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2025第六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暨AUTOSAR中国日
  • 2025第五届中国汽车人机交互与体验设计创新大会
  • 2025第三届AI定义汽车论坛
  • 2025第三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海高峰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 > 正文

震惊、羡慕、焦虑 外媒如何看上海车展?

车云网 2023-05-15 07:15:44

过去的三年时间里,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渗透率从2019年不到5%的水平,到今年4月提升至29.5%;中国的汽车出口量从2019年的122万辆到2022年的311万辆。就在今天,德国统计局表示,第一季度从中国出口到德国的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增加了两倍多,从今年1 月到 3 月,德国进口的电动乘用车中有 28.2% 来自中国,而去年同期,这个数字只有 7.8%。

但是疫情三年,短暂切断了中国车企和海外车企之间的沟通通道,上海车展作为疫情常态化后的全球首个A级车展,成为了海外车企重新理解中国汽车市场的第一窗口。2023上海车展首发 150 多款新车,其中大约 100 辆都是新能源车。德国人拉开车门,把身子探进车里,认真体验中国新势力的智能座舱。日本人则罕见地拉出皮尺,对着自主豪华品牌细心打量。这都是本届上海车展的经典画面。

中国汽车行业“闭门造车”的三年,令世界侧目。同样是这三年,日系厂商在电动转型问题上仍旧犹疑不决而且态度反复;大众和BBA已经下定了决心,但是头脑里的风暴传递到肌肉层面就会大打折扣,德国人在软件和商业模式创新上仍有短板。不难看出,报表数字上的抽象变化,并不足以让海外车企对中国市场描绘出精确的画像。不难想象,一个疑问始终萦绕着千万量级的传统汽车巨头们:中国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所以宝马包机送来了半个董事会,大众把全体董事会成员直接打包空运到上海,梅赛德斯-奔驰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车展一周前就落地北京。无数外国媒体也将镜头对准浪潮之巅的企业,以海外视角记录汽车行业变革的律动。其中有对明星车型、明星企业的观察,有对市场需求的总结,也有传递给海外汽车制造商的重要信号。

如何看待中国市场、定义自己在中国市场当中的位置,是全球车企未来2-3年内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为上海车展评选出5款中国明星车型

欧洲汽车新闻

Automotive News Europe为上海车展评选出5款中国明星车型,分别是:奇瑞iCar 03、蔚来ES6、比亚迪宋L概念车、广汽埃安Hyper GT、广汽传祺氢能概念车SPACE。

Automotive News Europe谈到:上海车展令人大开眼界,众多中国品牌都在寻求满足当地对于新型高科技车型的渴望。

在激烈的竞争和日益成熟的本土电池供应链的推动下,新车价格不断下跌,这意味着目前消费者为王,这也令各品牌在财务问题上头疼不已。

并不是所有参展的新车型都是纯电车。长续航里程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很常见,而奇瑞则推出了一款带有汽油增程器的跨界电动车。

广汽则展示了一款氢燃料内燃机传动系统的概念车。

震惊、羡慕、焦虑 外媒如何看上海车展?

中国市场上畅销的EV性价比超过日本

日经中文网

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EV面临激烈的竞争,性价比似乎高于在日本市场上流通的商品。如果作为评判性价比的标准,以1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10.58元)的价格=1公里续航距离画一条直线,那么包括在日本也供应同款车辆的丰田和日产的EV在内,在中国市场上的畅销商品全在直线以上。由于续航距离的计算方法不同,难以全面做比较,但绝不可以认为“便宜没好货”。


日产在日本国内也销售的LEAF(中国名:聆风)的“e+”等部分车型,有的车型每1万日元价格的续航距离超过1公里。不过,商品集中在500万~8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5.53万~40.85万元)的高端车型,对普通百姓而言高不可攀。

1月起在日本作为乘用车类别上市的比亚迪小型纯电动SUV“ATTO3”的售价为44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2.46万元),续航距离为485公里。消费者非常关注性价比,要想在日本国内全面普及EV,需要价格在300万~4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5.30万~20.40万元)、续航距离在300~400公里左右的车型。

全球最重要的汽车展显示欧洲对中国的致命依赖

汽车界把目光投向上海。这是十年来最重要的一次车展,中国国内汽车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优秀。对于曾经如此辉煌的欧洲品牌而言则面临着困境。

在极氪、荣威、名爵、哈弗和长城的大展台上,对汽车未来的展望是纯电动车。部分车型依旧基于欧洲的设计,但显得巧妙且令人满意。与此同时,中国本土车的内饰也不错,配备了最现代的驾驶辅助系统和巨大的触摸屏。只需手指一划,19英寸中央屏幕的内容就可以随意推送给乘客或司机。

