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2024车身大会
  • 2024智能汽车感知技术产业大会
  • 2024智能座舱车载声学大会
  • 2024第六届智能驾驶地图与定位大会
  • 2024第七届智能驾驶与人机共驾论坛
  • 智能汽车中央计算平台系统培训
  • 汽车功能安全工程师培训
当前位置:首页 > 专访 > 正文

大象也能跳舞:本特勒加快变革与创新,深耕中国电动汽车市场

盖世汽车 朱均 宋媛 2018-05-22 06:00:00

在今年北京车展举办前夕, 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本特勒发布了2017年财报。财报显示,本特勒集团创下了140多年历史上最好的业绩:年营收78.56亿欧元,同比2016年增长4.33亿欧元,同比增长5.8%。2017年运营利润(息税前利润)2.068 亿欧元,相较去年(1.912 亿欧元)取得了稳健增长。2017 财年为本特勒对未来市场和技术的持续投资与积极参与市场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7 年三大事业部均取得了显著的增长,远超市场水平,其中汽车事业部贡献了集团营收的78.4%,” 本特勒集团首席执行官Ralf Göttel强调。这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凭借我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通过与客户通力协作并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将持续助力变革出行方式。”

对于全球最重要的市场,本特勒在中国更是精心布局,深入发力。本特勒在去年上海车展上首次向全球推出了其电动汽车的系统解决方案——本特勒电动汽车底盘系统,引发业内广泛关注。从市场层面来看,虽然本特勒这一底盘系统的研发核心团队在德国,但却是与中国本土供应商合作并主导开发的系统。由此不难看出,本特勒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据了解,2002年本特勒与上海汇众在中国上海成立首家合资工厂,目前本特勒在中国已有12家工厂投入运营,本特勒汽车中国区业务约占全球汽车业务的12%,而根据其目标,到2025年,这一占比将上升到30%。

面对汽车电动化的大趋势,本特勒不断提出创新理念和解决方案。而在未来数年,全球将有超过一半的电动汽车会在中国投产,对相对饱和的市场如德国来说,主要的驱动力更着重于如何提升盈利性,增强生产力和降低成本。“我们对创新技术和增长型市场进行了投资,解锁全新的增长点,”Ralf Göttel表示。“例如在德国帕德博恩的全新热管理和电动车桥生产线,以及在德国拜恩州施万多夫的电池托盘生产。”那么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本特勒如何看待电动汽车的机遇与挑战?对于新的技术趋势又将如何布局?在百年巨变的汽车行业,本特勒如何把握好未来的方向,走向下一个140年?近期,本特勒集团首席执行官Ralf Göttel接受了盖世汽车的采访。以下为采访实录:

电动汽车,本特勒,电动汽车

本特勒集团首席执行官 Ralf Göttel

延伸在华价值链 持续深耕中国汽车市场

盖世汽车:Göttel先生,请问您这次中国之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Ralf Göttel:我会定期走访本特勒全球的运营机构。中国市场对本特勒来说非常重要,在这次行程中我将参观本特勒新开业的工厂,包括为华晨宝马供货的沈阳工厂。

盖世汽车:据国外媒体报道,您对中国可以说有相当深入的了解,能否分享一下您对中国的看法?

Ralf Göttel:17年前当我还在前一家公司Dana工作的时候,我第一次来中国,此后每年都会来两到三次。加入本特勒后,我也经常来中国。本特勒的核心战略之一,是尽可能贴近客户。中国对本特勒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但我们并不想把中国仅作为生产基地,而是要把整个价值链也放在中国,包括工程、研发、全球采购平台、模具制造以及设备制造等。2018年我们准备在中国新增两家工厂,2019年也同样有两家新工厂会在中国开业。

盖世汽车:本特勒的中期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中国业务占全球业务的30%,请问这个目标是否过于保守?今天上午在与您的专访之前,我参观了本特勒在上海嘉定的工厂。本特勒与吉利达成合作,用全新的生产线为吉利CMA平台供货,提供前后车桥等产品。这着实令人印象深刻。我们认为,本特勒与中国自主品牌的良好合作,将会帮助本特勒的中国业务发展得更迅速。

Ralf Göttel:是的,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我们会提前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也为与中国自主品牌制造商合作做好了充分准备,包括前期产品的共同开发以及计划产能提升。同时,我们的目标是拥有一个稳定、高效、高质量的工作团队。我们在世界各地都为人才的发展做了充分的投入,不仅可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也提供长足的职业发展机会。

盖世汽车:您是有意将本特勒电动汽车业务重心放在中国吗?是否与本特勒的电动汽车底盘系统研发有关?

