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针对改装类新能源汽车企业,新规则也进行了加严,但严格程度不及乘用车企业。国家在修订版中指出,被授权企业在生产一致性方面一旦出现问题,授权企业是负有责任的,这也是为了降低改装厂骗补风险的出现。
针对新能源整车厂的开发生产以及验证的能力,新的规则也是出台了比较严苛的条件,在设备要求、机构设置和管理规范上都新增了要求,在技术掌握、试验能力和验证能力方面都进行了细化。
而针对企业的管理能力,新的规则是删除了以往对零部件采购能力的要求,而是增加了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要求企业应该具备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性的信息管理系统。
新规则要求整车企业要建立电池回收渠道,但是具体的细则上面没有体现,从这方面看,约束性相对较弱,而且对插电式乘用车企业和车型的生产也提出了要求,要求整车企业必须具备发动机的生产能力,包括缸体、缸盖的加工以及发动机的总装和检测,这个要求基本是堵死了非传统汽车企业生产插电式车型或者进入这个市场的可能性。不过,目前市场上新进入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主要是围绕纯电动汽车来进行开发,所以插电式车型相关规则的加严,对很多新进入企业尤其是互联网造车企业的影响是不大的。
新能源汽车产品准入要求,重点还是集中在动力电池上,增加了对动力电池包的安全测试要求,同时对电磁辐射的测试规范进行了加严,这一点 整车厂是高度关注的。
针对动力电池单体,新规则在循环寿命、安全要求等要求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加严,很多要求其实在现实工况中动力电池是不会达到的,所以增加了很多超极限工况的测试,来确保动力电池的安全性。
同样对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也是增加了7个安全测试,比如说海水浸泡、温度循环、跌落试验等等,对电池单体和模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么这方面其实影响最大的是三元锂电池,它的安全性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同时,新规则对系统级的电池安全防护也是开始了重视,形成了对整套动力电池测试的要求。
在新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曾经提出了给燃料电池的定义进行了一个重新的诠释,还包括了增加新能源汽车在三包期限内纯电续航里程衰减不得超过80%的规定,后来也是考虑到行业的现状,把这两条进行了删减,但是它的出现意味着国家未来会对燃料电池的定义和规范以及防止骗补这方面进行很大的约束。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6/06/27024832483260362270103.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