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第十三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暨第七届金辑奖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颁奖盛典
  • 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
  • 2025第七届AI智能座舱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 > 正文

圆满收官 | 欧亚汽车创新论坛(IAA Mobility 2025官方活动)

盖世汽车 翟孟逍胡渤皓 2025-09-12 20:24:53

9月11日,由盖世汽车与全球汽车行业数据洞察公司A2MAC1联合主办的欧亚汽车创新论坛(IAA Mobility 2025官方活动)在德国慕尼黑圆满收官。

在全球汽车工业发展的版图上,欧洲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汽车工业的发源地,这片土地不仅孕育了无数享誉国际的汽车品牌,也是全球汽车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的重要中心。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数据显示,2024年欧洲(包括欧盟、英国及EFTA国家)汽车销量达到1296万辆,同比增长0.9%,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95万辆,渗透率达到22.7%。

欧亚作为彼此的核心战略市场,在汽车产业具备极强的优势互补性,合作潜力巨大。当前,双方在电动化转型、智能出行解决方案及绿色价值链构建等领域加速创新,跨境协作正推动全产业链迈向更深层次的共赢发展。越来越多的欧亚车企通过技术合作、联合研发和本地化运营,实现了双向赋能,不仅促进了区域产业升级,更重塑了全球汽车产业生态。

本次论坛聚焦“欧亚汽车产业协同升级路径”“智能网联与电动化技术创新”“可持续供应链体系建设”“跨区域市场共赢模式探索”等行业热点,来自欧洲和亚洲的行业领袖、高管和专家,包括来自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武汉东湖高新区管理委员会、A2MAC1、盖世汽车、丰田汽车、长安汽车、蔚来汽车、博世、科世达、彼欧、曼胡默尔、Telenor IoT、中科创达、德昌电机、东软集团、黑芝麻智能、佑驾创新、知行科技、轻舟智航、波士顿咨询、SANCEV、cs Beratung的代表分享了他们对技术创新、产业合作和未来智慧出行的见解。通过深度对话与案例分享,推动欧亚汽车产业构建技术共研、生态共享、市场共拓的新发展格局。

圆满收官 | 欧亚汽车创新论坛(IAA Mobility 2025官方活动)

论坛伊始,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国际贸易部部长Angela Mans、A2MAC1首席营收官Jasmino Burkic、武汉东湖高新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潘青煜,盖世汽车CEO周晓莺分别发表了欢迎致辞,对现场嘉宾的到来致以热烈的欢迎。

武汉东湖高新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潘青煜表示,现阶段,光谷正致力于抢占智能网联大终端的新赛道。在智能网联汽车这一赛道,光谷以光车联动为核心,重点布局自动驾驶、智慧型芯片、车用软件、导航定位和智能座舱等关键领域,核心企业超过2,500家。目前,已聚集百度、小米、华为、极目智能、黑芝麻智能、保隆科技等一批优质的企业。光谷是开放的高地,致力于推动外资投资全流程的便利化,与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结成了贸易伙伴关系。德国是世界汽车工业的标杆,在智能制造汽车技术等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经验。期待与来自德国、来自全球的合作伙伴携手,共同探索智能网联汽车的新技术。光谷以最开放的姿态,最优质的资源,最贴心的服务,欢迎全球的企业来此投资。

圆满收官 | 欧亚汽车创新论坛(IAA Mobility 2025官方活动)

潘青煜 | 武汉东湖高新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圆满收官 | 欧亚汽车创新论坛(IAA Mobility 2025官方活动)

Angela Mans |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国际贸易部部长

圆满收官 | 欧亚汽车创新论坛(IAA Mobility 2025官方活动)

Jasmino Burkic | A2MAC1首席营收官

圆满收官 | 欧亚汽车创新论坛(IAA Mobility 2025官方活动)

周晓莺 | 盖世汽车CEO

【主旨演讲】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

盖世汽车CEO周晓莺谈到,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既有着完善的政策体系与产业环境支撑,也凭借巨量人才和跨行业创新力量迸发活力。

