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要允许眼前的苟且。
奇瑞又双叒叕推新品牌了。
7月8日晚,在北京举办的捷途品牌之夜上,奇瑞正式宣布将旗下捷途产品系列,升级为独立品牌的捷途汽车。新品牌将聚焦年轻一代,定位“用户、伙伴共创”。并且,为体现共创,将对品牌logo和新车名称,进行全球征集。
现场还发布了捷途的全新架构——“昆仑”,以及代号为X-1的新车,明白无误地告诉外界,这次品牌独立,有名又有实,绝不止给捷途换个马甲那么简单。
但想到曾经的瑞麒、威麟、观致、凯翼、开瑞,现在的星途,奇瑞在这个节骨眼上推出新品牌,总不免让人捏了把汗。
稳妥的安排
好的地方在于,捷途在独立成品牌前,已经在市场中有了根基。
2018年推出,三年卖出40万辆,还是在贴身肉搏的10万级市场,相当不易。其中关键,一方面时机合适,吃着了SUV市场的最后一波红利,另一方面,有奇瑞的大件打底,捷途量大份足的性价比路线,在入门级市场确实吃得开。
同时,捷途之前虽然归在奇瑞品牌下,但自成序列,营销、渠道上基本独立。如今成为品牌,更像顺水推舟。虽然不像以往奇瑞推新品牌时那样,轰轰烈烈,但贵在稳妥,心里有底。奇瑞玩多品牌,已经栽过太多跟头,没必要也没心气再折腾。
不过,既然搞了新品牌,到底得有新东西。
以奇瑞的技术功底,大件扎实,应当不用怀疑。至于智能化,奇瑞近期频频与科技公司、Tier 1接触互动,寻找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以此来看,也大概率可以在捷途身上验验成果。
营销上的新东西,则是时下流行的“共创”。按官方口径,捷途用户中,35岁以下占比达到60%,走年轻化路线错不了。所以,捷途要“更理解、更贴近、更愉悦”用户,产品、品牌和生态,都要让用户参与共创。
征集品牌Logo和产品名称,只是个开头。
捷途的角色
这么一看,推出捷途品牌,不仅顺势把一个有了根基的序列做大,还为智能化、年轻化、用户共创这些新玩法,全找着了落脚的地方,算得上一举多得。
而且,这样安排不仅稳妥,还很有性价比。毕竟,要像吉利长城上汽长安们那样,专为新玩法打造一个新品牌,前前后后的投入少不了,并不适合资源不富裕的奇瑞。
按照尹同跃的类比,奇瑞体系里,捷途、奇瑞、星途,好比大众体系里的斯柯达、大众、奥迪。最新的技术、最新的理念,就算不另立新品牌,怎么也得先拿来捧奇瑞的“奥迪”——星途,才说得通。毕竟,尹同跃自己也表过态,“没有星途的成功,就没有奇瑞的未来”。
星途不够给力,奇瑞品牌已经固化,要想出新出奇,捷途似乎是个更好的选择。
当然,眼下的问题,不在于捷途的定位和智能化、用户共创这些高阶玩法之间,能否调和。再怎么说,捷途只是个载体,而且定位这种东西,并不是一成不变。
真正的问题在于,奇瑞的实力,能否支撑其对未来的种种想法。
这些想法,在混改落地前的“2025战略”中,已经有过表述。新产品、新技术、新能源、智能化、品牌建设、国际化,基本一样不少。
到了今年,方向更加聚焦:新能源和智能化。为此,还专门提了个发展思路,叫学习“双T”(Toyota+Tesla)企业、坚定“双V”(AV+EV)技术,十分生动。
必须换种活法
只是,口号再生动,发展总归要投入,投入总归是考验家底。
从体量看,整个奇瑞集团2020年销量73万辆,其中奇瑞品牌44.9万,捷途12.6万辆,和自主三强有差距,但稳坐第二阵营,没太大问题。今年上半年,奇瑞又拿下超过42万销量(奇瑞品牌28.4万,捷途7.6万),势头相当不错。
但与销量极不相称的,是盈利能力。比如,奇瑞汽车(含奇瑞品牌乘用车、奇瑞新能源和星途)2020年营业收入347.6亿,净利润只有737.17万,算起来,单车利润没超过20块。往回看几年,基本也都在亏损和微利之间游走。
这种盈利水平,的确不能和每年净赚四五十亿的吉利、长城、比亚迪相比。
比起国企背景的自主品牌,后者虽然同样盈利不佳,但有合资板块供养,每年躺赚几十上百亿,压力不大。偏偏奇瑞的合资板块,无论先前的观致,还是现在的捷豹路虎,都是赔钱货色,还要奇瑞持续输血。
理论上,上市是个可行的通道。作为国内唯一还没上市的汽车集团,奇瑞对上市有强烈渴望。但早年风光时,受制于复杂的股权结构,不能如愿。后来经营状况恶化,财务表现一般,自然又被A股的盈利要求倒在门外。
眼下,奇瑞有意用新能源板块冲击科创板。上月底,尹同跃接任奇瑞新能源董事长,亲自坐阵。只是,眼看着冲击科创板的车企纷纷退散,连吉利都没幸免,靠微车打天下的奇瑞新能源,能有多大把握,尚不好判断。
所以,虽然也像大户人家那样,提战略,讲愿景。但在行动层面,还是务实为先。用现成的捷途品牌讲故事,在智能化上四处拉人结伙,都是例证。
听起来有点“人穷志短”,但大把投入、四处布局的日子,奇瑞不是没有过,结局并不美好。换种更务实的活法,先多积累本钱,对眼下的奇瑞来说,必要且必须。
说到底,造车,不是非得诗和远方,也要允许活在当下。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107/14I70263935C109.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