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4日,“9月份汽车市场信息研讨会”举行。会议采用视频会议形式,北京、上海同步举行,共同探讨乘用车市场、二手车市场及两地市场、价格等。
会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沈荣发表了题为“关于汽车产业提高利用外资政策的分析”的主题演讲。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全国31个省市2009年1-8月全国共交易二手车205.95万辆,同比增长25.29%。从二手车市场的主要交易品种上看,2009年1-8月交易二手轿车104.37万辆,同比增长22.84%;客车36.02万辆,同比增长18.43%;载货车36.33万辆,同比增长44.01%;越野车3.68万辆,同比增长33.16%;摩托车6.82万辆,同比增长1.95%;其它车型共交易8.21万辆,同比增长45.87%。
8月当月,我国各地二手车交易情况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全国31个省市共交易二手车27.82万辆,环比增长6.33%。从二手车市场的主要交易品种上看,2009年8月二手轿车共交易14.35万辆,环比增长6.48%;客车4.71万辆,环比增长8.23%;载货车4.79万辆,环比增长13.03%;越野车0.64万辆,环比下降79.31%。从各车型交易量占总交易量的比例变化情况来看,本月二手轿车、二手客车所占交易比例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减少。
本月二手轿车交易量占总量的50.68%,客车占17.64%,载货车占17.64%。本月的二手轿车及客车比重与去年同期相比所占比重有小幅度下降,轿车所占比重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01个百分点;客车下降了0.87个百分点。货车依然上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29个百分点,交易量比同期增长了0.55万辆,其它各车型占总量比重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另外,从二手车市场的结构特点来看,私人用车今年继续成为市场主体,2009年1-8月份,私人用车交易量已达到175.12辆。其中轿车占53.17%。国产车198.02万辆与进口车7.92万辆的构成比例又显示了目前二手车市场国产车为主体的基本特点。从车龄分布状况看,市场继续延续着以3-10年的车龄为主的特征,1-8月份共交易了159.22万辆,占总交易量的77.31%。
1-8月份本地过户车辆达177.81万辆,占总交易量的83.64%,这一比例与同期相比下降了3.08个百分点,就此比例来看,我国的二手车市场还是以本区域交易为主,目前异地交易涉及的过户、转籍的手续复杂,费用较高,影响了二手车在市场中的合理流通。
北京、广东、江浙一带这些经济发达地区一直是汽车行业重点省市,二手车市场发展也比较快,一直处于二手车交易量区域排名前列。在交易排名前十位中,与去年同期交易量相比增长速度最快的分别为陕西172.84%、山东99.52%、重庆70.25%、四川56.63%。
交易量排名在前5位的省市交易量之和占全国总交易量的58.75%,排在前十位省市的交易量占全国总交易量的82.02%。可见,我国二手车市场发展还很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的二手车市场活跃程度要远高于落后地区。
1-8月二手车交易量位列前十的省市市场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首先,二手车交易量小幅上升。今年上报二手车交易量比去年同期增长41.57万辆,同比增长25.29%。
其次,二手车交易额同步增加。二手车交易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34.03亿元,达到925.68亿元,同比增长33.84%。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505.63亿元,同比增长22.97%;客车123.97亿元,同比增长32.92%;货车147.58亿元,同比增长75.71%。
第三,二手车平均交易价格变化。据统计,全国二手车平均交易价格为4.49万元,比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65%。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平均交易价格为4.84万元,比去年同期持平;客车平均交易价格为3.4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0.37万元;货车平均交易价格为4.0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0.73万元;运动型多用途SUV平均交易价格为13.13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1.11万元。
第四,二手车交易车型变化情况
2009年、2008年1-8月各车型占总交易量的份额表 单位:%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9/10/150920442044120257247.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