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unity
  • 智能汽车HMI产业发展趋势(2025版)
  • 车载显示产业报告(2025版)
  • 第十三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暨第七届金辑奖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颁奖盛典
  • 燃情岁月·薪火相传《我心深处是汽车:付于武八十自述》新书发布会-上海站
  • 2025盖世汽车第七届汽车新供应链大会
  • 2025第五届汽车AI智能底盘大会
  • 2025第六届汽车高压及驱动系统大会
  • 2025第七届AI智能座舱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网联 > 正文

博世吴永桥:油车智驾,80%全球市场的存量必争高地

汽车公社 石劼 2025-10-23 08:48:02

中国汽车产业的新机会在哪里?近期有两句重磅话语可以揭开谜底。

第一句话是大前提:智能化是汽车的必然方向。

“我们在‘上半场’已经取得了一定优势,但决定胜负还在‘下半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在10月16日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重申了这句话。

第二句话是小前提:油车智能化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从技术角度而言,燃油车实现中高阶智驾完全可行。”这句话来自博世智能驾控中国区总裁吴永桥

博世吴永桥:油车智驾,80%全球市场的存量必争高地

10月17日,博世官宣中阶智能辅助驾驶方案迎来交付,其中包括了一家中国排名前二的车企客户,它的一款性能车成为全国首款搭载中阶智能辅助驾驶的燃油车。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与博世的交付官宣时间仅差一天,似乎在提示业界:这不仅是一次产品的落地,更是一次对行业固有认知的强力纠偏。电气化与智能化转型势不可挡,燃油车的进化亦箭在弦上。

波澜壮阔与无声惊雷,始终都是历史迈进的铿锵脚步。

01 千亿级燃油车市场,智驾普及是大势所趋

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过半,但 “燃油车退坡”速度,却远慢于不少人的想象。

燃油车市场仍占国内“半壁江山”,更占全球近8成。今年1~9月数据显示,国内新能源车同比增幅近乎减半,从40.7%下降到24.4%,而燃油车跌幅从14.4%大幅收窄至3.6%。着眼全球来看,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汽车新能源渗透率只有24.4%。其中德国26.4%、美国11.1%和日本1.8%,都意味着燃油车在海外市场仍是大多数。

博世吴永桥:油车智驾,80%全球市场的存量必争高地

因此,在燃油车上普及智驾是大势所趋。吴永桥判断,明年2026年燃油车会以几何级速度普及中阶智驾技术。但多数智能驾驶技术供应商,都受地缘影响。特斯拉FSD满血版局限于北美市场,鸿蒙智行、Momenta等智驾供应商只腾挪于国内舞台,或刚有“出海”苗头。而天然具备全球化优势的博世,一方面深耕技术,有底气应对国内智驾产品力的严苛要求;另一方面放眼全球,为更开阔的市场精心准备。

02 推开油车智驾“三重门”,才能让体验无限接近纯电

众所周知,油车智能化之路走得缓慢又艰难,但难局才需要有人去破局。就现有的中高阶智能驾驶辅助技术而言,阻碍其“搭载于燃油车”的因素有“三重门”:供电系统瓶颈、散热系统挑战以及动力响应难题。

第一重门是供电系统瓶颈。

传统燃油车的低压平台,其设计初衷是为了点亮车灯、运转音响等,而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需要支撑大算力域控和众多传感器持续高负荷运转。能否在全生命周期内稳定供电,成为首个问号。

博世吴永桥:油车智驾,80%全球市场的存量必争高地

“以中阶智驾较高配置的J6M+3R11V为例,功耗约110W,”吴永桥用数据说话,在博世看来,供电瓶颈是一个需要精细管理的工程问题,而非不可逾越的天堑,“高阶智驾以Orin Y+3R11V1L为例,功耗约250W。”

对比纯燃油车运行时风扇、ESP、EPS等器件总计1,000~1,500W的低压总功率,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仅占整车低压系统的10-20%。因此,博世的应对之策,是功耗与能源管理的平衡术。

第二重门是散热系统的挑战。

众所周知,水是自然界比热容最高常见物质,因而水冷在工程应用上作为“高诉求”的解决方案。新能源车普遍搭载水冷系统,为智能驾驶域控“蹭冷”提供了便利。那么燃油车怎么办?

