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 2025)将于9月在慕尼黑举行。在这场国际盛会中,中国展商正逐渐从“参与者”转变为“引领者”。
江苏泽景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泽景电子)正是中国展商中的杰出代表。IAA Mobility 2025上,泽景电子将带来多款最新研发的HUD(抬头显示)产品,凭借精准的光学成像、流畅的交互体验与高度的车型适配性,吸引行业的目光。
作为国内HUD市场第一梯队的企业,泽景电子正以扎实的技术积累和清晰的战略布局,从中国走向全球。在智能汽车视觉交互技术快速迭代的浪潮中,泽景电子不仅在国内市场异军突起,打破外资品牌长期垄断的格局,更将目光坚定地投向欧洲、东南亚乃至全球市场,展现出中国汽车电子供应商的硬实力与长远眼光。
从量产200万套到全序列HUD布局
自2015年成立以来,泽景电子始终专注于车内视觉解决方案的研发与产业化,聚焦HUD产品的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经过近十年的深耕,迄今为止,公司累计HUD出货量已成功突破200万套,这一里程碑式的成绩,不仅标志着泽景电子在规模化量产能力上的成熟,更意味着“中国HUD”产品得到了市场广泛认可。
图片来源:泽景电子
从市场份额来看,2024年泽景电子以16.2%的市场份额位居中国车载HUD解决方案供应商第二位,并且是中国市场唯一一家2024年HUD销量、W-HUD销量及高性能AR-HUD解决方案销量均排名市场前三名的公司。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公司持续高企的研发投入。根据泽景电子财报数据,当年公司研发费用达621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10.7%,显著高于行业8.5%的平均水平。高额的研发投入,为技术迭代与产品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持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在智能座舱革新的浪潮中,车载HUD作为核心交互部件,已从“可选配置”逐渐转变为“刚需配置”,而泽景电子正是抓住这一趋势,以核心技术突破打破了外资品牌在HUD市场的垄断格局。
2018年,泽景电子为蔚来ES8车型定制开发的WHUD系统实现量产,这一产品不仅是国内首个搭载于高端纯电车型的本土HUD方案,更在光学成像精度、显示内容丰富度与驾驶安全适配性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中国企业在车载光学领域的技术突围。
如今,泽景电子已构建起覆盖“基础款—进阶款—旗舰款—前瞻款”的全序列HUD产品布局,形成了“量产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的清晰技术节奏,能够满足不同级别车型与不同辅助驾驶等级的需求。
其中,HUD 2.0作为公司的经典量产产品,自2020年实现规模化生产以来,已累计交付超50万台,成功搭载长安、吉利等品牌的多款主力车型,不仅帮助公司积累了丰富的量产经验,更是为其奠定了在HUD市场的稳固地位。
HUD 3.0则于2024年实现产能爆发,月产量突破1万台,该产品支持L3级辅助驾驶功能,能够实时显示车道线、导航路径、前车距离等关键驾驶信息,目前已搭载于理想L7、深蓝S7等热门车型。
而HUD 4.0则进一步引入Local Dimming等前沿技术,可根据外界光线强度自动调节显示亮度与对比度,在强光、夜间等复杂环境下仍能保持清晰的成像效果,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这不仅大幅提升了行车安全性,更重新定义了智能座舱的交互体验标准。
支撑泽景电子产品快速迭代的核心力量,是其强大的研发团队与深厚的技术储备。根据公司最新披露的信息,泽景电子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其中核心团队均为具有10年以上行业经验的高级研发工程师,并已形成了“高端引领、中层支撑、基层执行”的完善人才梯队。
此外,截至2024年底,泽景电子已授权的HUD发明专利数量在国内供应商中排名第一。同时,公司还作为核心起草单位,参与了《车载抬头显示系统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等多项国家HUD标准的制定工作,在行业技术规范的建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出作为行业技术引领者的地位。
锚定高端品牌,打造优质客户矩阵
在汽车行业,“客户质量”往往是企业技术实力与产品可靠性的直接体现。泽景电子的客户名单,涵盖了多个中国智能电动车领域具有代表性、市场影响力的品牌。