产业政策框架涵盖多维度,行业管理有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双积分制度、电池回收等规则,技术创新依靠国家科技计划和专项支撑,基础设施领域出台了充电设施指导意见、电价政策、发展路线图等;财税激励方面,通过补贴、试点项目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还实施车辆税、企业所得税等减免政策。

创新动力上,人才红利与跨行业力量成为关键:充足的工程师人才持续释放,过去20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幅增长,如今年毕业超1000万,电子工程、化学、软件等领域工程师人才储备雄厚。华为、百度等企业也在场景、用户体验与迭代设计上深耕。强大的科技创业者群体涌现,众多创始人有互联网/科技背景且为连续创业者,敢于冒险、想法大胆(从何小鹏、李想等创立小鹏、理想等车企的案例可体现);产业动态创新能力突出,2024 年中国研发强度达2.68%,关键研发投入超8000亿元,自2020年起PCT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蔚来、小鹏等头部新能源车企2024年研发占比也位居前列。

基准测试提速:以 AI 生成洞见驱动价值创造

A2MAC1产品负责人Jingbo Wu博士表示,A2MAC1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竞争洞察服务已超过26年。期望通过数据与深刻洞察塑造未来,从被动转向主动,成为世界不断运动的一部分,展望未来,解码未来,共同推动进步。凭借在对标领域跨行业的丰富经验和无可争议的专业知识,让技术变得清晰可见,深度剖析材料,并将数据转化为真正的战略优势。A2MAC1坚持布局全球发展,跨越行业边界,不断用知识解码未来、驱动创新。端到端服务将助力发现更好的市场机遇,始终保持竞争优势。

圆满收官 | 欧亚汽车创新论坛(IAA Mobility 2025官方活动)

Jingbo Wu博士 | A2MAC1产品负责人

扎根欧洲、长期耕耘,融入社会、分享共赢

长安汽车欧洲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殷刈谈到,在本土市场,长安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但在欧洲,我们的起步虽晚,却怀揣长远愿景。目前,深蓝 S07(Deepal S07)与深蓝S05(Deepal S05)已引入欧洲市场,并计划在今年年底前进入10个欧洲国家。

长安汽车带着 “共同成长” 的理念来到欧洲:希望学习欧洲在工程技术、可持续发展及绿色政策领域的卓越经验,同时也分享自身的创新成果。以深蓝 S07 为例,这款车型已完成超 500 万公里的全球道路测试,并针对欧洲用户驾驶习惯进行了 150 余项定制化调整。它不仅是一款汽车,更是对欧洲消费者的安全承诺。但技术卓越仅仅是开始,通过 “withU” 服务生态,我们致力于打造持久的用户关系——提供无缝充电解决方案、及时响应的服务支持,以及超越传统购车行为的客户体验。

圆满收官 | 欧亚汽车创新论坛(IAA Mobility 2025官方活动)

殷刈 | 长安汽车欧洲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

丰田多元路径战略

随着汽车行业加速迈向脱碳目标,丰田凭借其多路径战略脱颖而出——通过平衡纯电动、混合动力与氢能源技术,适配不同市场的实际情况。丰田汽车欧洲动力系统负责人Timothy D'Herde深入分享了这一多元化路线图背后的战略依据、混合动力在欧洲转型进程中的作用,以及氢能源出行的未来发展方向。

他表示,随着欧盟2035年内燃机禁令的实施,纯电动汽车已成为主流选择,公众往往将混合动力汽车置于边缘。从丰田的角度来看,当前实际的二氧化碳减排是关键,而混合动力汽车(HEV,混合动力汽车;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实现实际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方面——尤其是充电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有推动作用,能够加速脱碳进程。

除了下一代氢燃料电池轿车之外,氢能源在轻型商用车乃至赛车领域的应用非常有潜力。在欧洲市场,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s)最有可能实现即时性、规模化商业突破的领域是哪里?是乘用车、重型运输,还是固定式发电?而构建这一氢能源生态系统,哪些合作模式至关重要?Timothy D'Herde对这些热点话题分享了精彩观点。

