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作为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竞争的自主品牌而言,在明年的市场竞争中将面临严峻的挑战。调查5(见图5)的投票结果显示,54%的人士认为,明年自主品牌所将面对的挑战将大于机遇。只有28%的乐观人士表示机遇大于挑战。
图5
担忧者认为,近两年自主品牌大肆扩充产能,一旦市场的整体发展节奏变慢,加上刺激政策的退出,就极有可能导致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发生,伴随而来的产能闲置、库存超标以及价格战都将对自主品牌带来很大的压力。同时,合资企业中低端产品定位继续下探的趋势仍在加强,由于在品牌号召力方面具备更强的引导力,如果合资企业产品群体性向低端铺开,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将遭遇严重威胁。
当然,也有乐观者对此则不以为然,认为二三线市场的跨越式发展以及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不如一线市场强烈,给了自主品牌提供更大的一个发展空间。同时,在近几年的品牌培育中,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已经有可很大的提升,何况政府将在自主研发和创新方面给予自主车企更大的财政支持,在终端消费市场也将继续加以更多税收优惠的间接扶持。
业界预计在“十二五”期间,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将会提升至40%以上,各自主车企的产能利用率基本可以维持在80%或者更高的水平,因此明年自主品牌所将面对的挑战将不会如担忧者所想象的那般严重。
我们认为,汽车销量短时期内的暴增除了贡献GDP的增长之外,确也可以带动整个产业链上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我们更应看到,过快激增的市场销量和汽车保有量,同时也给整个社会带来难以承受的负重。过快的石油消耗造成的国家能源安全问题,因汽车尾气排放导致环境污染的肆意加重,以及道路拥堵造成的种种社会弊病,这些比单纯的市场增量更应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因此,中国汽车市场的“大”并不是我们最终的追求,整个产业的“强”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这也是多位业内专家在接受盖世汽车网采访时表露的共同心声。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0/12/130550185018269312946.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