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大众中国发布2023年全年销量,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市场交付车辆323.6万台,同比增长1.6%。
在自主品牌的全面围攻下,大众中国还能维持增长极为难得。要知道,日产、通用等外资品牌在华销量都处于持续下滑态势。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在乘用车市场,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已萎缩至四成左右。2024年,合资品牌如果不能在电动化领域取得突破,市场份额或将继续下滑。
不过,大众或许是特例。目前,大众在华电动化转型已有所突破,未来也被看好。
图片来源:大众中国
受益高端和电动化拉动
有意思的是,大众中国并未公布大众品牌在华的销量,而是着重提及了奥迪和纯电动汽车的市场表现。从销量和增速来看,大众中国销量依旧坚挺,也是靠奥迪和纯电动汽车两大板块拉动。
其中,奥迪品牌销量强劲增长,共交付72.86万辆,占销量总比的22.5%,同比上升13.5%。这主要与中国车市近几年消费结构升级,以及马太效应越发显著有关。不仅是奥迪品牌,宝马、奔驰两大一线豪华品牌销量也实现了增长。与之对比的是,二线豪华品牌要么增速有限,要么销量持续下滑。
图片来源:大众中国
电动化方面,大众中国2023年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全年销量达到19.2万辆,同比增长23.2%。虽然与比亚迪、特斯拉甚至是埃安有不小的差距,但对于大众中国自身而言,已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和其他传统外资品牌对比而言,大众中国在电动化领域的成绩斐然。
具体到两大合资品牌,一汽-大众是大众中国能实现增长的主力军。2023年,一汽-大众累计完成终端销售191.02万辆(含奥迪进口车),同比微增4.8%。而上汽大众全年销量同比降幅达8%。
如果大众中国今年想继续保持销量增长,必须顺应市场趋势,加快电动化转型,扩大在新能源市场的销量规模。
加速电动化本土化转型
事实上,大众2023年在华电动化转型速度再度加快。较为典型的案例有:
一是押注合肥。去年4月底,大众安徽宣布,将继续投资安徽合肥,计划总投资231亿元人民币,其中生产基地(一期)与研发中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1亿元人民币,车型上市前研总投入约90.5亿元人民币。
这是大众中国加码电动化的明显信号。毕竟,大众安徽是一家新能源企业,而大众中国持有大众安徽75%股权。
与此同时,大众中国还将在合肥投资约10亿欧元设立新公司,项目名称为“100%TechCo”。该公司不仅负责产品研发及定义,还包括采购及零部件的研发职能。并注重团队本土化,据悉未来100%TechCo中国研发人员比重将超过80%。
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布局图,图片来源:大众中国
二是入股小鹏汽车,与上汽集团合作。其中,奥迪品牌与上汽集团合作,使用智己汽车生产平台共同开发车型。大众品牌方面,大众汽车集团向小鹏增资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收购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双方达成技术框架协议,预计于2026年在中国市场推出两款大众品牌电动车型。
三是强化本土供应商构建。除了100%TechCo外,大众通过投资国轩高科,与中科创达、地平线等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在电池、车载娱乐系统、智能驾驶等核心零部件领域实现了本土化供应。
上述动作不仅是出于降低生产成本的考量,也是为加快大众中国电动化转型节奏。
一直以来,大众集团的电动化转型态度就极为坚决,响应速度也是一众外资品牌中最快的。在智能驾驶领域,大众集团更是组建了万人研发团队。然而,事与愿违,大众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产出比例失衡。
在中国市场,大众中国的电动化转型速度明显要慢于主流中国品牌。这使得其市场份额被挤压,年销量从2020年巅峰期的420余万辆下滑至如今的320余万辆,规模减少了近百万辆。2023年其在新能源市场取得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降价。但所有人都知道,降价并不长久。
所以,针对中国市场,大众集团采取“在中国,为中国”本土化策略。有分析师认为,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与本土企业合作,是一种互赢。
今年,大众中国在新能源市场将迎来另一重要帮手——大众安徽。近日,大众安徽已正式投产,首款车型今年将投入市场。或许,大众中国在华的新能源反攻之路,要真正打响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401/10I70378116C109.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