来,伴随新能源汽车销量、渗透率增速双双放缓,“卷”开始成为市场竞争的主旋律。

从最初的卷续航,到如今卷智能配置、卷快充速度,再到经过2023年一整年价格战后,由比亚迪高举“电比油低”旗帜,打响了龙年价格战的第一枪。随后不只是新能源车企,传统燃油车企纷纷跟进,传导至产业链端,便是更加愁云满布。

如何以最小成本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是悬在现阶段汽车产业上下每一家企业头顶,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正因此,此次“宁德时代896”冲上热搜的讨论声中,更多源于业内人士对于加班常态的共情与不满。

而就在“奋斗100天”公布的前几天,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曾针对产业内卷下员工生存给出自己的观点。“人与企业不同。”他表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企业生存的核心原则,企业应该适度的卷,但人有基本的生存权力,应该保证自己合理的生活。

在他看来,目前的竞争不是简单的低层次的卷,而是产业大变革的必要阶段。但在如此背景下,“企业要卷、但也要保证员工的合理权益,无论企业如何卷,人要追求好的生活质量。”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仍仅仅是崔东树作为协会领导,对于现阶段产业现况的无奈呼吁,现实却是谁又能独善其身?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406/18I70396045C103.shtml

文章标签: 宁德时代 电池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