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智能座舱产业报告(2025版)》
  • 新能源汽车高压平台产业报告(𝟮𝟬𝟮5版)
  • 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
  • 2025第七届AI智能座舱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供应链 > 正文

汽车座椅,如何“灵动”?

盖世汽车 Mina 2025-11-28 10:58:10 麦格纳

随着汽车功能逐步从单一交通代步向多功能“第三空间”拓展,传统固定式座椅布局已难以适配用户多样化的使用场景,能够灵活变化、适应不同场景的座椅系统已成行业趋势。

作为汽车座椅领域的重磅玩家,麦格纳早已洞察这一市场需求并积极布局。其极具突破性的系统解决方案——灵动座椅系统,在2025上海车展亮相后便迅速引发行业广泛关注。在最新一期“黑科技来了”的线上直播中,麦格纳座椅技术专家详细分享了灵动座椅系统如何重塑未来出行体验,以及支撑这些体验的底层核心科技。

七大场景模式,拓展车内空间应用边界

在未来出行场景中,汽车的功能角色日益丰富,既是日常通勤的交通工具,也是午休小憩的临时驿站,既是家庭出游的承载空间,也是户外露营的便捷基地。消费者期待车内空间能像家居空间一样灵活可变,以适配不断切换的生活场景。

麦格纳通过各项创新座椅理念的巧妙组合推出的灵动座椅系统为车内空间重构提供了多元可能,其核心亮点在于涵盖七大使用场景模式,分别为迎宾模式、双人独享、后排舒享、储物模式、户外模式、成床模式以及宠物模式。

汽车座椅,如何“灵动”?

图片来源:麦格纳(下同)

其中,迎宾模式赋予上下车仪式感,让用户出行更显优雅从容;双人独享模式结合零重力姿态与自适应支撑功能,为用户提供极致乘坐放松体验;后排舒享模式则兼顾娱乐性与舒适性,满足用户休闲需求。

针对大件物品搬运需求,储物模式可通过座椅向上翻折与电动滑轨的协同运作,最大化释放后排储物空间;户外模式专为户外运动爱好者设计,座椅靠背与坐垫可实现“角色互换”,一键后翻即可拓展车内使用空间;野外露营时,成床模式支持前后排座椅一键拼接为平整“大床”,短床模式长度可达一米七,长床模式下将前排座椅腿托打开至90度后,长度可拓展至一米九,充分保障乘客休息舒适度。

关于一键成床功能的车型适配问题,麦格纳座椅亚洲区创新经理左家乐介绍,该功能对车内空间布局有一定要求,需满足二排座椅旋转的空间条件,搭配三排座椅解决方案即可实现。从车型来看,目前主流的全尺寸SUV及MPV车型的二排和三排空间,均能适配全套一键成床解决方案。

汽车座椅,如何“灵动”?

此外,针对养宠家庭的出行需求,宠物模式可通过座椅翻折操作,为爱宠打造专属安全区域,解决携宠出行的不便。

超13项创新技术+两大支柱能力,“灵动”背后的底层逻辑

灵动座椅系统的场景化功能得以实现,核心依托于麦格纳在汽车座椅领域的深厚技术积淀与强大垂直整合能力。

据左家乐介绍,麦格纳座椅在全球16个国家设有超过80家工厂,员工规模超33,000人,其中亚洲布局主要集中在中国,国内共设有18家工厂,形成了高度垂直整合的产业链布局。

产品能力方面,麦格纳具备从整椅到骨架、机构件、发泡、面套及座椅电控软硬件的全栈开发及生产能力,可提供完整的整椅及零部件创新解决方案,同时在舒适体验优化、空间灵活重构、环保材料应用、智能电控研发及造型设计等领域积累了丰富专业经验。

回顾发展历程,麦格纳座椅的创新脉络清晰可见:1996年推出初代二三排座椅翻折技术,2004年Stow’n Go®座椅系统树立行业标杆,2016年Pitch Slide技术拓展空间灵活性,2022年后又陆续推出长滑轨、零重力座椅和旋转底盘等先进技术,持续推动汽车向“第三生活空间”转型。而灵动座椅系统正是基于这些技术积累,精准匹配现代生活场景出行节奏的核心创新产品。

汽车座椅,如何“灵动”?

具体来看,麦格纳灵动座椅系统集成了超过13项创新技术,涵盖自适应头肩部调节、零重力模式、丝杆电动长滑轨、电动转盘等,通过这些创新座椅理念的组合,让车内成为可满足多场景需求的智能空间,为每位乘客提供专属的舒适与便捷体验。

而让固定座椅实现“灵动”、打破空间束缚的关键,在于麦格纳的两大支柱能力——座椅结构设计与智能控制技术。

在机械结构层面,灵动座椅系统由多个高度集成的模块化机构组成:电动升降扶手采用丝杆电机驱动,调节行程超150毫米,可与坐垫接平且能场景联动;无缝四向电动腿托与坐垫一体化设计,支持0-90度角度调节和最大200毫米伸长,通过ECU一键操作;翻折头枕翻折角度超140度,速度仅7-10秒,还集成高度调节与音响功能;坐垫抬升功能可抬高后端确保床面平整,且不影响日常乘坐;磁吸生态接口集成于前排座椅靠背,支持免接触解锁与多种配件搭配。

智能控制层面,ECU座椅控制单元发挥“大脑”作用,系统对每个电机的控制都通过脉宽调制PWM、MOS管的调速控制及霍尔传感的采集,能够更高效地实现缓起缓停,让控制更加平顺。

麦格纳座椅亚洲区电控经理吴浩补充道:“智能栅极电机预驱芯片自带故障监测,我们的软件针对故障设置了处理和重试机制,可避免运行过程中出现卡死情况;同时,应用层软件使用Matlab simulink基于模型的开发,能够帮助快速部署实现功能,缩短开发和验证时间,确保项目节点按时推进。”

值得关注的是,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麦格纳还推出了座椅小域控ECU方案。吴浩介绍,该方案可实现多电机协同优化控制,一个模块能够控制整车一侧的三把座椅,支持超多电机的座椅控制功能,与此同时可集成行业内最新的无刷长滑轨电机控制技术,适用于中高端车型,具有更安静、更准确的优势。

汽车座椅,如何“灵动”?

他进一步强调,这种座椅集成小域控模块,相较于传统多个模块的设计,布置空间可减小40%,通过电子硬件复用,成本可降低约30%,且最多可支持12个甚至16个电机控制,真正实现“椅”随心动。

在市场适配与前景方面,左家乐表示,灵动座椅系统所包含的超13项创新产品,因客户对产品功能及使用场景的定位各有侧重,并不会全部应用于单一车型。目前,这些创新产品中已有多项实现量产。实际合作中,客户通常会结合自身车型的定位与功能需求,选择不同的创新产品组合,成本也将随组合方案动态调整。未来,麦格纳将持续为国内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创新产品组合与解决方案,助力汽车出行场景进一步升级。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511/28I70437993C103.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