Ralf Göttel:是的,不仅是本特勒电动汽车底盘系统,还有我们的电动车桥。我们希望与中国合资伙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例如上海汇众、一汽富维、长安等,这些优秀的合资伙伴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中国市场。

电动汽车,本特勒,电动汽车

图片:本特勒电动汽车底盘系统是本特勒应对汽车电动化大趋势的创新之一

盖世汽车:您能分享一个与中国电动车厂商合作的最佳案例吗?

Ralf Göttel:我们和中国电动车厂商有很好的合作,但双方签有保密协议,所以请允许我暂时不能分享。我们是一家拥有超过140年历史的家族企业,一直比较低调,这也是我们的优势之一。我们非常重视和客户的合作。

盖世汽车:本特勒如何培育与中国本土客户的良好关系?

Ralf Göttel:我们十分重视多元化,在中国我们有一支包括亚太执行副总裁及财务总监在内的很强的本土团队。优秀的本土化团队能够确保我们充分了解本土客户的需求和文化差异。中国客户不仅能感受到本特勒作为历史超过140年及拥有约30,000员工的全球企业的实力,同时又能与讲中文且了解中国市场需求的中国团队深入合作。

我们能很好地调度全球资源,为中国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这也是本特勒与其他跨国公司的重要区别所在。我们的中国公司能灵活地根据市场情况迅速做出反应,而有不少跨国公司在做关于中国市场的决策时,还要经过很长的流程,层层申报到全球总部才能获得批准。

转型成为汽车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积极应对电动化挑战

盖世汽车:您为什么决定在全球层面成立一个全新的电动汽车业务单元?

Ralf Göttel:电动化领域是一个综合领域,可以让本特勒在与更多合作伙伴和供应商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在更广阔的领域进行整合和提升,更好地积累面向未来的知识和经验,这有助于增强我们在电动汽车方面的综合实力。

盖世汽车:请问本特勒为什么决定出售在SGL的50%股份?SGL可以说是一家明星公司,德国汽车业两大家族匡特家族和皮耶希家族都投资了SGL,这很大程度上也表明了汽车界对碳纤维材料的重视。

Ralf Göttel:本特勒决定要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首先,我们要拥有为客户提供全球服务的能力,而SGL合资公司目前只在一个地点进行碳纤维生产,不能满足为本特勒客户提供全球服务的要求。其次,本特勒正努力从零部件供应商转型为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商,虽然我们出售了SGL 50%的股份,我们还是保留了碳纤维及玻璃纤维研发的核心能力,只是我们不认为要自己生产碳纤维。

我们和SGL将继续保持着战略伙伴关系,如有需求可以直接向碳纤维供应商们购买。我们把出售SGL的股份收益,用于投资电动化和数字化方向,这是我们本特勒的战略方向。同时也考虑到,目前碳纤维材料价格居高不下,这会导致其在应用方面有一定局限性,不能较快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当然法拉利、兰博基尼等高端车能用得起这种新材料,但如果在吉利和比亚迪上也能推广应用碳纤维材料,会更有意义。

盖世汽车:本特勒在中国是否遇到大的挑战?

Ralf Göttel:最大的挑战是中国市场需求的起伏比较大,很难进行预期和计划,特别是中国自主品牌车企的需求。通过弹性生产和改进生产流程,我们很好地应对了这个挑战。另外一个挑战是我们还要不断学习如何为中国厂商提供更好的服务。

盖世汽车:作为第一个非本特勒家族的CEO,您觉得挑战大吗?

Ralf Göttel:荣誉与挑战是并存的,如果集团业务健康发展,数字和绩效会为你说话,一切都不是问题。本特勒由两个家族联合拥有,我与两个家族的关系都很融洽。

盖世汽车:您是否觉得在公司的职位越高压力越大?

