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机动车交强险最新数据,2020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上险量为9.04万辆,同比增长166.53%;1-7月累计上险量达39.71万辆,同比下降30.26%。
聚焦造车新势力企业,2020年7月,造车新势力上险量再次突破万辆达到12,743辆,环比上个月增长11.19%,较去年同期大涨432.73%,增幅远高于整体新能源市场。随着新品交付逐渐上量,造车新势力1-7月累计上险量达到5.72万辆,同比增长72.81%,可见新势力企业已逐渐成长为新能源市场重要的销量贡献来源之一。
新势力7月上险量为1.27万辆,小鹏回归第二名
从新势力企业1-7月累计上险量排名来看,位居前五的依旧是蔚来、理想、小鹏、威马、哪吒,这五家头部企业前七个月的上险量接近5.1万辆,占据造车新势力总上险量的九成。
其中,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大幅领先其他企业,二者前七个月累计上险量均超过万辆,分别为17,628辆、12,184辆,稳居1-7月造车新势力上险量前两名;小鹏汽车和威马汽车则常年处于你追我赶之势,二者上险量基本上在第三、第四名之间徘徊,1-7月小鹏汽车上险量为8,185辆,高于威马汽车的7,103辆;第五位依旧是哪吒汽车,其前七个月累计上险量为5,853辆。
具体来看,蔚来汽车7月上险量为3,580辆,超去年同期4倍,其中ES6在7月共计上牌2,615辆,同比上涨288%,1-7月累计上险量14,228辆,占蔚来汽车今年总上险量的80.71%。在1-7月国内纯电动乘用车上险量TOP 15车型中,蔚来ES6仅次于宝骏E100,排在第四位。另外,于4月开始交付的全新ES8在7月上险量为923辆,同比上涨463%。
在今年成都车展上,蔚来推出了第三款车型EC6,该车补贴前其售价为36.8万元,首批车辆预计9月下旬开始交付。蔚来汽车创始人兼CEO李斌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蔚来江淮工厂产能提升正在稳步进行中,最迟至今年9月产能将提升25%,届时月产能将接近5000台。随着车型的丰富和工厂产能的提升,蔚来接下来的市场表现值得期待。
小鹏汽车方面,随着其第二款量产车型P7的规模交付,小鹏汽车7月上险量达到2,522辆,环比增长130%,快速升至7月造车新势力上险量第二名,并取得了其在2020年单月上险量的最好成绩。具体来看,随着肇庆工厂逐渐度过了产能爬坡期,以及7月17日在北京、上海、广东肇庆与成都四地举行的规模化交付仪式,小鹏P7在7月的上险量环比增长超过450%达到1,719辆,一举晋升7月国内纯电动乘用车上险量TOP 15车型。此外小鹏G3的市场表现也较为稳定,7月上险量为803辆,1-7月累计上险量5,989辆,其中个人用户上险量占比八成。
理想汽车方面,在今年7月30成功赴美IPO之后,理想ONE迎来了销量回暖。2020年7月,理想ONE销量为2,517辆,较6月环比增长33.1%;1-7月累计上险量12,184辆,在1-7月国内插电混动乘用车上险量TOP 15车型中稳居第二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存在一定“痛点”的线下渠道方面,理想汽车开始有所改善。据官方披露数据,截至8月10日,理想汽车位于全国已有25家零售中心并覆盖21个城市。8至9月,佛山、合肥 、兰州、大连、无锡 、厦门、贵阳、哈尔滨、沈阳等地的理想汽车零售中心计划陆续开业。售后服务方面,截至8月10日,理想汽车的售后服务网络(包含维修中心和授权钣喷中心)已经覆盖全国39个城市,预计将在第三季度布局到长春、西宁、嘉兴、金华、泉州、临沂、潍坊、烟台、保定、南通、绍兴等城市。
非营运新车占比超过九成,73.84%为个人用户
具体到造车新势力新车的所有权方面,在前七个月累计5.72万辆的上险量中,用于出租租赁的新车仅748台,占比1.3%,这一比例远低于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整体市场近15%的出租租赁占比。相对应的,造车新势力用于非营运的新车占比超过九成,其中个人用户占比高达73.84%,单位用户占比24.85%。
相较于整体产、销数据,上险量中个人用户占比成为考核一款产品核心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曾指出,纯电动汽车无论是作为私家车使用还是作为共享汽车使用,对进一步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都大有裨益,但就产品和行业竞争力而言,私人购买数量是重要的参考标志。
相较于传统车企,新势力企业在产品定位和开发上更加侧重真实的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将个人消费市场作为其竞争的主场。从目前新势力新车上险量的所有权占比来看,聚焦消费市场的产品定位成效初显,同时来自消费端的上险数据也侧面印证了市场对新势力产品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如上文所提到的小鹏G3,该车型1-7月累计上险量为5,989辆,其中个人用户上险量占比超过八成。
有分析指出,小鹏汽车依托于较强的互联网思维和用户思维,以消费者为核心重构了自身体系,从研发、制造、销售等产业链全面贴近消费者,其个人用户上险量占比高居不下是其体系健全成长的必然结果。
超三成新车流向北上深广,上海7月上牌量全国第一
另从新车的具体流向来看,目前主流造车新势力主要流向广东、长三角、京津冀等。其中,北上深广四大一线城市1-7累计上险17819辆,占到造车新势力前七个月上险总量的31.17%;另外,拥有较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郑州1-7累计上牌3,033辆新势力车型,仅次于广州排在新势力上险量TOP 15城市第五位。
盖世汽车研究院资深分析师指出,造车新势力车型地域流向和产业集群所在有着密切关系。国家也是主要在发达城市先推动新能源,然后再往其他省市普及,这从新势力主要流向城市所推行的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政策中可见一斑。
以今年7月上险量第一的城市——上海(7月上牌1,114辆新势力车型)为例,在购车成本上,上海市对2020年年底前购买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给予5000元充电费用补贴;在使用环节,上海市的配套服务不断趋于完善,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经理乔丽表示:“目前上海的车桩比接近1:1,今年前七个月上海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突破了4万辆,累计推广数达34.6万辆。”据悉,随着“新基建”工作的推动,上海市计划在2020-2022年间新建10万个充换电终端设施,以进一步保障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此外,北京在2020年度面向“无车家庭”一次性增发2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目前已有超过18万个家庭申请;广州市在使用环节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每车1万元综合性补贴;深圳市则是放宽个人新能源汽车指标申请条件,并对新购纯电动乘用车补贴2万元/车,新购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补贴1万元/车等。
小结:今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实现今年以来首次正增长,由此带动造车新势力上险量的环比、同比增长,但是从市场整体大环境来看,造车新势力的生存之路仍将任重道远。目前新势力上险量仅聚焦在少数几家头部企业中,而这几家企业多为资金困扰,以至于相继谋划上市,然而登陆资本市场只是其“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的路还很长。新势力企业要想在造车路上走得更远,最终还是要靠产品和服务说话,尊重汽车产业规律,回归造车常理,打造出安全、出众的产品方是长久之计。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008/25I70207988C501.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