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冲万亿?新中航汽车要搞新大跃进!
如果新中航整个集团在2018年真能实现营收迈入万亿的目标,按照与军工并重的地位,其汽车产业可能至少需要贡献其中的1/3乃至1/2,也就是达到3300亿~5000亿的级别,如果真能成行,这对整个中国汽车的影响将何其深远?但是,这可能吗?我们以为,新中航的目标实在太大,有新的大跃进之嫌!因为,决心再大也得看看实际差距!
奥运期间是购车好时机?
反垄断法的实施,对于北京、江苏、广东等大汽车市场来说,规模大的经销商的有更大的优惠空间,放开区域限制可以刺激和带动周边区域的购车者。但是,汽车企业不会轻易让终端渠道打破这种关系,否则会形成强者俞强,弱者俞弱的格局,汽车企业的终端渠道没有办法均衡利润,这对于企业来说非常危险。反垄断法的实施,第一时间只会惠及如北京等有汽车晴表作用周边的购车者,全国范围内对消费者短期内不会有太多的优惠。
分网并网别将自己困在“网”中央
第一、分网带来的成本,能够有效消化,就分!并网带来的产品的“混乱”,能够有效消除,就并!第二、从以往的经验看,高档车与中高档车、中档车(包括经济型)之间分网,大多成功;同一品牌,股东不同,并网,最后注定“貌合神离”。第三、进口车与相同品牌的国产车并网,往往利大于弊,因为前者,面对个性市场,销量有限,分网成本太高,而并网,对自身销售有利,也抬高了国产车的品牌形象。
大众为什么“哭笑不得”
如果说大众想笑,捷达和老桑如今的销量高居第一阵营,确实让对手眼红,让大众开心;如果说大众想哭,看看销量就会知道他们什么心酸:宝来、速腾的销量不过是捷达老爷爷零头,帕萨特领域的销量勉强可以与老桑相提并论,那个迈腾不提也罢,一提眼泪就忍不住像断线的珠子。这还都是大众家族主流成员,至于非主流的高尔、开迪和那个在中国被废的高尔夫,真是“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惨淡如此,情何以堪,大众怎能不“秋心拆两半”?
自主品牌切记“小不忍则乱大谋”
尽管在官司问题上,国内企业与合资的相关外方谁都以低调的方式来面对,以至不愿意对此进行相应的评论。但如果不能够在短时间内有一个相应改观的话,国内品牌“走出去”的困境,不仅会在一些主流市场加大蔓延的趋势、还会进一步造成其它市场所仿效,这样算下来,对国内汽车产品在国际的影响问题,也会不断的凸现出来。所以,对国内企业的国际发展要求、怎样合理的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以及怎样正确的解决好涉外官司问题,都不乏是新时期的新考验。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8/08/01063707377.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