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零跑,令人刮目相看。
刚刚过去的9月,随着月销成功突破6.6万辆,继续稳稳坐在新势力造车销冠的位置上。而在20万元以下的主流大众市场,其俨然展现出了极强的产品孵化能力、供应链管控能力与精准营销能力,正式成为中国车市一股不容小觑的“生力军”。
不过,理性客观地讲,虽然迎来了巨大的量变,但结合几项关键财务数据,摆在零跑面前的痛点依旧非常突出:如何继续提升自己的赚钱能力。
按照目前的状态,的确有些低效。
至于解法也很简单,新车层面需要不断冲高,杀入中高端市场,来获取更丰厚的单车毛利,实现所谓的“量价齐飞”。
而上周,零跑给出了它的答案,家族旗舰——D19。
谈及这辆车长超5.2米、轴距超5.1米的全尺寸SUV,可以说维持了一贯“武装到牙齿”的打法。
譬如,动力有双电机、三电机可选,最快3秒级破百;譬如,智能化方面,搭载高通双8797芯片,综合算力超1280TOPS;譬如,悬架形式,匹配双腔空悬+CDC+主动预瞄;再譬如,外观方面,能够看到前备箱的存在,且整体造型设计具有十足的体量感。
其中,最引发大家热议的,当属D19的动力系统。
同一车型,继续增程与纯电两条腿走路。前者搭载80.3度电池包,纯电续航达到500公里,并辅佐40L油箱;后者搭载115度电池包,纯电续航超700公里。
看到这样的参数后,不禁发自内心地感叹,“真的太卷了。”
盲猜,按照零跑“价格屠夫”做法,D19的后续定价肯定也会充满惊喜。虽然按照朱江明目前的说辞会保持在30万级,但总感觉最终上市后,25万元甚至更低才是这款全尺寸SUV的主阵地。
毕竟,冲高绝非一蹴而就,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除了产品到位,品牌的助力也很重要。在C16的基础上,一定幅度地攀升,对于D19来说无疑更加稳妥。
而上周,随着零跑正式将增程车电池包进一步推到80度以上,行业中再次掀起了一个激烈讨论:“都用这么大了,为什么不直接买纯电?这样做,到底有没有意义?”
以此为背景,刚好也看到一张“增程车电池容量天梯图”,明显能够发现“做大做快”的趋势十分明显。根据目前了解到的信息,D19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从小鹏,到小米,到理想,再到其它主机厂,大电池增程车将会如潮水般,疯狂涌入整个大盘。
对于这番情景,只能辩证的去看。
实际上,早在全新ES8发布后的专访中,李斌曾谈及:“增程车把电池包越做越大,不就是为了进一步减少增程器的启动,原来你一年还能使用五六次,现在可能一年才使用一两次。每天开车都要背着几百公斤的东西,好像不太合算呀。”
短短几十个字,态度非常清晰。
就我个人,也很同意这番判断。站在整车成本与使用频率的角度,大电池增程车的“边际效应”明晃晃摆在那里。从工程开发的角度,绝不是投资回报比最丰厚的生意。
奈何,如今的中国车市厮杀到这般地步,竞争的惨烈程度已然超乎想象。站在主机厂的角度,只要用户有需求,只要终端能卖车,只要营销有噱头,就有试一试的必要。
况且,大电池增程车,的确能够应付更多内陆潜在消费者的用车环境。
也恰恰基于这样背景,回头再来看李斌的观点,只能说:“站在蔚来的角度,出发点没有错,但千万不要试图去教育大家。对于不少车主来说,即便一年就启动一到两次,可增程器与油箱放在那,始终要比几千座换电站让他们感到安心。”
还是那句话,中国幅员辽阔的版图,造就了没有一条技术路线能一家独大。随着接下来,供给端大电池增程车的井喷,今年该板块的销量增势遇冷,相信同样会得到迅速的缓解。
而最近,总有观点不断吹风,“增程车主的下一辆车一定是纯电。”大趋势不假,但按照目前的战况,谁说不可能继续选择的大电池增程车?
由此将视线重新拉回到前文抛出的那一组问题,试图聊聊我的看法。
过去,行业人士总是喜欢用技术底色,来区分增程与纯电,甚至在各个维度制造二者的对立与矛盾。究其原因,还是由于背后掺杂了太多的利益与目的。
眼下,随着新能源转型的浪潮基本盖棺定论,是时候用全新的视角去看待它们了。尤其是“大电池增程”的走向台前,我们不应该将其再视为一种路径,而是当做一种配置。
拿零跑D19为例,80度电池包+40L油箱与115度电池包,如同两种互相补充的SKU,大家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就行。
后续,无疑会有越来越多的主机厂双线并行。消除增程与纯电之间的隔阂,也将有利于降低内耗。
写到这里,文章渐渐临近尾声,最后想说的是,在我心中“各凭本事活”便是最契合中国车市的主旋律。
管你主攻纯电也好,还是两条腿走路,把车卖出去,尽可能的量价齐飞,获得良性的规模效应,日子越过越滋润才是王道。
增程车电池干到80度,真的有意义吗?你说,没意义做它干什么?况且,别忘记,新能源车对于传统燃油车的发起的革命,还没赢呢。
在敌人尚未投降前,恳请枪口一致对外。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510/20I70435446C501.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