蔚来ES8搭载泽景电子HUD4.0,图片来源:蔚来直播
新势力车企中,企业旗下多款代表车型,都有泽景电子的技术支持。例如,小米首款量产车型小米SU7,2024年累计销量超15万辆的理想L7,蔚来全新ES8/ET5等品牌车型,泽景电子均为核心HUD供应商。
从传统自主品牌来看,长安启源、红旗、广汽昊铂的多款主力车型,也搭载了泽景电子的HUD产品;此外,深蓝、极氪等“新主流”品牌,同样与泽景电子保持着深度合作。
从客户结构上来看,泽景电子已实现对“新势力+传统自主品牌+合资品牌”的全面覆盖,尤其是在高端车型中的规模化应用,验证了其产品可靠性、技术领先性和品牌认可度。
需要指出的是,在与客户的合作中,泽景电子并非简单的“硬件供应商”,而是强调与客户“共创共赢”,通过深度参与客户的车型研发流程,为不同车厂提供定制化的视觉交互解决方案。
具体而言,在车型研发初期,泽景电子的研发团队会与客户的座舱设计、辅助驾驶团队展开联合攻关,根据车型的座舱空间布局、目标用户群体需求、辅助驾驶功能规划,量身定制HUD的光学参数、显示界面与交互逻辑。
这种“定制化共创”模式,不仅让泽景电子的产品更贴合客户需求,更帮助其与客户建立起深厚的长期合作关系。泽景电子与蔚来、理想等核心客户的合作周期长达5年,合作范围从企业单一车型几乎扩展到全品牌车型。
强大的客户质量与深度的合作关系,为泽景电子的出海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以泽景电子为代表的企业,已具备与国际品牌抗衡的技术实力与量产经验。信息显示,泽景已经通过了多家海外主机厂的质量认证,并已有海外主机厂采用了泽景电子的HUD产品。这些合作经验,正成为泽景电子进入欧洲本土市场的“通行证”。
全球供应链+本地化研发服务团队,开启出海新阶段
在汽车产业全球化的背景下,“海外布局”已成为汽车供应链企业实现规模化增长的关键路径。
行业数据显示,美国、德国、日本等汽车产业强国,在本国汽车出口量达到500万辆后,均出现了供应链企业“跟随车企出海”的趋势。通过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实现“本地化供应、本地化服务”,进而达成国内外市场的均衡发展,这已成为行业增长的新常态。
“任何想成为世界级的汽车供应链企业,出海都是必经之路。”泽景电子董事长张涛的判断,正在转化为扎实的全球布局。这种布局既顺应中国汽车出口量突破500万辆后的产业外溢趋势,也精准卡位全球HUD市场的爆发期。
根据贝哲斯咨询汽车HUD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汽车HUD市场规模达到了141.68亿元(人民币),中国汽车HUD市场规模达到了37.9亿元。针对预测年间汽车HUD市场的发展趋势,预计全球汽车HUD市场容量将以25.31%的年复合增速增长到2030年达到548.5亿元。
泽景电子早已超越“本土企业”的定位,初步构建起以中国为根基、辐射欧亚的全球布局。国内方面,已在仪征(总部与制造)、西安(研发)、上海(管理与客户支持)、长春、重庆五大区域建立运营网络。
位于江苏仪征的总部与制造基地,是公司的核心生产枢纽,配备智能化生产线,年产能达90万台,可满足国内主流客户的供应需求;位于西安的研发中心,专注于光学设计、软件算法等核心技术研发,依托西安的高校资源,持续吸纳高端技术人才;位于上海的管理与客户支持中心,负责整体战略规划及长三角客户;此外,公司还在长春、重庆设立了区域办事处,实现对国内主要汽车产业集群的覆盖。
国际化方面,泽景电子正在德国建立研发与服务本地化团队,近距离对接欧洲车企客户,进行技术定制与服务响应;同时将在欧洲建设海外制造基地,实现本地化供应能力,规避贸易壁垒,提升交付效率。
这一“欧洲研发+欧洲制造”的双轨模式,显示出泽景电子出海的系统性与决心,不是简单出口,而是深度本地化运营,与欧洲供应链协同,真正融入全球汽车产业生态。
泽景电子的出海并非简单的产能复制,而是技术标准与本地化服务的双重输出。依托自主知识产权的AR-HUD技术,公司正从产品供应商向“光学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未来随着“下一代双光路”(dual optical path)AR-HUD及“光波导”(waveguide)技术工程化两条技术路线的落地,公司有望在辅助驾驶的关键交互环节掌握更多话语权。
盖世小结
泽景电子以200万套HUD量产里程碑为起点,凭全序列产品布局、高研发投入与优质客户矩阵,打破外资垄断,稳居国内自主品牌市场第一。其“定制化共创”模式,深度绑定新势力与传统车企,为出海筑牢根基。
借全球HUD市场增长的东风,泽景电子不再止步于产品出口,而是通过德国研发中心对接需求、欧洲制造基地实现本地化生产,构建“欧洲研产”体系。这家中国企业正从区域供应商,向全球车载视觉解决方案关键参与者迈进。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509/8I70432848C108.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