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是一个资金、资源等高度集中的行业,因此围绕一个(或多个)大型的整车制造企业往往会在一定的区域内形成一个的庞大的产业聚集区,甚至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伴随着国内一些大型车企的迅速成长,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以及西北、西南等地区均逐渐建立起了相当规模的汽车产业集群,并且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基本都制定了符合各自需求的未来发展规划。本文是盖世汽车网通过大量数据整理后得出的我国几大区域的主要省市针对汽车产业制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及目标,敬请期待!
东北地区
◆ 吉林省
预计“十二五”末实现400万辆整车规模,实现汽车产业总产值达8000亿元
“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将努力把汽车产业建设成国内规模最大、研发实力最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汽车产业基地。将投资1500亿元人民币,建设100个重点汽车项目,全省将形成400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零部件配套率达到50%。届时,吉林的汽车产业总产值将达8000亿元以上。据了解,2010年,吉林省整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68万辆和166万辆,同比增长35.7%和36.0%,全省汽车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966亿元,同比增长31.2%。汽车产业成为吉林省名副其实的第一支柱产业。2011年,吉林省整车产销预计将达180万辆,全省规模以上汽车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将达4500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零部件产值1150亿元,同比增长17%;利润总额440亿元,增长15.8%。
长春市
长春市:2015年实现300万产能,“十二五”期间全力打造汽车产业主题旅游事业
目前,长春市已经具备了构建汽车文化的基础,应乘势而上,开发汽车文化产业。长春市将制定未来五年的汽车文化产业建设目标。围绕汽车主题公园为核心,以汽车产业工业旅游为主线,倾力打造汽车工业旅游项目。
据了解,今年一季度,长春市汽车工业实现稳步增长,全市汽车产销量分别为40.4万辆和41.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1%和5.6%,产销率达102.2%。目前,长春汽车企业已达442家,其中整车制造企业8家,专用车企业18家,零部件配套企业416家。“十二五”期间仅一汽就将在长春市西新区投资超过700亿元。到2012年,长春市将实施汽车扩能,届时,长春将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汽车产能超200万辆的城市,汽车业年产值将达到5000亿元,2015年将实现汽车产能超300万辆。
四平市
四平市:倾力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
“十二五”期间,四平市将加快建设公主岭汽车零部件园区,大力发展汽车内饰、特种车改装、汽车油管总成、卡车车身车架、卡车车桥总成、刮水器、专用毛毡等系列项目,到2015年末完成1000公顷汽车及零部件园区项目摆放任务,把园区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形成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层次分明、比较稳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同时,进一步加快专用车产业的发展,将专用汽车产业确定为全市十大特色产业之一,未来将建成一个占地1751公顷、投资250亿元的专用汽车特色工业园区,到2015年末,将完成该园区二期992公顷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摆放任务,产值将突破500亿元;到2020年末,基本建成产值超千亿元的专用汽车生产与展销基地。
◆ 辽宁省
力争2015年实现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值突破4000亿元
“十二五”时期,辽宁省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全系列轿车、MPV多用途汽车、客车及自动变速器、高性能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力争到2015年,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值突破4000亿元,
沈阳市
沈阳市:全力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汽车制造及综合配套产业基地
“十二五”期间,沈阳市将以宝马、别克、雪佛兰、中华、金杯五大品牌体系为核心,将沈阳打造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制造及综合配套产业基地。其中,大东区作为沈阳市“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的10个千亿产业集群之一,将在2012年实现整车产量和产值分别达到100万辆和1000亿元。根据大东区的“十二五”规划:2015年,沈阳汽车城要实现汽车整车产量100万辆、零部件企业200家,整车和零部件产值双双超千亿的“双百双千”目标,建设成为中国汽车产业中最具特色和最具成长力的全系列乘用车及特种车制造基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研发基地和制造基地,中国汽车产业中重要的零部件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
◆黑龙江省
预计形成新能源汽车产能将超万辆
“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规划新能源汽车产能1万辆。推进建设齐齐哈尔龙华公司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项目,重点发展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专用发动机、电机、电池、控制系统、专用零部件、电动汽车充电站及配电系统等。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1/08/1806270327336394952.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