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全年中国汽车销量肯定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但是这并不表明,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是一个成熟市场,相反,它的高增长正代表其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新兴市场。
一、成熟的汽车市场:趋近零增长,市场容量稳定,竞争格局稳定,少有黑马出现
以美国市场为例,二战以来,美国汽车市场已经从早期的大升大降(如1955年增长25.22%,1957年又下降18.32%,1963年又增长30.82%),逐渐过渡到比较平稳的增长期,每年的增长率都比较稳定,都在零增长左右徘徊。(见图1)
看美国近l0年的汽车销量(见图2),也可发现它已经基本没有增长了,这个市场每年的量都已经很稳定了。也就是说,这已经是一个基本饱和的、成熟的汽车市场。而一旦经济形势发生巨变,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这个市场的下降也是很明显的。
而美国市场上主要的本土车企就是通用、福特、克莱斯勒这"三大"以乘用车为主的企业,以及纳威司达、佩卡等少数几个商用车企业。虽然也有别国车企,如日本、韩国的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抢占"三大"的市场份额,但是美国本土车企内部还是相对稳定的,并没有突然出现一个黑马,成为美国本土"第四大"。
二、相比之下,中国市场不管在市场增长和格局方面,都是"不成熟的":
1. 中国汽车市场还处在迅速成长期
改革开放后中国汽车市场飞速增长,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基本每年增长一个100万)
我国汽车产业起步较晚,1956年新中国第一辆汽车下线,1958年全国汽车产量突破万辆(达1.6万辆);13年后的1971年汽车产量突破10万辆;9年后的1980年,汽车产量突破20万辆;1992年,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达106.17万辆);2000年,汽车产量突破200万辆(达206.82万辆);2002年,汽车产销量突破300万辆;2003年产销量突破400万辆,2004年突破500万辆,2006年突破700万辆,2007年突破800万辆,2008年突破900万辆,2009年1-10月已突破1000万辆。
近几年中国汽车销量依然高速增长
2003-2008年,中国汽车销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6.40%。
狭义乘用车(轿车 SUV MPV)销量高速增长
2. 市场竞争格局还在变化
2.1 销量前10汽车集团排名不稳定 兼并重组影响格局变化
从2005年以来的中国汽车销量前10车企排名来看,前10车企中,总是会出现一些黑马。比如2005年,奇瑞和吉利首次入围前10强,而昌河、金杯出局;2008年开始销量大涨的比亚迪,今年1-10月也已进入前10。
表1:2005年年以来中国销量前10汽车集团
从上表来看,虽然前6名车企已基本稳定(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但是这6名企业的格局内部依然有暗流在涌动,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兼并重组(包括国内外的),比如:
上汽通过海内外并购(双龙、南汽、原上汽和南汽各自收购的罗孚资产),在产销规模方面,已稳超一汽,居第一;
长安、北汽、广汽也都在进行并购,尤其是今年"四大四小"并购鼓励政策出台后,其中广汽已重组长丰汽车,长安已并购中航汽车,北汽的国内外并购项目也在进行中。
这些并购重组将会导致前10车企的竞争格局发生新的变化。
2.2 销量前10乘用车企业中时有黑马出现
如果看狭义乘用车(轿车 SUV MPV)市场,其格局也在变化。(见图5)
图5:2004、2006、2008全年及2009年10月中国狭义乘用车销量前10变化
根据盖世汽车网整理分析,广州本田从2004到2006年再到2008年,其在狭义乘用车市场中的排名是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始终还在前10强内。
奇瑞在狭义乘用车市场中的排名2006年达到第四后,排名有所下降。如果看今年10月,其已被2008年之前从未进入10强的比亚迪超越。不过,今年11月的狭义乘用车销量,奇瑞的销量(5.17万辆)依然是超过了比亚迪(50650);今年1-11月的狭义乘用车销量,奇瑞(42.4万辆)也是超过了比亚迪(38.8万辆)。
2004年的狭义乘用车前10强中的天津一汽、长安铃木、神龙汽车等逐渐跌出了前10强。
东风日产的排名有逐渐上升趋势,这个在花都的乘用车公司工厂2004年5月才投产的企业,到2006年就已进入狭义乘用车销量前10强,排第9,2008年排名又提升至第6。今年10月更是提高到了第4名。
相关专题: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黑马”腾跃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9/12/100918351835137987456.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