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urope-Asia Automobile Innovation Forum
  • 2025第七届金辑奖评选
  • 各国产业概览
  • 2025第八届智能辅助驾驶大会
  • 2025汽车智能玻璃创新技术及应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报告 > 正文

调查:本土车企国际化前景几何?

这一结论在调查2的结果中得到了印证。大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我国车企通过出口实现国际化的难度越来越大,仅有17%的人士持相反观点,另有约25%的人士认为难以判断,选择了"不好说"。

什么样的企业才是国际化企业?不同的人给出的答案不同。但是大家认同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是资源配置的全球化,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即充分利用、合理配置全球资源,生产出成本低、质量最高的产品。而实现国际化的步骤一般第一步都是通过出口的形式, 这其中又包括使用代理商和在当地建立销售公司的模式。目前大部分中国企业仍处于建立销售公司的阶段,也有部分企业开始寻找机会在当地设立CKD或SKD工厂。

但国际贸易的形势决定了中国汽车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出口占领海外市场的局面,因为中国贸易顺差的持续增长可能导致全球贸易失衡,给人民币汇率升值带来极大压力,也会招致更多的非关税贸易保护壁垒。同时,从中长期看,人民币的对外升值对内因通胀而相对贬值的趋势将持续,使得中国本土整车厂原本的价格优势被不断减弱。而从企业竞争层面来看,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市场,比如俄罗斯、印度及巴西;他们都会保护本国汽车制造业,或者倾向于能在外来者在当地进行整车的本土化生产,而不是完全依赖进口或者组装生产。今年巴西大幅提高进口关税导致奇瑞等车企销量大幅下滑就是典型的一例。

此外,目前大型跨国车企在几乎所有重要的新兴市场都已经拥有本地化经营的分支,这意味着中国的出口汽车除了需要与当地市场的企业进行竞争外,还需要面对到强大的跨国企业的阻击。很难想象,在中国生产的车型出口到印度,会比现代汽车针对印度市场开发的、在印度大批量生产并在当地销售和出口的车型更有竞争力。因此,从中长期来看,我国汽车出口的困难势必会越来越大。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3/08/0606310431460246867127.shtml


 ;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