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科技平权:汽车生态整合进入2.0时代
  • 2025第六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暨AUTOSAR中国日
  • 2025第五届中国汽车人机交互与体验设计创新大会
  • 2025第五届汽车计算大会
  • 2025第三届AI定义汽车论坛
  • 走进上汽提质增效&创新驱动论坛暨
  • 2025第三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海高峰论坛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报告 > 正文

汽车转向智能终端趋势已现 年轻化市场更具潜力

2014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已经落幕,与往届不同,汽车厂商的扎堆参展给本届展会带来了一道别样的风景。据统计,今年汽车厂商的占地面积同比增加了25%,超过125个汽车高科技公司在现场参展。世界十大汽车厂商中有九家在本届展会上推出其最新技术,而以博世、德尔福为代表的零部件巨头也纷纷展示了创新科技。

汽车厂商如此大规模的齐聚,让本届CES展会透出了一股车展的感觉。展会期间,各大汽车厂商与电子制造商合作推出的许多智能化功能也成为本届展会的一大看点,对这一现象,业界如何看待?盖世汽车网本期围绕此话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查(1月13日至19日,参与人数1826位)。

汽车转向智能终端趋势已现 年轻化市场更具潜力

作为全球消费电子产业的风向标,CES消费类电子展还从未如今年这般受到汽车厂商如此追捧,这是否意味着汽车产业的新时代已经到来,是否将成为汽车转向智能终端化的标志?调查1的结果显示,超7成的参与者将此次车企扎堆参展CES看做是汽车转向智能终端化的标志。

无需争辩,智能化、触控化和IT化正在侵入社会与经济活动的各个角落,在现实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汽车行业也不例外,特别是近年来,作为电子电器和机械集成产品——汽车受到这股科技突破的冲击越来越大。

放眼当今汽车行业,科技水平的进步、智能化科技配置的发展和快速普及正在冲击整个产业的传统格局,智能钥匙、一键式启动、定速巡航、触控彩屏、倒车影像、智能自适应巡航等曾经稍显飘渺的新技术目前已在众多汽车产品上推广普及,车联网、自动驾驶、人机交互系统等也正在加速成熟,逐步进入实际应用阶段。一个明显的趋势,汽车智能化已经成为车企布局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平安证券的研报中曾指出,2008年-2012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从1353亿元成长到2672亿元,复合增速达19%;其中车载电子和车身电子市场增速较高,分别为29%和27%。另据预测,到 2015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 4000亿元。汽车电子化也从原来的影音娱乐为主转向电子化控制和应用为主。

本届CES展上,一众汽车厂商高调发布各自的最新科技产品,福特发布了C-Max太阳能混合动力概念车;起亚也展出了一款配备智能化的手势识别信息交互系统,以及全新的UDC控制系统和IVI娱乐系统的概念车;宝马带来的改良版M235i跑车展示了其自动驾驶的最新成功;奔驰则与硅谷科技公司Pebble合作研发推出的一款智能手表,可与汽车主页网站和奔驰现有的数字驾驶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连接使用……,无怪业界会将本届CES展视为一个智能汽车产品秀。

汽车智能化的潮流势不可挡,但也并非被所有人都看好,有业内专家就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在其看来技术只是一个手段和工具,它能解放我们的双手却未必能代替人的思考和决定,未来的汽车智能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还将出现各类问题,安全性能、权责界定、配套建设等问题的解决才是决定汽车能否成为智能终端的关键。另外,一些人认为随着各种自动化和电子化技术的应用增多会导致驾驶乐趣减少,这也被看做是阻碍汽车智能化的一大原因。在我们的调查中,支持此观点者占比14%。

汽车转向智能终端趋势已现 年轻化市场更具潜力

汽车厂商及相关零部件公司历来都是汽车产品技术升级的主体,但在此次汽车智能化和车联网崛起的过程中,IT等行业业也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调查2旨在探讨谁将是汽车行业智能化和互联网潮流的主导者。

结果显示,过半(占比55%)的参与者仍然坚信汽车和零部件公司才是汽车智能化和车联网的主导企业。目前,包括沃尔沃、宝马、丰田、大众等整车企业以及大陆、博世、德尔福等零部件企业都已经开始发力汽车智能化技术。这类企业的优势在于其了解且具备从研发到采购、生产、销售等整个汽车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功能,自身实力雄厚,有充足的资源和时间周期投入到汽车智能化和车联网的开发和推广。

另外,有33%的参与者认为未来,IT企业将主导汽车智能化和车联网。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开始进行上路测试,而苹果的Siri语音控制系统也已经在多款车型得以应用。IT企业的优势在于其对高新技术的掌控,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也更快。

不过,在一些业内人士专家看来,车企和IT企业都是直接参与者,并不存在谁主导汽车智能化的问题,更多的是企业观念的转变,对于汽车的厂商而言,能够更快更前瞻的抓住智能化,更好的实际运用智能化技术才是更重要的。

其实,在智能化和车联网的开发应用过程中,汽车企业与IT企业并不是泾渭分明的两条平行线,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合作。谷歌与奥迪、通用、本田等公司组建了开放汽车联盟,计划推出基于Android系统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另一大IT巨擘苹果公司也在去年6月份宣布全新的“iOS in the Car”计划,期望将iOS 7全面整合到各大主流汽车厂商的车载系统之中。据悉,包括本田、日产、法拉利、奔驰、雪佛兰、现代、英菲尼迪、沃尔沃、讴歌等12家汽车厂商已经参与该计划,具体车型将在2014年陆续面世。

目前,汽车已经被看作是下一个前沿智能技术。科技公司和汽车企业的合作,不仅将给汽车提供可在智能手机上找到的相同的娱乐和信息,而且将有助于无人驾驶、车联网等技术的研发,并最终将智能化产业链打通,使车企和IT企业在良性竞争当中互助互利。

汽车转向智能终端趋势已现 年轻化市场更具潜力

在当前汽车智能化趋势渐显的背景下,走在行业前列的会是哪类汽车?调查3的结果显示:目前,定位年轻人的新锐车型和豪华车、中高档车是这方面的翘楚。

年轻人喜欢挑战新事物,集成科技感和娱乐化的智能汽车势必将会受其追捧。特别是在中国市场,随着70、80后渐成车市消费主体,把握了这一群体的消费喜好也就掌握了市场的消费主流。有33%的参与者认为定位年轻人的新锐车型将走在汽车智能化与车联网应用的前列。

豪华车和中高档车也分别获得了25%和23%的支持度。目前,虽然车企和IT企业都在发力汽车智能化和车联网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技术难度大及价格高仍是智能汽车难“亲民”的最大障碍。目前已经被批量应用的智能技术如自适应巡航、预碰撞警告系统、盲区监测/并线辅助等均只配备在中高级车或豪华车上。因此,有业内专家认为,大规模商用的智能化汽车在近几年内还难以规模化推出,遑论引领行业潮流。这也与此次调查结果相吻合,选择中低端车的仅占比2%。

另外,从车系方面来看,拥有众多豪车品牌的欧系车更受认可,获得8%的支持。事实上,宝马、奔驰、奥迪以及大众、沃尔沃、捷豹路虎等在内的欧系车,也确实走在了汽车智能化的前列。而美系车则获得了6%的支持,与车企相比,在汽车智能化方面,集中于美国硅谷等地的IT企业或许更受关注。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4/01/24103823382360280805463.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