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亏我们打的不是电动车”。
从贵阳到苗寨,盘旋的山路,十几公里没有信号,坑坑洼洼的路况,颠簸得脑壳疼。当然,从贵阳到苗寨,还有一条高速。
不过,起伏颠簸的山路,是贵州省内常见的路况。负责打车的小伙伴,一路都在避开“电动车”的选项,虽然我们觉得多此一举。在贵阳城市内,路边停的,路上跑的,几乎看不到电动车的影子。
原因嘛,就像知乎上说的那样,“山路多,不仅陡还险,单纯靠电来启动的汽车可能在电不够满的时候很难爬上去,甚至如果电力不足,是挺危险的一个事。”
现实最有说服力,在贵州几天,来回打了十多次车,无一次遇到纯电动车。山路走了几条,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看到充电桩的概率并不大。
“用着费劲”,贵州人“拒绝”起电动车,一点也不客气。
充电?费劲
载着我们去早餐厅的大姐,开了一辆卡罗拉双擎,是我们遇到的和“新能源”最沾边的车型了。
“平时会充电用吗?”
“不充,费劲。就用油,简单。”大姐放下我们之后,指了指对面,“那辆车停很久,没人开。”
早餐对面的马路边,靠着菜市场,一辆挂着“新特”LOGO的电动小车歪歪扭扭地停着,车身爬满了灰,在雨水的冲刷之下,沾染了一些斑驳,看起来的确是很久没开了。
这是菜市场一家卖饼的老板的。买新特电动车,一是因为“贵州造”,二是想着城市内开着方便,续航300公里吧,也够。
结果,开了半年多,找充电的地方费劲,回家拉根线充,又被自燃的新闻吓到了。“小区内,没有多少充电的地方。现在建的充电桩,很多在商场,平时用也不方便。”
所以,就停在那了。另一方面原因,还因为,“车坏了,现在找4S店修都难。”因为,这个曾创下交付记录的电动车品牌,展厅易主了。
据一则调查数据显示,今年2月,贵州的汽车消费里,广汽丰田iA5、秦新能源、朗逸纯电等在售车型的平均优惠幅度,在轿车中最高。丰田C-HR EV、广汽本田VE-1、元新能源、长安欧尚X7 EV等在售车型的平均优惠幅度,在SUV中最高。
来贵阳之前,我在深圳待了一段时间,跑满大街的各品牌电动车,和贵阳形成了两个世界。此外,北京绿牌摇号排到几年后,上海绿牌有限制,无一不诉说着电动车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5月初夏,贵阳落雨,气温不高。电动车的火热,未能燃起这个西南省份的热络。
哦,不对,是未能燃起贵州人民对电动车的热情,但贵州省政府对于电动车趋势的推进,还是积极的。
2018年,贵州曾立过一个Flag,“全省要建成100个电动汽车充电站和大约5万个充电桩,不超过5公里,最多5公里,就能找到给电动车充电的地方。”豪言之下,一张满足100,000辆电动车充电需求的“电网”开始编织。
不过,3年已过,电动车江湖早已变了模样,推进速度算不上理想。
截至2020年,全省共建成公共充电桩16104个,其中贵州电网公司建成充电桩2815个。目标完成率不到一半。如果下放到全省来看,这个数据并不大。
百度数据查询贵阳市充电桩,搜索结果289条,以“特来电”和“星星充电站”为主。据星星充电站的内部人士表示,“我们充电桩现在主要集中在贵阳和遵义”,目前百度搜索数全部结果为32条,这是贵州最重要的两个城市。
“经常找不到充电的地方”。卖饼的老板,一边递给过一张饼,一边摇着头。
脸上的后悔之意,再明显不过。
能打的牌并不多
推进速度慢,是因为贵州的手上,没有那么多牌可打。种种因素所致,将工厂放在贵州的车企并不多。
吉利在贵阳基地,可生产新能源“甲醇”汽车、CV平台传统动力及纯电动汽车,MPV车型嘉际便是诞生于此。
此外,姚振华把造车的步伐迈到了贵阳。贵州宝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经过两年建设,现在进入屋墙面施工阶段。至于建成后,能为贵州的电动化带来多少改变,期待值并不高。
基于选择不多,近几年,贵州主要扶持的电动车品牌便是“贵阳造”的新特电动车。
2017年9月,新特落户贵州贵安新区,寓意“新生独特”。2018年10月31日,一款贵州造电动汽车正式批量下线,综合续航350公里,全系10万元以内。
“能源要持续地规模化增长,就要突破B端依赖,真正回到C端,只有老百姓有这个动能,把基数和分母做大,才会有规模。”新特汽车CEO先越此前信心很满。
新特与一汽达成了5年的代工合作,从公司成立到产品交付,仅用400天左右,创下造车新势力量产交付最快纪录,一度实现数千辆的销量规模,自称“新兴造车企业第一梯队”。
不过好景不长,新特倒塌的速度,比交付的速度更快。“B端成为了消费的主力,吃掉了我们很多C端。”先越说这话时,正是北汽新能源占据鳌头之时。
不过,新特汽车本身的拉垮,是贵州的支持也保不住的。车不行,消费者不买账。有消费者投诉2019年买的新车,在2018年就被经销商拿去上过牌,“卖给我是二手的,怎么放心用。”
“哎哟,那车不好开的,走几步就不中用了,耗电。”卖饼的老板对产品质量感到很不满。
这不是个例。口碑断档之下,新特销量下滑厉害。如今展厅易主,厂家也不提供配件,联系不到新特汽车,只能拿去修车厂。要不然,就是懒得修了。
新特汽车带来的电动车体验不佳,也多少让贵州消费者对电动车印象变差。走访贵州通源集团旗下4S店的时候,得到的信息也是一致,“电动车不好卖。”
