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辉羲智能宣布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至此,该公司已完成天使及天使+两轮融资。
其中,天使+轮由顺为资本和小米集团联合领投,国汽投资、连星资本、凯辉基金、商汤国香资本、奇绩创坛、金沙江创投、励石资本、清研资本、卓源资本等跟投,天使轮股东持续加码;天使轮由元生资本和蔚来资本领投,真格基金、SEE Fund、云九资本等著名投资机构跟投。
图片来源: 辉羲智能
创始人“自带光环”
辉羲智能创办于2022年4月,根据官方资料,这家公司致力打造创新车载智能计算平台,提供高阶智能驾驶芯片、易用开放工具链及全栈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目标是帮助车企构建低成本、大规模和自动化迭代能力,实现优质高效的自动驾驶量产交付。
作为一家初创的芯片公司,辉羲智能成立的时间并不久,但在行业中关注度并不低,这与其吸睛的创始团队阵容不无关系。
创始人之一徐宁仪是领域通用计算架构和智能系统方向的专家,曾任微软亚洲研究院硬件计算组负责人、百度智能芯片部主任架构师、阵量智能CEO,主导过多款AI芯片设计及大规模商用,并率先在互联网搜索推荐和视频分析领域实现了算力、算法、数据的增益闭环。
联合创始人贺光辉拥有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高能效数字系统芯片设计及应用,现为是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长期从事高能效数字系统芯片和高算力芯片互连技术研究,学术成果在多个领域得到产业化应用,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20余项。
另一位联合创始人章健勇曾任蔚来汽车自动驾驶AVP,是蔚来第一代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开发负责人、第二代自动驾驶系统平台工程负责人,曾主导EyeQ4功能全球首发量产、Orin平台功能从工程样片到车型功能全球首发量产。
曾有自动驾驶行业人士对该团队评价称,徐宁仪偏向AI架构设计,贺光辉偏向系统级芯片,而章健勇偏向应用与功能定义层面。从团队方面看,辉羲智能已经拥有了较为完整的技术和实战背景。
据悉,目前辉羲智能已组建了200多人规模的全栈研发团队,并在北京、上海、合肥、杭州多地设有研发中心。核心技术人员在自动驾驶芯片设计、算法及工具链开发、汽车系统与产品交付等领域平均拥有超过10年的实践经验。
辉羲智能表示,公司团队拥有完备的先进制程SoC芯片设计量产能力、多模态4D感知算法研发能力以及高阶自动驾驶系统量产交付经验。
发力“数据闭环定义芯片”
除“自带光环”的创始团队,辉羲智能的另一吸睛点在于“数据闭环定义芯片”。
据悉,辉羲智能创始人兼CEO徐宁仪与章健勇、贺光辉等联合创办辉羲智能之初,就与工程师和科学家团队一起提出了“数据闭环定义芯片”的产品创新范式,希望与产业链上下游共建芯片架构与先进算法的数据闭环生态,促进智能驾驶的商业化和规模化落地。
具体来看,辉羲智能创导的“数据闭环定义芯片”,以构建包含算力、算法、数据的自我增益式闭环为核心,着眼终局进行产品架构和功能设计,提供更强算力驱动、更大数据规模、更快算法迭代的智能体系,持续确保自动驾驶的安全、可靠和稳定。
“智能驾驶的底层能力,本质上是感知、认知和决策能力”,徐宁仪指出,“要把这些底层能力做好,不单是做一颗更好的芯片,而是从数据闭环这一智能计算的新范式上来定义。”
顺为资本副总裁马艳新也表示,汽车正在从一个传统代步工具迅速演变成移动计算平台,在不断拓宽的自动驾驶场景之下,车载算力已不单是芯片设计能力的竞争,而是芯片、传感器、系统、算法、应用及云等所构成的计算生态综合体的整体较量。“辉羲为智能计算提出了‘数据闭环定义芯片’的新范式,描绘出软件2.0时代更强算力驱动、更大数据规模、更快算法迭代的自成长体系。”
小米集团之所以投资辉羲智能,关键原因之一也在于这一新范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汽车行业从软件赋能到软件定义的转变,使全栈闭环能力的重要性提升。在此背景下,辉羲智能顺势而为提出‘数据闭环定义芯片’,乘势而上为自动驾驶进阶汇聚澎湃动能,同时又具备业内稀缺的完备人才配置,为后续技术创新提供持续动能。”小米集团战略投资部管理合伙人李建滨如此表示。
据辉羲智能透露,公司团队目前正联手客户和合作伙伴丰富技术落地场景,构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软硬件生态。辉羲首款面向下一代城区NOA解决方案的SoC计划于2024年量产落地。
另按照其规划,此次新获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量产及市场拓展,围绕“数据闭环定义芯片”持续发力,赋能高阶智慧出行。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302/6I70329822C601.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