博世吴永桥:油车智驾,80%全球市场的存量必争高地

对此,博世的选择是分而治之,精准施策。“中阶智驾以J6E(算力80 TOPS)为例,风冷方案已基本可以满足散热需求,不会增加整车成本。”吴永桥指出,技术和成本两个维度,油车现有的风冷散热策略足以胜任中阶智驾。

算力更高的J6M(128 TOPS),博世则通过系统布局优化和热流分析,提升了在极端工况下的散热效率,优化表面处理工艺等风冷设计,大幅提升CPU算力资源的负载上限,同时还通过智能风扇调速,解决了风冷的噪音问题。

自此,燃油车智驾的散热之门,也被博世用工程智慧悄然推开。

第三重门最能引发热议——发动机、变速箱响应较电机迟滞。

电机可实现毫秒级反馈,并非燃油车的发动机、变速箱可比。那么,还能否满足智驾系统,尤其是纵向控制对精准、平顺的需求?

好不好,看疗效。博世聚焦“调校”二字,用“驯服艺术”上演出一出机械与电子的跨域协奏。“无论高中低阶智驾系统,都可分解为横向和纵向动力响应两个维度。吴永桥告诉我们,第一步先将智能驾驶辅助进行坐标轴上的拆解,再“分而论之”。

博世吴永桥:油车智驾,80%全球市场的存量必争高地

横向上,如车道保持、拨杆变道等功能,博世早已在油车上量产;纵向上,吴永桥承认换档时有感知,但强调“这些差异与人驾时无异”,并且“在高速场景下,油车的智驾体验已与纯电无异”

面对燃油车实现高速/城区领航辅助驾驶等中高阶智能化的难题,业界的确面临着供电/散热/响应三重门为代表的技术与工程难题,但“有难局”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破局”的无所作为。

03 博世之道,能让燃油智驾星火成燎原之势

从今年上半年,博世中阶智能辅助驾驶方案获得捷途、东风、北汽等五家车企的十余款车型定点,其中不乏燃油车型号,再到大众汽车在华合资公司推动油车实现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化油车”显出星火燎原之势。

但智能化油车尚未大规模爆发最大的挑战在于复杂的协同与全球的合规。对诸多整车企业和供应商头疼的问题,恰恰是博世的专长。

博世吴永桥:油车智驾,80%全球市场的存量必争高地

博世技术和业务的交叉覆盖,让难题迎刃而解。

燃油车适配中高阶智能辅助驾驶,需要协调发动机控制、底盘、转向、智驾、热管理等涉及整车各个方面的内部部门及外部供应商,作为长期霸榜“全球汽车供应商百强榜”头把交椅的博世,这些领域都是博世的业务范围,这赋予了博世空前的跨域协同与整合能力。

博世的理念从来都是“兼得”与“平衡”。

市场层面,能兼顾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博世正依托其全球化布局,将“油电同智”的理念推向世界。通过构建“法规适配-数据合规-体验优化” 三位一体的全球研发体系,博世首个中阶智能辅助驾驶海外项目也已定档2026年第一季度量产,预示着这场由技术驱动的变革,将不止于中国市场。

博世吴永桥:油车智驾,80%全球市场的存量必争高地

博世用扎实的工程解决方案与批量交付的实绩,打破了“唯电车能智驾”的迷思。在吴永桥的解读与博世的实践中,我们看到,燃油车智能化的障碍,并非源于不可克服的物理定律,而是依赖于精密的工程优化、跨域的系统整合以及强大的供应链协同能力。

暗夜行将过去,而智能化的阳光覆盖之处,并非仅有新能源的疆域,同样也普惠至燃油车的国土。无论油电,尽享智能,这是市场的呼声,也是每一位用户的心声。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510/23I70435670C601.shtml

文章标签: 博世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