贵州通源集团网站首页上的导购热门车型,也以飞度、赛欧、吉利旗下品牌为主。代理的品牌有十几个之多,保时捷、宝马、奔驰、雷克萨斯、丰田、本田、日产、雪佛兰、别克……
甚至于,由于续航里程短、充电难、成本高、盈利难,导致政府推广电动出租车也极为缓慢。“我们习惯用气,到处都能加气”,开了七八年出租车的张师傅,担心跑着跑着没电,不敢用。
前两年,共享汽车开拓热情高涨的阶段,在贵阳还能租赁到奇瑞小蚂蚁,和北汽新能源的车。只不过,投放车辆少,当地人用得不算多。当然,也有偶尔使用的。
“偶尔会帮家人租车,5公里,10公里的,都算方便”。作为年轻人,刘伟觉得电动汽车偶尔用用,还行,“就是现在车很难找。”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是“制造强省”的贵州,能打的牌并不多。
贵州,绝不希望再次落后
当然,暂时的阻碍,并不会让贵州推进汽车电动化的步伐暂缓。
大力发展大数据业务,从“寂寂无名”中挣脱了出来,贵州,终于有存在感了。“绝不希望在新能源大势上,在西南落后”。
所以,改变还在继续,蔚来、特斯拉的先后进驻,也算是给贵州带来新的牌局。至少在电动车上的体验,有了正名的机会。
2018年9月,蔚来在贵州建立的全资子公司——贵阳蔚来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落户云岩区。2020年1月12日,贵州首家蔚来 NIO Space落户贵阳印象城。短短一年内,蔚来迎来了在贵州地区的第五家门店——蔚来空间I贵阳益田假日世界。
今年1月,贵阳观山湖特斯拉中心正式揭幕,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车型亮相,并在贵州逐步扩展充电网络,在贵阳已上线3座超级充电站,一共25桩。5月底,特斯拉宣布将成立中国数据中心,有媒体报道,特斯拉或将仿效苹果,采用“云上贵州”模式。
贵州吸纳电动化和智能化新血的速度加快。
意图,很明显,继续领先云南。“广州会因为掉出前三而伤心落泪,但贵州却会因为从倒数第一变倒数第三而兴奋一个晚上,但绝不想再落后云南。”知乎上,贵阳当地人,很多都是这个心态。
川渝、两湖、两广、云南之间,是贵州。明朝时期,南征云贵前,朱元璋就曾告诫出征的傅友德:“贵州每一梗阻,致使滇南中断”。
云贵川,自古格局一体。贵州不是西南省份的个例,相同的还有云南,一个以旅游为核心,躺在烟草行业上赚钱的省份。一座体量不大的城市,可以以旅游业为核心支撑,但一个省很难只靠旅游业活着。
所谓“无工不富”,贵州显然懂得这一点。所以,这两年,大数据产业搞得如火如荼,更是实现了全省88个县全部通高速的目标。无路,不电动。
这一轮,云南的节奏,确实不及贵州迅速。在知乎有帖问,有什么可以推荐的电动车吗?答案,依旧是电瓶车居多,涉及纯电动车的帖子寥寥无几。
随着贵州核心产业的倾斜,高调云南、低调贵州的格局逐渐打破。云南也意识到了危机,以发展文旅+电动车的融合方式进行电动化,计划在滇西沿线建设1000个充电桩。
“躺平”惯了的云南,终于捡起了转型的一丝丝动力。北汽昆明基地,也算填补了云南新能源制造的空白,北汽新能源EU5在街头随处可见。
云南把电动化转型的落脚点,放在了昆明。
不仅推出了“新能源汽车消费券”,最高可享购车八折优惠。还给予新能源汽车车主设置了专门的新车注册登记“绿色通道”,保证一个小时办理完成。
作为云南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云南能投集团在全省投运新能源汽车3870辆,建成充电桩721个、充电站86个。5月份,全省最大的独立式充电站“云能充”昆明广福路充电站建成运营,站点拥有112个车位、88台大功率充电桩。
如果说,云贵努力追赶着这一轮电动化的趋势,那么,相比之下,四川就是手握西南市场的发球权。与贵阳相隔600多公里的成都,同为西南城市,却截然不同。
成都,被众多车企当成挺进西南市场的落脚点,在传统燃油车时代,豪华车消费仅次于北京上海,合资品牌车的销量高于北京,超豪华车的销量略微低于深圳。
领克曾表示,“销量最大的城市是成都”,蔚来也说,在成都销量极好。
在西南市场,成都完全是中心位,一座又一座工厂落地成都,如今足和以汽车重工业为制造核心的重庆,一拼高下,已然是西南车市风向标。
并且,领先西南的四川也不会在这一轮的肉搏里拱手相让,力争2024年底实现全省高速服务区充电桩覆盖达到80%。
这几个西南省份,再次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面对四面而来的经济洪流,传统与现代,前沿与宁静,都火力全开,试图在交织共存里寻找平衡。
在美国《地理杂志》发布的“2020年最佳旅行清单”里,贵州是国内唯一上榜的省份。主题是,“探秘时间不曾触碰的角落。”
被称为被时间遗忘的角落,想必贵州并不乐意,毕竟这和如洪流迸发的电动车大势,显得格格不入。
有大数据加持,有蔚来和特斯拉为引,贵州,绝不希望再次落后。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106/2I70257434C108.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