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2024第四届汽车智能底盘大会
  • 2024第五届汽车电驱动及关键技术大会
  • 2024第二届中国汽车与CMF设计大会
  • 2024泰国汽车市场深度考察(第二期)
  • 第六届汽车新供应链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能源 > 正文

独家评论:政策红利发力 对电动汽车充电基建热潮下的冷思考

核心提示:中国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是“举国而动”。大潮已经成形。大浪淘沙,谁会被拍在沙滩上?

经济收缩 新能源汽车热潮高涨

前天,一位在银行工作的朋友告诉笔者,他说过几日又要去某地做资产保全了。“现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呈上升态势,虽然我们对经济形势充满期待,但是目前仍然看不到有好转的迹象,甚至给人一种要爆发的感觉” 。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际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15年9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与8月份相比上升0.1个百分点,是自今年下半年以来首次抬头,但依然处于枯荣线以下,传递出经济收缩的讯号。

有分析认为,这是自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过去7年中PMI最低的一个9月。分析称,面对经济下行和需求放缓的态势,中国的传统产业若要突围、实现飞跃,必将经历转型升级的阵痛。

新能源汽车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制造业中的一抹亮点。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2015年 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28324辆,销售28092辆,同比分别增长210%和220%。1-9月新能源汽车生产144284辆,销售136733辆,同比分别增长200%和230%。

从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完全是因政策红利而得以迅速发展的一个产业。最近几年,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今年以来,政策层面又持续发力,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完成为500万辆电动汽车配套建设相应规模的充电基础设施的任务目标。国家能源局发布的《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提出未来五年,满足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及电动汽车等多元化负荷发展需求,推动智能电网建设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如何看待政府的政策红利行为?

笔者以为,这些政策行为,尤其是对充电设施建设的特殊关爱,让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当前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可以看出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是当前形势下国家振兴经济发展的救市计划,犹如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4万亿振兴战略。

君不见,今年的股市,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充电桩概念股,犹如打了鸡血一般持续疯狂。10月13日午后,充电桩概念股领涨两市,个股几近全线飘红。宏润建设、荣信股份、世纪星源、和顺电气、众业达、动力源、东方电子等7股涨停,金杯电工、上海普天、九州电气逼近涨停。

股市是受政策影响反应最为迅速的领域。而现实是,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并没有获得突破性进展。根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建设充换电站780座,充电桩3.1万个。偌大一个中国,充电设施数量如此之少,若平均到各个城市,更是少的可怜。

新能源汽车让人充满期待的前景,政策的刺激和利益的诱惑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和资本涌入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领域。一些企业更是通过采取在当地投资建立企业的做法,抢先布局地方充电基础设施市场。笔者调查发现,当初高调宣布如何加大投资力度、推动当地充电设施建设的几乎所有企业,其投资并没有落实,项目也没有实质性的推进。在笔者看来,这些企业的行为只不过是为股民和股东打兴奋剂而已。

政策利好,钱景诱人。后来者蜂拥而至。 浮躁的人们几乎忘记了那些先烈。

——“您还记得大明湖畔的‘Better Place’吗?”

这家以色列的公司当初和特斯拉一样齐名,以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及服务闻名于世。Better Place在全世界大力兴建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最后在烧掉了8.5亿美元之后悲伤地关门。

独家评论:政策红利发力  对电动汽车充电基建热潮下的冷思考

有人说,Better Place之死是因为其模式和相关标准滞后;也有人认为Better Place死于对电动汽车发展过于乐观的估计以及过高的企盼。

2013年5月26日,在运营了6年之后Better Place宣布破产。 当年6月份,笔者在北京与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一位负责人聊到这个话题,“Better Place死于自己的贪心!”这位负责人直言不讳:“它什么都想做。”

贪心——把自己做死了。这是一个非常合情合理的解释。Better Place的中文名称是:好地方。现在它去了一个好地方,解脱了。

当前,中国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是“举国而动”。未来5年,电动汽车的发展会相对提速,只不过整体仍然缓慢。这一点,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中可以看出。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大潮已经成形。只不过,大浪淘沙,谁会被拍在沙滩上?现在还不好说。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那些过于高估形势和自己实力的企业,以及投资(ji)者们,是最容易受伤的群体。

(原文标题:盖世汽车独家评论:政策红利下  对电动汽车充电基建热潮的冷思考)

独家评论:政策红利发力  对电动汽车充电基建热潮下的冷思考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5/10/14073319331960346888391.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