圆满收官 | 欧亚汽车创新论坛(IAA Mobility 2025官方活动)

Timothy D'Herde | 丰田汽车欧洲动力系统负责人(图右)

本环节还有长安汽车欧洲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殷刈,博世副总裁&digital.auto主席Dirk Slama教授分别围绕“扎根欧洲、长期耕耘,融入社会、分享共赢”“软件定义汽车的总体拥有成本——传统E/E架构vs.新型区域架构的TCO视角”进行了精彩分享。

版块A:未来汽车座舱与人工智能

曼胡默尔开启智能座舱空气净化的新纪元

曼胡默尔全球乘用车事业部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徐捷提到,随着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加速发展,智能座舱不仅是车内体验的终端,更是连接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的重要枢纽。从被动感知到主动守护,从基础信息娱乐到全场景交互,用户对安全、健康、舒适的需求不断升级。通过智能传感、AI驱动的产品开发与供应链管理,曼胡默尔正在加速将创新理念转化为市场化解决方案,帮助用户打造更洁净、更安全、更愉悦的车内环境。

徐捷先生强调,在数字化与AI驱动的趋势下,曼胡默尔正将智能传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于产品研发与系统控制中,实现从“清洁空气”到“智能守护”的跨越。用户体验是智能汽车的核心定义,曼胡默尔将以创新和速度为竞争优势,携手合作伙伴,共同迎接智能座舱空气管理的新纪元。

圆满收官 | 欧亚汽车创新论坛(IAA Mobility 2025官方活动)

徐捷 | 曼胡默尔全球乘用车事业部总裁兼中国区总裁

东软OneCoreGo:驱动全球智慧出行新篇章

东软NTS首席技术官Jochen Weihgold提到,公司聚焦智慧城市、医疗健康、智能汽车互联、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服务、全球软件业务和数据变现七大关键领域,通过软件创造客户价值。他介绍了OneCoreGo®——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全球车载智能出行解决方案,集成了导航、增强现实(AR)显示、应用生态、支付中心,以及具备先进语义理解和情感语音克隆能力的AI交互中枢。

圆满收官 | 欧亚汽车创新论坛(IAA Mobility 2025官方活动)

Jochen Weihgold | 东软NTS首席技术官

中科创达AI OS & AI BOX 助力下一代用户体验

汽车座舱已完成三代迭代并迈向新未来。2014年前的功能座舱依赖ECU与分布式EEA,功能固定且仅靠物理按键/旋钮操控;2015-2024年的智能座舱以通用计算机+智能OS为核心,实现软件定义汽车与OTA升级,支持触屏、语音控制 L2/L2 +级ADAS;2025年起,AI座舱将成为主流,基于中央计算机与AI LLM,具备多模态感知服务、自然语言交互及L3/L4高阶自动驾驶能力。

中科创达联合创始人&执行总裁耿增强提到,当前座舱存在用户体验差、AI 算力不足、软件架构混乱的痛点,中科创达的AIBOX, Aqua Drive AIOS形成针对性解决方案。AIBOX采用英伟达Drive AGX Orin,拥有200TOPS算力与205GB/s带宽,即插即用且无需改动现有硬件;Aqua Drive AIOS构建座舱AI架构,支持多模型、多智能体、多云AI选择,还具备模糊意图识别、AIGC等功能。二者结合,能在驾驶、停车、充电等场景实现FaceID 迎宾、音乐偏好记忆、智能停车缴费等服务,真正让每辆车与用户都享受到 AI 带来的便捷,赋能下一代汽车用户体验。

圆满收官 | 欧亚汽车创新论坛(IAA Mobility 2025官方活动)

