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埃孚完成收购天合
概况:2014年9月15日,弗里德里西港采埃孚股份公司(ZF Friedrichshafen AG)宣布同天合汽车控股(TRW Automotive Holdings)达成并购交易,采埃孚斥资135亿美元现金完购天合全部股权。交易通过反垄断机构审核后,于2015年5月15日正式完成。
简评:采埃孚与天合的并购是最近10年来汽车零部件行业规模最大的并购。二者完全整合后,采埃孚将同天合组建起全球规模第二的零部件巨头,仅次于博世,员工规模达到13.8万人。为了通过反垄断审核,采埃孚脱手转向机业务,售予合资伙伴博世。该交易不但在规模上空前,同时对行业的影响也颇为深远。
相关报道如下:
2、陶氏化学和杜邦合并
概况:2015年12月11日,美国陶氏化学公司(Dow Chemical Co.)和杜邦公司(DuPont Co.)宣布达成平等合并协议,合并后的公司将被命名为陶氏杜邦公司。根据交易条款,杜邦股东手中每股股票将可获得1.282股陶氏杜邦股票,陶氏股东手中每股股票可获得1股陶氏杜邦股票。两公司现有股东将各自拥有合并后公司大约一半的股份。陶氏化学CEO利伟诚(Andrew Liveris)将担任合并后公司的董事长,杜邦CEO埃德-布林(Ed Breen)将担任新公司的CEO。
相关报道如下:
陶氏杜邦合并引发有机硅巨头道康宁解散
3、中国化工收购倍耐力26%股权
概况:2015年3月23日,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发布声明称,集团将通过中国化工橡胶公司收购全球第五大轮胎商倍耐力26.2%股权,交易金额将达77亿美元,收购完成后该集团将成为倍耐力最大股东。7月8日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宣布批准了这项交易。
简评:本次收购意味着中国化工将成为倍耐力头号股东。交易将使双方受惠,中国化工将获得倍耐力先进技术,而倍耐力可借此机会扩大在华业务规模。2014年,中国化工全球销售收入为396.9亿美元,倍耐力2014年销售收入为73.1亿美元。两家公司合并后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橡胶轮胎公司,年收入470亿美元。
相关报道如下:
4、麦格纳收购格特拉克
概况:2015年7月16日,加拿大麦格纳国际公司(Magna International)与德国格特拉克(Getrag)签订协议,麦格纳以1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后者100%股权。根据评估,包含7亿欧元债务和退休金负债在内,格特拉克公司的市值大约为24.5亿欧元。最终交易价格将取决于运营资本、其他收购价格调整惯例等。2014年,麦格纳动力总成业务实现销售额50亿美元,大约占据整个公司年营业收入的14%。格特拉克整合进来之后,这部分收入将进一步大幅上涨。
简评:麦格纳在传动系统领域已经积累了较强的力量,而格特拉克则是最大的独立传动制造商之一,本次收购将会进一步强化麦格纳的传动业务。麦格纳在变速箱等传动技术方面业已成为主流供应商,而格特拉克可以让麦格纳的传动产品阵容更加全面。麦格纳方面也表示,格特拉克是DCT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领军角色之一。
相关报道如下:
5、安通林购麦格纳内饰业务
概况:2015年4月16日,西班牙安通林集团(Grupo Antolin)同加拿大麦格纳国际股份公司(Magna International Inc.)签订协议,出价5.25亿美元收购后者汽车内饰业务。本次交易的汽车内饰业务标的内容包括36座生产制造业务单元,总计涉及12,000名员工。2014年,该部分业务销售额大约为24亿美元。麦格纳汽车座椅业务不包括在本次交易范围内。
简评:安通林总部位于西班牙布尔戈斯(Burgos),目前共有1.48万名员工,业务包括汽车车??顶内饰系统(car-roof interior systems)、车门、座椅及照明设备,2013年销售额为27.3亿欧元(约合29.6亿美元)。经过本次收购,安通林将进一步逼近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内饰供应商的目标,而麦格纳则可以腾出资源专心发展电子、动力总成及电池等主力业务。
相关报道如下:
6、中航集团收购瀚德汽车控股公司
