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各国产业概览
  • 2025第八届智能辅助驾驶大会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 2025汽车智能玻璃创新技术及应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评论 > 正文

双龙汽车法庭管理‘误会和真实’

盖世汽车网 2009-01-22 09:51:59

双龙汽车成为世界汽车行业中,因全球金融危机倒下的第一个牺牲品。看着双龙汽车法庭托管申请过程,不由让人想起2004年发行的某位外国资讯公司老板写的 “放弃韩国”的书。这本书上辛辣的批判了背离全球标准的韩国企业文化风俗,讽刺韩国"井底之蛙视觉依旧,如何成为亚洲中心国家"。

双龙汽车事态上大部分舆论把上汽说成是"拿了就走",但在说之前大家要弄清楚2点。一个是是否以公平的尺度对外中国企业为大股东的外国企业, 二是工会和市民团体所主张的技术流出与否。

2005年上海汽车收购双龙汽车是看中了技术,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问题的核心就是,是不是以合理的技术转让费得到技术。到现在为止关于技术流出仅仅停留在"主张和据说"而已。

汽车不像半导体和导弹那样,属于高科技产品。新车设计图和技术,只要在市场上出一些费用就可以买得到,高科技配件只要把配件公司整体买下来就可以了。谁都可以做,但在"做得既便宜又好"上决出优劣,就在这方面有难度,所以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涉足汽车行业,也就是说中间环节技术上的空白让人无法涉足。

有人主张,上海汽车通过双龙汽车公司内网将双龙汽车技术整体转移走,但是假设上海汽车买到奔驰设计图就能造出奔驰车吗?设计图里的核心就是相应企业的经验。如果经验没有被传授的话,那仅仅是设计图而已。如果双龙汽车负责新车开发的数十名工程师整体转移到上海汽车的话,那就是明白无疑的技术流出。奇瑞之所以能够造出仿造MATIZ的"QQ"得益于挖走了大宇汽车核心开发人员。据说,现在在中国很容易就能弄得到老款韩国车设计图。

另外一个主张就是"上海汽车不遵守1万亿韩元投资费约定"。商法上,上汽要想投资除了增资没别的办法,也不能把现金装在苹果盒上送过来吧,除此之外只有贷款保证的办法了。像双龙公司似的,被国外资本收购的雷诺三星和GM大宇的总公司也没有投1分钱。都是利用营业利润再投资,只是双龙汽车被收购之后没有创造利润而已。

关于技术流出,检察院正在进行调查,如果调查结果为"非法"的话,就会进行索赔。如果落后于世界标准的话,韩国招商引资将更加艰难。(原文出处:中央日报 金泰镇)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9/01/2102015415450466260.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