Ralf Göttel:是的,和之前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我现在不能经常在一线,直接参与到和客户的谈判。我更多是要通过战略,与管理层沟通来管理公司。我自己是工程师出身,更享受直接面对问题来解决问题的做法。

此外,我们特别把集团战略总部设在奥地利萨尔茨堡,离运营总部德国帕德博恩有700公里。这样的安排,能确保我们不会过多参与日常业务,可以更多地思考公司的战略。

盖世汽车:您在业界是知名的“工业4.0”方面的专家。您怎么看待“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区别与联系?

Ralf Göttel: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有很多共同之处,都着眼于把制造业变得更有竞争力并更智能化,但不是通过多年前的方法,仅仅把制造变得更快、成本更低,或更轻就够了。现在的制造业,要变得更聪明、更智能,具备更多的联接性,要充分应用数字化的好处。本特勒十分重视将业务流程数字化,比如我们刚刚完成了一个试点项目,将我们的供应链和客户的供应链通过数字化进行了无缝连接。

在可预见的设备维护方面,我们有五个使用人工智能的实验项目,应用数据让电脑甄别机器设备运行是否存在问题,从而对人工的依赖性大大降低。在这些人工智能的项目中,我们的系统可以提前预判到机器可能停机,并会根据发现和总结的规律进行持续学习和改进。在物流方面,我们不仅应用于自动引导车辆, 也关注物流的智能化。

中国在制造业的智能化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德国的“工业4.0”更多是关注硬件设备和机器人自动化。与此相比,中国因为有阿里巴巴等优秀企业,以及在电子产品和软件方面的知识积累,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联接性在智能化方面非常重要,将独立的机器提升到机器间的协同合作,由此释放的潜力是巨大的,所以德国的“工业4.0”与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秉承多元企业文化 以变革与创新加快未来发展

盖世汽车:谈到人才,您怎么评价中国的工程师与德国工程师,有什么不同?

Ralf Göttel:首先我想阐明一个观点,吸引及留下人才的关键,是给人才提供发展空间和职业提升的机会。目前我们在中国大约有3000名员工,我们的人力资源政策是尽可能从内部提拔人才,从而尽力保证我们的员工在本特勒内部会得到好的发展机会。我个人坚信多元化是有好处的,这也是我为什么强调集团内部跨国跨岗位的交流和轮换,这能让我们对市场的趋势保持足够的灵活度,有活力,并且反应及时。我们针对大学毕业生有专门的招聘项目,比如在欧洲,我们会招聘在当地上学的中国学生,在德国或其他国家对他们进行培训,然后再让他们回到中国,或在其他国家与中国相关的岗位上工作。

我觉得中德工程师之间没有太大差异,中国的工程师是受到很好教育的优秀人群。我最喜欢中国员工的一点,是他们的热情以及取得成功的决心。曾经有不少质疑中国创新的声音,但这与我在中国的实际体会不同。我们在中国有特别优秀的人才,我们还将很多研发进行本土化。本特勒还新组建了一个新部门,专注于电动车领域,这个部门和中国的联系非常紧密。

电动汽车,本特勒,电动汽车

图片:本特勒员工组成的公司标志

盖世汽车:本特勒的电力驱动系统目前是处于研发阶段,还是已经可以量产?

Ralf Göttel:已经不再是前期的研发阶段。目前我们已经有一个正要量产的项目,如果客户愿意,可以很快地量产。在去年上海车展我们展出本特勒电动汽车底盘系统后,得到业内的很多关注以及合作意向。实际上,电池托盘也是本特勒的核心强项,我们会将这些电动车方面的优势整合及发挥,更好地提升在电动车领域的竞争能力。

盖世汽车:德国主流的企业文化一般比较偏保守,总部对区域市场的授权也不充分。请问本特勒开放多元的企业文化,是由本特勒先生还是您提倡的?