上汽、比亚迪、长城、吉利等中国本土车企不仅推出新车,还打造了各种新品牌,这些品牌凭借着精妙的设计和最先进的技术在本土收获了好口碑,也适合出口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本届上海车展上,鲜有国内制造商还在展示燃油车了。

尽管还有许多中国品牌尚未布局欧洲,但长城、吉利、蔚来等中国品牌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着欧洲大陆。那些看起来很迷人的东西更有可能被视为对欧洲汽车制造商的“威胁”。

接下来,极氪将征服这块古老的大陆。“就在两年前,我们推出了我们第一款最先进的电动汽车Zeekr 001。我们的产品组合持续增长——Zeekr 009和现在的Zeekr X使我们能够进一步扩大增长潜力,”Zeekr首席执行官Andy表示,“在此成功的基础上,我们期待着将我们的品牌引入欧洲市场,这事我们增长战略中的重要一步。”

震惊、羡慕、焦虑 外媒如何看上海车展?

相比于欧洲车企,中国品牌更创新、更快速、更激进。中国客户似乎对传统和历史品牌核心并不感兴趣,相比之下他们更加务实,想要用尽可能少的钱买到更好的车。

欧洲品牌此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面临更大的压力。尤其是来自德国本土的高端品牌正在艰难应对。大众、宝马和梅赛德斯很大一部分利润来自这个潜力无限的汽车王国。因为中国是如此重要的合作伙伴,不能轻易将市场归还给这些本土的后起之秀。国内品牌已经在各自的级别中发挥优势——因此,通往成功的未来电动车之路只能通过豪华车型来实现。

日经记者在上海:EV融入中国人的日常

据日本经济新闻记者报道,在刚刚闭幕的上海国际汽车展的举办地——上海,纯电动汽车(EV)在大街上随处可见,通过充电时积累的积分等融入了上海市民的生活。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大国经常出现在媒体报道或统计报告中,日本经济新闻记者在上海实地探访了中国向纯电动汽车转型的真实情况。

4月19日傍晚,记者来到车展会场——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在停车场停放的汽车中,记者用肉眼确认了其中160辆车的车牌颜色和徽标,发现有120辆是挂蓝牌的汽油车,其余40辆是包括纯电动汽车在内的绿牌新能源车。有人指出,中国可能最早会在2023年实现3辆新车中有1辆是纯电动汽车,统计和预测似乎与实际情况接近。

在新能源车当中,德国大众最多,共有6辆,蔚来汽车(NIO)有5辆。其次是北京汽车集团旗下品牌“极狐(ARCFOX)”、通用汽车的“别克”等,日本车只有1辆丰田。在高速公路和大街上,包括不熟悉的中国厂商的汽车在内,行驶着很多纯电动汽车,日本企业一直被指起步较晚,似乎是没错。

在上海人的生活中,纯电动汽车已经渗透到什么程度了呢?

在上海静安区的南京西路,兴业太古汇的一楼有家特斯拉展厅,与香水和化妆品柜台相邻。记者走进摆着3辆车的店里,上前和女店员搭话,她说自己去年购买了小型车“Model 3”。因为很在意充电情况,记者就问她“是不是在自己家里充电”,于是她建议记者坐到Model 3的驾驶座上。

座椅前面的屏幕上显示着满是红色圆圈的上海市地图。红色圆圈代表特斯拉的充电桩,屏幕上实时显示可使用的设备数量。店员说自己家里没有充电设备,不过她说每天的移动距离只有10公里左右,每月充电1~2次左右,上海有很多充电设备,没有感觉不方便。

从特斯拉展厅步行3分钟左右就是蔚来汽车的展厅。这里有小型车“ET5”和SUV“ES6”2辆车。据介绍,ET5在2022年9月上市时的最低价是32.8万元,购买群体大部分是90后的年轻女孩。价格比特斯拉高,属于高端品牌。

2楼有个叫“蔚来中心(NIO House)”的咖啡厅。只有蔚来用户可以享受服务,还设置了儿童游戏区和休息用的沙发。充电时会给消费者赠送积分,用积分可以购买咖啡和茶。那天是工作日,店里以年轻人为主,有10几个人在开着电脑工作。为了留住容易流失的消费者,蔚来在服务上也煞费苦心。

充电积分、手机旁边陈列汽车……这在日本是没有的光景。日本国内的纯电动汽车普及率不过2%。打造能吸引年轻人的门店,增加汽车的产品阵容,或许某一天日本也能变成对全球新能源车企有吸引力的市场。

上海车展——德国车企在衰落中的斗争(没有中国人,我们就无法完成转型)

德国明镜周刊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乘用车市场,也是德国制造商最重要的市场,但目前局势紧张。据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统计,德国去年在中国销售了440万辆汽车,市场份额为19.1%。然而,在快速增长的电动车业务中,市场份额仅为5%。