概况:2015年1月份已经有消息称中航出价10亿美元竞购瀚德,9月份双方最终以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9.7亿元)的价格完成交易。瀚德汽车控股公司在北美、欧洲和中国等地总计拥有6,500多名员工,其产品包括密封条、抗振动系统、橡胶组件等,中国分公司的客户包括上海大众以及一汽。2014年该公司实现8.25亿美元营业收入。
简评:数据显示,本次收购将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针对美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规模最大的一笔收购交易,而中航也成为热衷海外收购汽车零部件资产的中国企业之一。早在2011年,中航就曾经安排子公司参与从通用汽车公司手中收购了耐世特汽车集团有限公司(Nexteer Automotive GroupLtd.)的控股权,不过目前瀚德高管表示收购后瀚德的业务不会与耐世特进行整合。
相关报道如下:
7、恩智浦和飞思卡尔合并
概况:2015年3月2日,恩智浦半导体和飞思卡尔半导体两大芯片巨头宣布合并,新公司市值超过400亿美元,年营业收入将达100亿美元以上。恩智浦与飞思卡尔当天公布了最终协议(Definitive Agreement),双方将合并为一家高性能混合信号半导体公司,交易最终于12月初完成。
简评:二者合并后的新公司着眼于成为全球汽车半导体解决方案和微处理器MCU领域的领跑者,将在安全、互联和微处理器市场需求加速增长的背景下投资获得更多市场机遇。合并后第一个完整财年预计将削减成本2亿美元,未来每年可达成5亿美元协同效应,这对双方提高利润率、减轻成本压力都将产生裨益。
相关报道如下:
8、德尔福收购海尔曼太通
概况:2015年7月30日,美国德尔福汽车系统有限公司(Delphi Automotive PLC)与英国海尔曼太通集团有限公司(HellermannTyton Group PLC)签署协议,将以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后者,交易最终于12月完成。收购完成后,海尔曼太通将被并入德尔福电子/电气架构系统业务部门。
简评:德尔福称,此次交易有助于其加强在车联网领域的实力,并巩固在电气系统市场的地位。德尔福总裁兼CEO Kevin P. Clark表示,得益于车联网技术的需求增长,未来电气系统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高度工程化和定制化车联网技术和电缆线束管理方案则是关键的发展方向。
相关报道如下:
德尔福协议收购海尔曼太通
9、全耐塑料收购佛吉亚外饰业务
概况:2015年12月中旬,零部件供应商全耐塑料宣布将出资6.65亿欧元收购佛吉亚汽车外饰业务。佛吉亚出售的业务包括保险杠和前端模块,这部分业务去年的销售额为20亿欧元,其中90%由欧洲贡献。本次交易不包括佛吉亚的复合材料业务、位于法国汉巴赫(Hambach)供应Smart的工厂以及巴西和中国的两个合资公司。
简评:在《美国汽车新闻》2014年的全球零部件供应商百强名单中,全耐塑料排名第40位,营业收入为65亿美元。交易预计在2016年完成,届时全耐塑料的年销售额将超过80亿欧元(约合88.1亿美元),跻身全球零部件企业前25名。佛吉亚表示,本次业务出售将帮助该公司清除大部分债务,未来将能够在其它领域更好地进行投资。
相关报道如下:
10、博格华纳收购雷米国际
概况:2015年7月15日,博格华纳公司宣布已经同美国雷米国际公司(Remy International, Inc.)达成协议,将以9.51亿美元现金收购后者。博格华纳公司提供的收购价为每股29.5美元,相当于雷米国际股份上周五收盘价格的144%,这说明雷米的企业价值约为12亿美元。
简评:博格华纳的总裁兼CEO James Verrier表示,此次收购是该公司实现到2020年之前盈利提升至150亿美元战略的重要一步。雷米国际提供的产品主要包括交流发电机、起动机、动力传动等,公司业务覆盖全球10个国家,而博格华纳也是一家面向全球的零部件制造商,主要提供高技术含量发动机和动力传动部件与系统。
相关报道如下: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5/12/31072917291760352367925.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