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汽车讯 2月17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的数据显示,由于半导体短缺继续影响整个地区的汽车销量,2022年1月,欧洲新车注册量达到822,423辆,同比下降2.4%,连续第七个月下降,创历史同期新低。
从市场来看,1月,有13个欧洲国家的新车注册量实现了同比增长,另外17个欧洲国家的新车注册量却有不同程度的下跌。许多中欧国家的销量都取得了增长,其中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的销量增长最为强劲,分别为72.6%和55.5%,但波兰下跌了10.2%。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的西欧国家都面临销量下跌的情况。
从欧洲五大主流车市来看,意大利和法国的销量跌幅达两位数,分别下跌19.7%和18.6%。只有英国和德国实现了稳健的增长,分别增长27.5%和8.5%。西班牙小幅增长1%。
从车企来看,当月,大众集团仍是欧洲最畅销的车企,但销量较去年同期下降3.7%。虽然大众、斯柯达和西雅特等主流品牌的欧洲销量有所下跌,但奥迪和保时捷等豪华车品牌逆势增长,保时捷增幅逼近40%。
Stellantis以4.9万辆的差距落后于大众集团,是欧洲第二大汽车销售商。但Stellantis旗下各品牌销量除DS外均呈跌势,市场份额也下跌2.1个百分点。
现代集团延续了去年的优秀表现,取代雷诺集团成为欧洲第三大畅销车企,市场份额增加近3个百分点,增幅达35.8%。现代和起亚品牌的销量均同比增长逾30%。按照这样的增长趋势,现代集团今年的欧洲销量有望再度突破一百万辆。
总的来看,现代集团、丰田汽车、马自达和本田这4家日韩车企比欧洲本地车企更能经受芯片短缺的考验,在欧洲市场均实现了稳健的增长。本田销量增幅最大(50.7%),丰田增幅稍小(13.5%)。其余车企中,沃尔沃汽车的销量同比下降五分之一,雷诺的销量与去年同期大致相同,仅下跌1%。
(图片来源:彭博社)
根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以下简称为AFS)的数据,截至2月6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约为37.05万辆。其中,欧洲受芯片短缺的影响最大,减产量约为12万辆。
作为欧洲最畅销的车企,大众集团也深受芯片短缺的影响。2021年,大众集团全球汽车销量创10年来新低,约为890万辆。此外,该集团今年1月全球销量也同比下降15.2%,其中,保时捷、兰博基尼等豪华车品牌的销量也未能延续2021年的优秀表现,由涨转跌。
(图片来源:大众)
半导体的短缺已经阻碍了全球范围内电子、汽车等消费品的生产。想要购买新车的消费者不得不等待数周或数月,而二手车的价格也已经大幅上涨。一家汽车市场咨询机构在一份报告中表示,“由于全球汽车生产继续受到零部件,特别是微芯片供应不足的影响,供应短缺仍然是拖累市场复苏的头号不利因素,预计这仍将是2022年汽车市场的一个主要特征。”
一些分析师和汽车高管们一致认为,芯片短缺问题将在今年继续干扰汽车行业的生产。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和其他高管都认为,芯片供应将在今年下半年获得改善,但很少有企业透露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细节。2月16日,迪斯表示,大众已经引入了一个芯片预警系统,大众工程师已经确定了大约150种技术替代方案,以取代短缺的半导体。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汽车制造商早已开始为芯片布局,并避开传统零部件制造商,直接与半导体制造商合作,以确保关键的芯片供应。其中,由于旗下纯电动汽车品牌和畅销车型的交货时间被推迟了1年以上,现代汽车制定了加强芯片稳定性的中长期战略。现代将从荷兰恩智浦半导体、瑞士意法半导体、日本瑞萨电子等公司购买芯片,使供应网络多样化,并预订全年的订单。从长远来看,现代将探索汽车芯片的开发。
Stellantis也与富士康达成了一项非约束性协议,两家公司要合作设计四种新的车用芯片。Tavares表示,Stellantis已经避开传统零部件制造商,直接与芯片制造商合作,该公司与富士康的合作将会满足其超过80%的芯片需求。富士康将于2024年供应该公司所需的车用芯片,这有助于稳定供应链。
宝马汽车与两家半导体公司INOVA和格芯(Globalfoundries)签订了一项长期芯片供应协议,以保证每年“几百万”枚芯片的供应。
------------------------------
《乘用车产销数据(中英文版)》数据包含生产企业、集团、品牌、车型、新能源类型、车型平台、项目代号、生产工厂、SOP等信息。获取方式如下: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202/18I70291477C901.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