Ralf Göttel:本特勒开放多元的企业文化是本特勒先生首倡,我继任CEO后加以发扬的。汽车行业里巨大的变化力量以及市场不确定性空前增加。这让人相信,不是最强者能生存,而是最快能适应环境者才能生存。在数字化的世界里,地域的边界已经没有那么重要。在中国的汽车行业里,我看到了非常巨大的变化,包括自动驾驶、互联互通等,这些变化比我在硅谷里看到的变化更让人印象深刻。

从客户和供应商方面,我们也看到了各种变化,比如从内燃机到电驱动的变化,再到混合动力的变化,本特勒为这些变化做好了准备。在产品方面,我们的底盘有很好的适用性,不论是电动汽车还是燃油汽车,都需要用到我们的底盘。另外,新的电动车需要安全和轻量的车身架构,本特勒也可以很好地提供这样的架构。如果要让这些汽车行业内的巨大的转变可以为企业所承受,需要一定的规模效应才能实现。本特勒汽车在全球分布在24个国家,75家工厂,具备相当规模的研发、生产及采购,可以帮助汽车行业实现这样的转变。

盖世汽车:变革容易说不容易做,因为人们都愿意停留在舒适区,不愿意改变。您是如何使您的愿景得到贯彻执行的?

Ralf Göttel:是的,人性里人们都有不愿意改变的一面,尤其不愿改变那些已经做得很好而且没有问题的东西。但同时我们也知道,明天确实会与过去很不同。当前首要的事,是和客户紧密合作,了解客户和市场的想法,因为市场的需求和客户的想法最重要。我们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让本特勒变得更灵活反应更快。我们通过和优秀的商业伙伴合作来实现这一点,“共享”是个关键词。我们加强与大学、初创企业以及合作伙伴的联系,以确保我们能充分感知到市场的趋势。

通过公司架构的调整,我们也鼓励员工做出改变。我们通过更多的授权,以及新的工作模式、减少层级、跨国跨部门项目和轮岗等方式,来鼓励一些员工自发的合作协同项目。我不会要求这些项目每周提供进度汇报,而会让他们安静地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我认为汽车行业会越来越以这种项目形态来进行工作,让大公司像初创企业一样工作。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保证可靠性,确保产品按时发布,在预算范围内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因此,一方面我们要有创新企业的自由思考精神,另一方面也要务实,与汽车行业的严格流程相结合。因为我们本特勒品牌的重要特性就是前瞻性以及可靠性。要同时做到创新与务实,这是个不小的挑战。

盖世汽车:但也有一种声音,说中国学习甚至“剽窃”德国技术?

Ralf Göttel:优秀的公司总是会不断了解优秀的新生事物,然后从中得到启发。本特勒有一个好传统,就是与欧洲及中国的大学建立良好的联系和互动,而学习的效果与速度和共享有很大的关系。在人类历史上,那些要封闭起来自我保护的国家,通常是因为他们不够强大。在自我封闭后,这些国家往往会受到更大的打击。竞争能力不是来自于自我封闭,而是来自于接受挑战。和运动一样,企业之间必须竞争,当然是公平竞争。在我们的行业,如果企业自我封闭后,五年内可能会感觉良好,但是外面的世界并不会停止向前。虽然这五年对企业领导人是安全的,但接下来当媒体会采访该领导人的继任者时会问,为什么你的前任忽略了各种变革的信号而错失了机会?

虽然我的事业从内燃机开始,但我还是认为电动化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而变革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如果你能加入到变革的趋势中并做到最好,你就会有未来。在汽车行业,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因此管理层要到处看看,了解别人是怎么做的,学习好的想法和新的想法,这也是我管理公司的理念。近期本特勒其它地区和国家的高管们会在中国开会,了解和分享中国好的做法,接下来我们也会去其他国家开会,做同样的分享和学习。

盖世汽车:所以您不大喜欢电话或视频会议这种方式?

Ralf Göttel:我一直坚信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电话或视频会议虽然很好,但并不能取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团队要有顺畅的协作,必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我从中国学到的。缺少信任和互相尊重,项目是做不好的。我们不能生硬地对合作伙伴说:嗨,这是我们的德国方法和技术,就这么办。我们要尊重客户的感受和需求,而尊重正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本特勒还有两个核心价值观:雄心和勇气。雄心,是不畏竞争,把自己做到最好;勇气,是在未知领域勇于探索、勇于行动、勇于创造。勇气、雄心和尊重将引领本特勒开创未来140年的新局面。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8/05/2206013113170041839C303.shtml

文章标签: 电动汽车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