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在第十三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上,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总监、SAE Fellow徐政指出,2025年中国汽车行业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推动下,呈现出电动化加速、智能化落地与全球化发展的态势。电动化方面,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超充技术落地,用户体验不断优化;智能化方面,城市NOA等功能普及,AI助手向“车载伙伴”演变,成为竞争新焦点。
他表示,展望“十五五”,中国汽车产业将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战略锚点,通过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绿色低碳管理、跨产业融合创新及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历史性跃升。
徐政|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总监、SAE Fellow
以下为演讲内容整理:
在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2025年中国汽车行业展现出电动化加速渗透、智能化商业化落地与全球化纵深发展的鲜明特征,整体规模稳步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乘用车销量达2123万辆,同比增长13.6%;其中,新能源车市场表现强劲,销量达1054万辆,渗透率升至49.6%;此外,自主品牌持续走强,市场份额提升至68.8%,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另外,今年前三季度乘用车出口419万辆,同比增长15%,依旧领跑全球;其中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80%,插电混动车型更是实现了200%的增长,充分展现了我国汽车行业多元化技术路线的全球竞争力和战略价值。
今年,我们共同见证着电动化、智能化两大核心技术变革的深入演进。一是电动化迈向主流,随着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超充补能技术落地、网络提速扩容、插混增程技术普及,用户体验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正逐渐成为消费者的主流选择,市场渗透率不断攀升。二是智能化成为竞争焦点,城市NOA等功能正从高端车型向20万元以下市场普及;低成本纯视觉方案和端到端大模型同步发展;AI助手向有情感、有形象的“车载伙伴” 演变。
此外,当前汽车行业的监管体系正在同步完善,从动力电池安全标准升级到智能网联准入要求、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标准的明确,政策法规正全面推动产业向更安全、更规范的方向发展。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这五年期里,中国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完成了历史性跨越,从跟跑实现了向并跑乃至部分领域领跑的转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全球汽车产业一股强劲的力量。
此外,近几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和市场渗透率实现跨越式突破。一是动力系统、动力电池、智能网联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二是中国汽车出口跃居全球第一,开启了全球化发展的新篇章;三是建成了全球最完整、最具韧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
这些瞩目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清晰的顶层设计、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今天,中国汽车产业已当之无愧地跃升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
展望未来,“十五五”规划已为我们指明方向:必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我们将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战略锚点,通过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人工智能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管理、跨产业的融合创新以及高水平对外开放,共同实现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历史性跃升。
(以上内容来自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总监、SAE Fellow徐政于2025年10月30日-31日在第十三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发表的《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主题演讲。)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511/12I70436378C106.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