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汽车讯 据彭博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对进口中型和重型卡车征收25%关税的政策将于11月1日生效。这是特朗普旨在保护美国本土产业的关税体系的最新举措。
图片来源:美国白宫
该提议一直受到美国底特律传统汽车制造商的密集游说。特朗普上月表示,重型卡车关税将于10月1日起征收,但由于官员们听取了企业对关税影响的申诉,这一时间表有所推迟。
特朗普发布声明称:“自2025年11月1日起,所有从其他国家进入美国的中型和重型卡车都将被征收25%的关税。”但他未提供更多细节。
特朗普的上述声明与美国商务部于今年4月份启动的一项进口重型卡车调查相关。该调查依据美国《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开展,允许对被认定对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商品征收进口税。
此次调查的重点是重量超过1万磅的中型和重型卡车及其零部件。美国商务部表示,少数外国供应商占据了美国进口重型卡车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目前,美国卡车行业已受到钢铁和铝关税以及更严格环保法规的影响,而此次新关税将进一步对该行业构成冲击。对进口卡车征收新关税可能会推高多个行业所用车辆的价格,包括航运、建筑和市政服务行业。
知情人士透露,Stellantis已敦促美国政府免除或降低其在墨西哥生产的中型Ram皮卡的关税。不过,知情人士还表示,其竞争对手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则反对这一请求,称此举将使Stellantis获得成本优势,而美国本土组装的卡车中含有已被征收关税的进口零部件,无法享受这一优惠。
但支持这一举措的人士表示,此举将有助于加强美国国内制造业。特朗普上周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关税政策时称,征收关税是“保护美国重型卡车制造商免受不公平外部竞争”的必要措施。
保护主义组织“繁荣美国联盟”(Coalition for a Prosperous America)的Nick Iacovella在特朗普首次宣布关税政策后表示:“特朗普计划对进口重型卡车征收关税,这对美国工人和美国制造商来说是一场重大胜利。这一行动将加强这一关键行业,并保护其免受不公平的外国竞争。”
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去年美国进口了约24.5万辆中型和重型卡车,相关贸易额已超过200亿美元。
对进口中型和重型卡车征收关税的提议可能对多家企业产生广泛影响,例如戴姆勒卡车控股公司(Daimler Truck Holding AG)旗下的Freightliner、沃尔沃集团(Volvo Group)旗下的Mack Trucks Inc.,以及Paccar Inc.旗下的Peterbilt和Kenworth。
International Motors LLC(前身为Navistar)对进口的依赖度最高,其在美国销售的卡车约98%来自墨西哥;其次是戴姆勒,进口比例约为83%。相比之下,Paccar和沃尔沃在美国销售的卡车几乎全部在美国本土生产。
上述对进口卡车的新关税是特朗普正在实施的一系列特定行业关税的一部分,且这类关税的范围正不断扩大。美国政府已对进口钢铁、铝、铜、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征收关税。此外,对软木木材、橱柜、浴室柜和布艺木制品的额外关税将于10月14日生效,部分商品的关税税率还将在明年1月1日进一步提高。
这些特定行业关税还为特朗普提供了更大的政策灵活性,因为他此前依据另一项法律——《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对特定国家征收的关税,目前正受到美国联邦法院的质疑。美国最高法院已安排在11月5日就相关案件进行庭审辩论。
与此同时,针对进口太阳能电池板、商用飞机、关键矿产、机器人、医疗设备及工业机械,美国政府正推进更多调查,这些调查均依据美国《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开展。针对进口半导体及硅晶圆、芯片制造设备等芯片组件,以及相关下游产品的调查也在进行中。这一情况反映出美国政府对依赖海外供应链的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美国对进口机器人和工业机械等展开调查,汽车行业可能成为受冲击最严重的领域之一。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数据显示,美国对机械的进口高度依赖墨西哥和中国。2023年,美国从墨西哥和中国进口的机械分别占其机械总采购量的逾18%和逾17%。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显示,汽车行业是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需求方——仅去年一年,该行业的工业机器人新增安装量就达13,747台。而该联合会进一步强调,这类机器人的供应高度依赖进口,美国本土具备生产能力的制造商寥寥无几。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510/9I70434845C108.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