耿增强 | 中科创达联合创始人&执行总裁

以人为本的座舱智能:通过AI交互构建信任与安全

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一泓谈到,过去,座舱AI受限于单一场景与孤立功能,佑驾创新座舱大模型BamBam将大模型与小模型相结合,实现从感知智能到认知智能的跨越,让座舱AI跳出工具属性,成为会观察、思考、陪伴的智能管家,重新定义“人车共生”的温度。

在功能落地层面,BamBam聚焦“旅行搭子”、“生活助理”、“情感陪护”三大核心场景,将技术能力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体验。“旅行搭子”场景中,它能联动智驾系统规划路线、介绍景点,自动生成旅行Vlog;“生活助理”场景下,支持后备箱自动开合、日程提醒、自动缴停车费等功能;“情感陪护”则通过情绪识别,及时安抚用户情绪,主动推送舒缓内容或调整座舱氛围,真正实现越开越“懂你”。凭借四大技术路径与三大场景落地,BamBam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主动式服务,从而实现智能座舱从“功能工具”向“智能陪伴”的进化。

圆满收官 | 欧亚汽车创新论坛(IAA Mobility 2025官方活动)

杨一泓 | 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版块B:汽车产业与供应链的本土化实践】

在欧洲,为欧洲

蔚来汽车欧洲副总裁张晖介绍到,蔚来在全球13个城市建立了世界级研发、设计与制造中心,包括北京、柏林、布达佩斯、杭州、合肥、慕尼黑、南京、牛津、圣何塞、上海、深圳和新加坡,形成覆盖全球的创新网络。目前,已将产品与全栈服务体系引入丹麦、德国、荷兰、挪威、瑞典,并新拓展至阿联酋和阿塞拜疆市场,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

在2024蔚来创新科技日上,蔚来发布全球首款5纳米自动驾驶芯片神玑NX9031。该芯片集成超500亿晶体管,算力相当于四颗行业顶级芯片总和,推动汽车智能化与能效水平迈上新台阶。

他谈到,作为中国首个全栈自研的全域操作系统,Sky OS天枢将智能驾驶、智能互联等功能深度整合,在面向服务架构(SOA)能力、算力释放和系统安全方面表现卓越。通过高效迭代与长期技术支持,为用户带来持续进化的智能体验。Skyride天行智能底盘系统融合全主动悬架、线控转向和后轮转向三大核心技术,以航空级操控精度与豪华驾乘质感,打造如平流层巡航般的从容驾驭体验。

圆满收官 | 欧亚汽车创新论坛(IAA Mobility 2025官方活动)

张晖 | 蔚来汽车欧洲副总裁

AI算法+工程化-双引擎助推安全辅助驾驶

知行汽车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蒋京芳提到,知行科技成立于2016年底,总部位于中国苏州,在上海、北京、广州和武汉设有分支机构。过去几年,持续拓展海外业务版图,已在德国慕尼黑设立研发中心,并在马来西亚建成工厂。

知行科技的产品覆盖软件与硬件,软件方面,涵盖基础驾驶、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城市领航辅助驾驶等行车功能,以及自动泊车辅助、记忆泊车辅助、自动代客泊车等泊车功能;硬件方面,拥有两款核心产品—分别采用200万像素和800万像素的智能前视摄像头,以及ADAS域控制器、瑞萨等全球主流系统级芯片,同时兼容地平线J3、J6等国产芯片。随着电子电气架构的进一步整合,座舱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一体化成为趋势,因此知行科技正深入布局该领域。

与许多软件一级供应商不同,知行科技拥有自己的制造工厂,产能充足,可充分支撑客户需求。目前,公司服务20个不同客户群体,获得超70个车型定点项目,其中超30个项目已实现量产。

圆满收官 | 欧亚汽车创新论坛(IAA Mobility 2025官方活动)

蒋京芳 | 知行汽车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以创新开拓安全自动驾驶之路:您值得信赖的全球合作伙伴

