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21日,由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指导,专家汽车组及盖世汽车主办的"2019(第七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隆重举办,论坛以一个主论坛加四个平行论坛的形式,携百名行业权威嘉宾,共同探讨中国汽车产业在转型升级的新形势和新常态下,整车厂与零部件企业协同创新、升级做强、共同应对严峻市场和产业变革挑战之发展路径。
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长朱明荣为本次大会致辞,内容如下:
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长朱明荣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汽车界的同仁们:
大家下午好!
秋风送爽、硕果丰盈,今天,在行业同仁的共同期待下,2019 第七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如期来临。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对各位嘉宾、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对论坛的顺利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201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汽车依靠人口市场取得的增长首次下滑,2019年1-8月份销量同比下滑了11.4%,预计9月份的数据仍不乐观。
我们该如何看待当前汽车产业的发展形势?我有三个关键词:淡定、冷静和自信。一要淡定看待汽车产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积极应变;二要对当前汽车产业所面临的严峻的形势要冷静对待,保持战略定力;第三,我们要对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充满自信,乐观向上。
前不久,在天津召开的泰达论坛透露了几个趋势性的观点:第一,尽管遇到暂时困难,中国汽车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第二,中国汽车此次深度调整是一次正常的回调,中国汽车产业前些年发展太快,需要一次深度调整。第三,此次汽车产业深度调整为时超过三年;第四,中国汽车产能过剩是一个不争事实,汽车产业需要去产能。
这几点也是汽车行业高层的共识。当前经济的逆周期调整,给汽车产业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机遇,汽车市场的一时低迷并不代表未来趋势,相反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仍大有可为。因此,我们要在对产业形势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进行转型升级,加快汽车技术资源、人才资源的创新和整合,去产能、调结构,实现中国汽车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
从人才发展角度看,汽车向新四化发展、企业转型变革以及市场低迷带来的成本压缩等新形势,为汽车行业人才工作带来很多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汽车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
一方面,企业人员的总量庞大,特别是在今年行业呈现两位数负增长的大趋势下,一些企业的生产产能有所冗余,去产能、精简机构、人员优化成为大趋势,从去年到今年,越来越多车企大批裁员,从国内企业到跨国公司,从百年老店到造车新势力都在进行人员优化、重组,瘦身增效。
根据汽车人才研究会行业对标数据统计:自2013年起,行业整体入职率以平均每年18%的速度下降,离职率逐年递增;2018年行业整体离职率高于入职率,首次出现人员净流出情况。人员净流出情况以非管理技术人员为主,所有板块的非管理技术人员都在减少;管理技术人员总体上还处于入职率高于离职率的净流入状态,但商用车、零部件已出现净流出情况。
另一方面,新能源、智能网联、AI、软件等方面的跨界人才依然奇缺,自动驾驶等关键领域的人才争夺相当激烈,跨界人才的招聘困难,制约着企业的转型发展。
在此形势之下,我们建议企业在裁员期间千万不能一刀切,要把人才的创新的火种留住。同时,还在加强人才培养,促进人才能力提升。因为人才仍然是我们渡过难关、迎接挑战、转型升级,做强产业的根本。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新的产业形态对人才个体知识和能力提出新要求。本轮科技革命进步的速度前所未有,要求人才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学习和应用新技术。今天的汽车与环境论坛为我们的交流与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也是我们汽车人才研究会一直非常重视和支持的重要论坛,我本人亲自参加了六届论坛。
接下来的会议中,有多位重量级的嘉宾还将围绕产业形势、汽车市场以及新能源技术、节能汽车技术、智能驾驶技术、智能制造与数字化研发等展开探讨,分享真知灼见,希望大家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在借鉴中携手共进。
再过几天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了,在过去的七十年中,中国汽车产业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伟大历史行程,还在向着更伟大的目标迈进,虽然经历坎坷,但是初心不变。汽车人才研究会也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行业作用,努力做好各类人才服务工作,为早日建成汽车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感谢大家参会,祝大家身体健康、会议成功!
敬请关注盖世汽车“2019(第七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直播专题!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9/09/201053535353I70128952C108.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