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科技平权:汽车生态整合进入2.0时代
  • 2025第六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暨AUTOSAR中国日
  • 2025第五届中国汽车人机交互与体验设计创新大会
  • 2025第五届汽车计算大会
  • 2025第三届AI定义汽车论坛
  • 走进上汽提质增效&创新驱动论坛暨
  • 2025第三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海高峰论坛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报告 > 正文

调查:汽车进口或存垄断 售后领域垄断更值得关注

在我们的调查中,认为汽车行业这几种行为属于垄断的各有人在。其中,认为独家进口商操纵市场的人数最多,占31%。认为厂商规定经销商最低售价和汽车厂商对售后服务的控制属于垄断的,也分别有22%的支持者。认为汽车销售跨区保护是垄断的,人数略少,只占15%。汽车销售跨区保护,或可看作"分割销售市场",但这并不是属于"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的情况。另外,有约10%的人认为汽车行业还存在其他的垄断行为。

在《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出台后,我国进口车的销售以总代理和授权经销商的形式运行,原来同一品牌多家进口商同时销售的局面不再,都变成了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唯一的总代,再建立各自的授权经销体系。而进口车的定价权完全落在了总代手上。一辆进口车的价格理论上包括报关价格加上关税等费用,还有总代和经销商的利润。进口车涉嫌垄断目前主要的质疑点在于:一是总代这种唯一的身份是否涉嫌垄断,二是进口车在流通领域是否涉嫌加价的问题。

而汽车厂商对售后服务及配件流通的控制被认为是影响广大车主切身利益的行为,这也是较为隐蔽的涉嫌垄断的行为。目前,汽车厂商利用自身的市场支配地位,要求零部件供应商不得向厂商4S店以外的市场出售备件,要求4S店不得采购和使用厂商指定渠道之外的备件,要求消费者只能到厂商指定的渠道进行维修保养,否则不承诺质保。这些举措都可能涉嫌限制市场竞争,伤害消费者利益。而且它影响的不仅仅是进口车,而是所有的车辆。

此外,在汽车行业,无论是进口车还是国产车的销售公司,的确存在对经销商限制价格,同时加上限制跨区销售的现象,只是并没有通过书面的形式加以明确。有业内人士认为,经销商与厂商的授权经销合作是自愿行为,厂商给指导价和限价都是正常行为,有利于市场的规范和稳定。这些行为是否可定性为垄断仍待相关部门调查后才能知晓。

关于此次政府的反垄断调查行为是否会改变汽车行业的经销与售后服务模式,多数业内人士对此的预期都很弱。在此次调查中,近半(46%)参与者认为基本对现状不会有任何改变,约3成的人士认为会对汽车厂商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而仅13%的人士认为会有较大改变,会对消费者更有利。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3/09/030902052560253235671.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