轻舟智航副总裁李燚博谈到,轻舟智航的技术布局兼顾规模与效率。L2+级 NOA方案与多家头部车企合作,截至目前已量产交付超60万台;L4级自动驾驶方案已在26座城市落地超200台,服务乘客达65万人次。同时,轻舟智航具备跨平台适配能力,2022年起兼容英伟达Orin系列,2023年适配地平线征程5&6,2025年与高通达成合作,2026年基于高通骁龙Ride平台的全栈NOA方案将开启全球量产。

安全是轻舟智航的核心优势,其通过ISO9001、ASPICE CL2、ISO26262等认证,技术符合Euro NCAP 2023五星标准。此外,轻舟智航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在德国设立欧洲总部,推进研发整合、产品本地化与客户服务,携手欧洲车企及机构构建生态,助力从当前L2+突破向未来L3/L4自动驾驶创新迈进。

圆满收官 | 欧亚汽车创新论坛(IAA Mobility 2025官方活动)

李燚 | 轻舟智航副总裁

全“芯”构建全场景智能新生态

黑芝麻智能首席市场营销官杨宇欣提到,从2019年开始,全球智能化汽车销量与L2及L2 +级辅助驾驶渗透率持续增长,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96.70%。芯片的发展历经了三个阶段:摩尔定律时代(工艺节点红利期),依靠工艺节点的进步实现硬件性能的提升。缩放定律时代(汽车智能时代),算法/模型的进步(从CNN、LSTM到Transformer等),推动芯片与算法协同下的性能提升。后AI模型时代(边缘侧推理时代):带宽决定性能,采用混合模型架构,此时计算效率优先于计算规模。

此外,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正从分布式电子控制单元向域集中式架构转型。系统级芯片在支撑辅助驾驶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方面变得愈发重要;同时,自动驾驶与智能座舱系统正朝着跨域融合的方向发展,多家厂商推出中央车载计算机,以降低成本并提升效率。

圆满收官 | 欧亚汽车创新论坛(IAA Mobility 2025官方活动)

杨宇欣 | 黑芝麻智能首席市场营销官

【版块C:未来智慧城市·未来能源·未来汽车生态】

IoT Drive——在软件定义出行时代攻克连接性挑战

Telenor IoT中国区总经理Kelvin Pan和Telenor IoT汽车业务负责人Marie Högberg提到,作为挪威电信的旗下独立物联网公司,telenor IoT拥有超20年全球物联网服务经验,自2009年起保持着两位数的年增长率。他们强调,telenor IoT已经助力中国十大汽车整车厂中的八家实现全球化布局。本次在慕尼黑IAA重磅发布的针对汽车行业的IoT Drive产品,通过托管连接、面向消费者服务及AI与数据引擎,提供真正的连接能力,并以车规级服务水平为支撑。这些产品具备全球覆盖、无缝集成与高可靠性的特点,能向汽车制造商交付流畅且不间断的车联网体验。

圆满收官 | 欧亚汽车创新论坛(IAA Mobility 2025官方活动)

Kelvin Pan | Telenor IoT中国区总经理(图左)

Marie Högberg | Telenor IoT汽车业务负责人(图右)

仿真与人工智能如何加速产品上市

彼欧电气化与排放控制工程总监Yannick RAYNAUD提到,彼欧集团自1946 年成立以来,以创新为驱动,为客户提供丰富方案:一方面是外部系统解决方案,涵盖外部饰件、照明系统及定制化模组;另一方面是动力系统解决方案,提供传统动力、电动动力、氢能动力,可适配各类动力系统与车辆。此外,客户还能受益于其内部软件研发专业子公司OP’nSoft的技术支持。2024年,集团营业收入达116亿欧元,拥有38,900名员工,业务覆盖28个国家,设有150家工厂、40个研发中心。

圆满收官 | 欧亚汽车创新论坛(IAA Mobility 2025官方活动)