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前十名中,没有一款德系车型。只有特斯拉是唯一进入该排名的外国制造商。

“德国汽车制造商现在在中国面临来自本土品牌的巨大阻力,”盖斯林格汽车工业研究所所长斯特凡·莱因德尔说。就价格而言,中国汽车在低端车型中尤为引人注目。但中国人也越来越倾向于购买高端品牌——因为其价格也变得实惠起来。Reindl认为“德国制造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将继续下降”。

行业专家Ferdinand Dudenhöffer补充说:“没有中国市场的业务,德国汽车制造商就难以生存。这不仅是因为售出的车辆数量,还因为它们的价格。在中国,主要销售的是高档车而非紧凑型车。支付给德国工人、雇员和股东的钱是在中国赚取的。”

Dudenhöffer还表示:“中国很重要,因为中国未来将成为某些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如今他们已经在这样做。没有中国人,我们就无法完成转型。没有中国人的知识,德国人将来就无法制造出具有竞争力的汽车。”

“中国人非常看重德国品牌的高品质,因为德国汽车看起来很平衡。在驾驶特性、制造和设计方面,德国汽车处于领先地位。但当谈到电动汽车或软件等未来主题时,显然正在制定标准的是中国人。”Dudenhöffer说。

汽车专家Reindl 解释:“德国高端制造商有机会将他们的产品定位得更高,面向更高的高端市场。因为许多中国人变得越来越富有,对汽车的消费观也在改变。他认为大众汽车存在一个问题,该品牌太依赖于小型汽车。这将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因为在这一领域中国汽车要便宜得多。

震惊、羡慕、焦虑 外媒如何看上海车展?

德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失势,市场风险显著增加

德媒《亮点》(Stern)杂志

德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存在重大竞争问题。最近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市场风险显著增加。这也是大众、宝马、奔驰等公司最近在上海车展上展开大动作的原因。

Bergisch Gladbach汽车管理中心(CAM)的Stefan Bratzel表示,中国市场对德国汽车制造商的重要性目前正达到历史新高。

然而与此同时,竞争也在加剧。本土制造商主导着电动汽车市场,越来越多地给德国汽车制造商带来压力。不仅像比亚迪、上汽、吉利和特斯拉这样的大品牌在电动车市场取得了进展,还有像蔚来、小鹏这样的新势力车企。

在电动汽车领域,比亚迪给予了高度重视。根据CAM最近的一项研究,这家中国制造商是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之一。比亚迪去年的汽车销量增长了150%,成为仅次于大众汽车的中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商。最近,比亚迪的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90%。在电动汽车方面,比亚迪甚至以18%的市场份额成为领导者。紧随其后的是另一家中国公司上汽集团,占比11.9%,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以8.7%位居第三。而大众的市场份额仅为3.1%。研究显示,中国企业普遍在车联网和自动驾驶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德国汽车制造商严重依赖中国。”Bratzel总结道,“由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加剧以及中国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市场风险正在显著增加。”对于此前特斯拉引发的降价,该研究还预测电动汽车领域的成本压力将增加。

行业专家Ferdinand Dudenhöffer对德新社表示:“如果不想失去客户,就必须对电动汽车做出大幅的价格和利润让步。”

2023上海车展,在“EV强国”中国崛起的日系势力

日媒Response

读卖新闻发布了“Toyota, new EV deviceed”。在日本,丰田汽车发布了EV专属品牌“bZ”系列的两款新车型。丰田与中国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合资开发的面向家庭的SUV和面向年轻人的新型电动汽车“bZ”将于2024年在中国上市。

朝日头条文章《旨在弥补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称:“虽然目前中国的新车销量因新冠的影响而变得低迷,但占总销量20%的电动汽车市场仍保持强势。我们正尽全力打入电动汽车市场。”

此外,每日新闻还发表了题为《New EV Isshiki》的系列文章,其中写道,“将有超过1000家国内外汽车制造商参与。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EV等新能源汽车约占所有新车销量的四分之一。在电动汽车强国中,每个公司的展品都是关于新电动汽车的。

产经表示,“日本在中国电动汽车竞争中落后”。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标题,但本田副总裁青山真司对日本媒体说“市场变化比预期的要快。我对中国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并不乐观。中国新兴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处于动荡之中,价格竞争正在加剧。”

而日经在头版头条报道称:“中国三分之一的电动汽车由于销售竞争加剧降价20%”,以及商业方面的相关评论:“电动汽车的性能和价格,中国掌握着相当的话语权,多元化可能会继续。”

震惊、羡慕、焦虑 外媒如何看上海车展?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305/15I70341470C108.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