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行业在售新能源车型403款,平均月销量只有1500辆。一百多个乘用车品牌现在真正能够得到盈利的还是寥寥无几,这是可持续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3月16日下午,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的高层论坛上,长安汽车总裁王俊在发表主题演讲时如是说道。
长安汽车总裁王俊;图片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他指出,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正在阔步向前,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产业的成果也在快速普及。在这一轮转型升级过程中,中国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探索了一条成功之路,不仅培育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也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三个方面明显的贡献:
一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900万辆,连续9年居世界第一,产销量占全球比重已经超过60%。
二是中国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中国的技术解决方案,发展沉淀了较为成熟的技术,提供了较完备的产业链基础。20多年来,中国汽车品牌构建了“2+3”的优势,其中“2”指的是成本和效率;“3”指的是造型设计、新能源和智能化。
三是中国汽车产业有义务也有能力、更有责任为人类提供更好更多选择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和服务。“长安汽车的企业愿景是引领汽车文明,造福人类生活,我们会坚定的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做更多的贡献。”
据介绍,过去十年,长安汽车总共投了2300亿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并通过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
长安汽车从2017年启动新能源、智能化和全球化战略,发布“香格里拉”“北斗天枢”和“海纳百川”三个计划。通过加大研发的投入、量产应用各个领域的新技术。
现在,长安汽车在新一代电池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在智能化“芯、器、图、核、云、网、天”七个领域里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技术布局,同时构建了基于SDA的服务化架构,基于该架构的第一款车将在5月30日全面投产。
另外,基于软硬解耦、软软解耦的思路,长安汽车着手构建技术链垂直整合和制造链水平分工的新生态,以用户为中心,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多样化的、可灵活配置的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我们现在目前是货架式的开放,包括我们最新发布的新蓝鲸动力解决系统,实际上就是一键可P可R,就是可增程可插电。”
其还透露,长安今年计划举办首届开发者大会,向全球的生态合作伙伴开放除车控以外的服务化软件架构、操作系统和工具链,全力打造新汽车、新生态,进一步加速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市场化进程。
不过,面对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王俊表示,仍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一是电池技术还是有较大的改善空间,电池安全、低温衰减、电池寿命、补能速率等方面还有一些痛点。此外,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的产业链闭环也还没有完全打通。
二是用户补能的体验有待改善,补能基础设施的布局不够均衡。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726万辆,但是私桩安装量只有246万台,差距比较大。
三是新能源汽车成本高企,规模效应还没有充分显现。2023年行业在售新能源车型403款,平均月销量只有1500辆。一百多个乘用车品牌现在真正能够得到盈利的还是寥寥无几,这是可持续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
对此,王俊也提出一些建议供行业参考:
一是要加强电池的技术攻关,着力研究电池补能效率,全域使用场景的痛点问题。同时还要推动动力电池尤其是电芯方面的标准化,加大电池回收和梯级利用的产业研发投入,加速推动全球电池产业链循环一体化。
二是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能基础设施的布局,扩大补能设备的覆盖范围,优化充电桩结构。
三是高度重视并加大在人工智能、半导体、先进通信、先进材料等方面的投入,应该着力研究大模型在垂直场景中的应用,推动以智能网联、新能源为特征的新汽车加快发展,布局新的汽车发展领域。
四是加速推动新质生产力在汽车产业的应用和推广,加快全球化发展的进程,通过技术进步与产业规模发展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最后,王俊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经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面对新的征程,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坚持以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他还呼吁,希望全球的汽车产业、汽车企业通力合作,携手提升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影响力、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403/16I70385876C501.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