Yannick RAYNAUD | 彼欧电气化与排放控制工程总监

电动化驱动德昌电机热管理创新,助力主机厂市场增长

德昌电机欧洲研发总经理Philippe Charcosset谈到,公司在22个国家拥有54家工厂,布局全球。他指出,德昌电机将电机、执行器与阀门方面的专业技术,与高度集成化和自动化相结合,能以具竞争力的价格快速交付成熟技术。通过融合中国的速度与欧洲的工程技术,并与领先的热管理企业合作,公司在确保高品质零部件的同时,加快了创新与规模化进程。

圆满收官 | 欧亚汽车创新论坛(IAA Mobility 2025官方活动)

Philippe Charcosset | 德昌电机欧洲研发总经理

交通出行脱碳化:客户、整车厂与政府面临的挑战

SANCEV联合创始人Christophe de Charentenay指出,电动化转型是一场涉及消费者、政府(围绕二氧化碳议题)以及车企和电池制造商的庞大议题。在这些方面,欧洲与中国市场呈现出显著差异。

在电动化转型的参与主体方面,欧洲消费者对电动化的预期主要基于四代内燃机的使用经验。车企和电池制造商则聚焦于电池生产领域,但电池生产成本高昂,超过3万欧元,且在电池产能布局上落后了约8年。这导致最终推出的产品如标致e208,其50千瓦/时版本的售价高达3.4万欧元。相比之下,中国消费者拥有丰富的两轮纯电动车使用经验。政府自2013年起就出台了稳定且基于专业判断的政策。车企与电池制造商领域的竞争在中国极为激烈,同时也有弱势企业走向破产。以比亚迪海鸥为例,其30千瓦时版本的售价仅为9000欧元。

从监管框架维度来看,欧洲采用碳足迹计量方式,其优势在于计量标准在全欧洲保持统一,但弊端是政策更有利于大型、重型车辆。法国推行环境评分制度,试图将车辆的二氧化碳表现与补贴挂钩,但存在对本土生产的电池不够公平、交通领域数据失实等问题。中国则实施“双积分政策”,车企之间形成了电动车积分交易市场。

圆满收官 | 欧亚汽车创新论坛(IAA Mobility 2025官方活动)

Christophe de Charentenay | SANCEV 联合创始人

波士顿咨询合伙人兼董事Kai Heller围绕“创新AI方案助力汽车制造商实现真实盈利”展开分享。

圆桌讨论:智能、绿色与安全:共塑欧亚汽车生态新格局

本次圆桌讨论以“智能、绿色与安全:共塑欧亚汽车生态新格局”为主题,盖世汽车CEO周晓莺主持,A2MAC1北美客户参与总监Florian Waimer,蔚来汽车欧洲副总裁张晖,科世达执行副总裁Tim Simon Funk,cs Beratung创始人Christoph Stürmer参与讨论,碰撞出精彩的观点。

欧洲正呈现出构建开源生态系统的趋势,涵盖开放标准、开放协作以及软件定义汽车等领域。目前已有相关项目及活跃的基金会在推动标准软件与基础软件发展,且行业对应用与算法计算的关注度更高。中国汽车行业正在推进高计算量开发工作,但架构开发环节耗费了大量资源。大家一致认为在行业压力下,开放标准将自然演进,而理想状态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开放标准统一。

圆满收官 | 欧亚汽车创新论坛(IAA Mobility 2025官方活动)

至此,欧亚汽车创新论坛(IAA Mobility 2025官方活动)全部议程圆满结束。期待此次论坛激发的智慧碰撞能持续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共同塑造更智能、绿色、人性化的出行未来。

圆满收官 | 欧亚汽车创新论坛(IAA Mobility 2025官方活动)

圆满收官 | 欧亚汽车创新论坛(IAA Mobility 2025官方活动)

圆满收官 | 欧亚汽车创新论坛(IAA Mobility 2025官方活动)

圆满收官 | 欧亚汽车创新论坛(IAA Mobility 2025官方活动)

圆满收官 | 欧亚汽车创新论坛(IAA Mobility 2025官方活动)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509/12I70433367C106.shtml

文章标签: IAA 自动驾驶 中国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