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urope-Asia Automobile Innovation Forum
  • 2025第七届金辑奖评选
  • 各国产业概览
  • 2025第八届智能辅助驾驶大会
  • 2025汽车智能玻璃创新技术及应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 > 正文

破局与共生:新能源汽车全球化合作的新逻辑

盖世汽车 Daisy 2025-06-27 22:10:35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步伐加快,已成为我国出口的“新三样”之一。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汽车整车出口249万辆,同比增长7.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85.5万辆,同比增长64.6%,增幅远超整体出口水平。

当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以惊人的加速度改写全球产业格局时,问题也在同步显现。“当前,传统全球化合作模式正面临瓶颈,继续沿用过去的‘品牌出海+整车投资’模式已难以奏效,必须重构合作逻辑与路径。”在2025全球新能源汽车合作发展(上海)论坛(GNEV2025)上,GREEM执行主席、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如是说道。

一方面,整车销售的壁垒在不断增加,而且由整车慢慢向供应链延伸;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高度复杂,受到地缘政治、技术壁垒和跨行业融合的影响,面临脱钩、断链的现实风险。

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合作新路径

基于此,张永伟在题为《中国汽车产业与世界链接的新路径》的主旨报告中提出了四条具有可操作性的全球化合作新路径:

破局与共生:新能源汽车全球化合作的新逻辑

一是中国车型+供应链链接世界汽车产业。依托丰富车型和较为完备的以新能源智能化为主的增量供应链,赋能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让其他国家发展本土汽车工业,甚至打造本地品牌,实现产业互补、资源共赢;

二是中国汽车配件+服务体系链接世界市场。输出中国在电动化背景下建立的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的服务体系;

三是海外中小企业链接中国汽车产业链,通过跳过传统中介,缩短链路;

四是跨国企业本土化与“在中国、为世界”。鼓励在华跨国企业深化本地研发、生态融合,推动“在中国、为世界”的战略转型。

张永伟强调,中国汽车产业已不仅是全球制造的重要力量,更是未来全球汽车合作格局重塑的重要推动者。

就如中国—东盟中心贸易投资部副主任Pitchayapat Benjasiriroj(伍开河)在会上表示,新能源汽车不仅是中国出口的重要驱动力,更是东盟经济转型的催化剂。东盟多国推出政策加速转型,如泰国 “30/30 计划”“EV3.5 计划”,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等提供税收优惠、购置税补贴,印尼和菲律宾还布局电池生态系统,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可借助东盟市场优势与政策红利,深化合作。

作为GREEM 执行主席,张永伟此次还提出构建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超级合作平台的愿景,希望将其打造为集供应链协同、跨境贸易、技术创新、服务保障于一体的平台。该平台将通过国家合伙人机制、海外产业园区建设、整车出海供应链联动模式等形式,整合政府、企业、专业服务机构等资源,推动组团出海、政商对接等协同机制,降低出海风险。同时,其也将依托数字化工具,如汽车零部件信息平台与抓单中心,实现中国供应与海外市场需求的高效匹配。

此外,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国际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晓红指出,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金融体系对“走出去”支持不足的问题。当前,境外汽车金融服务尚不完善,特别是在终端消费信贷、经销商融资、海外投资金融支持等方面存在短板。新能源汽车的生态复杂性也对金融服务提出新要求,包括车电分离、充电网络建设、保险风险管理、电池技术迭代等,都需要更具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他呼吁更多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市场化力量加强协同,创新金融工具与服务模式。

车企与供应链出海的实践与探索

作为整车企业代表,广东小鹏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国际业务中心总经理唐志坤表示,小鹏全球化战略聚焦三个关键词:高科技、中高端、本土化。

据介绍,小鹏在欧洲探索了四种市场模式:在丹麦采用直营代理,落地新零售体验;在北欧其他国家推行代理制;在德国和法国以“子公司+经销商”模式拓展;其余欧洲国家则采用总代理模式,基本实现欧洲市场全覆盖。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高级总监高源表示,岚图成立之初就将国际化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同步考虑了品牌标识、产品等国内外差异化策略。同时根据海外市场特点和用户偏好,打造本地化供应链和生态链。根据此前发布的出海战略,岚图计划到2030年进入60个国家,布局500家以上门店,实现全球业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作为奥托立夫中国区供应链管理、可持续发展及人力资源副总裁,李文豪表示,中国主机厂的加速出海正重塑全球产业分工。当下中国供应链已在成本、质量、交付及创新领域形成显著优势,将其带出海既能服务海外客户,也能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

不过,艾尔多集团董事、执行副总裁Luca Forte则认为,中国OEM要成功进入欧洲等市场,需要关注的不只是产品竞争力,还包括对当地市场、法规、文化和用户习惯的深刻理解与适应。例如,在欧洲建立充电基础设施面临城市土地紧张、政策复杂等多重障碍,这就要求中国车企必须加强与本地政府、企业的合作,打造适合当地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随着整车企业走向国际,作为核心三电的动力电池出海已然成为产业链协同的重要一环。

破局与共生:新能源汽车全球化合作的新逻辑

国轩高科战略运营副总裁熊永华指出,全球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到2030年全球预计将交付4600万辆新能源车,中国约占一半。同时,欧美及东南亚多国出台了电池本地化生产、碳足迹等相关政策,对企业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其倡议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市场,助力碳排放强度高的发展中国家实现能源转型,并积极布局美洲、欧洲、亚太等核心市场。

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欧洲子公司副总经理程丹丹表示,中国正通过电池、智驾、电控等新能源核心技术,打破日韩、欧洲技术垄断,实现从“代工制造”向“规则制定”的战略转变。

她指出,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应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策略:在具备产业基础的国家或地区优先采用产业输入,如泰国、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在技术壁垒较高或者准入严格的市场采用技术输出,如北美、欧洲等国家。“本地供应链是全球化企业的新基建。在全球化2.0时代,谁掌控区域化供应链节点谁就拥有规则制定权。”

湖南京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孙茂建指出,在电动化渗透率超40%的当下,供应链正从成本驱动转向生态驱动,区域割裂的旧规则与全球协同的新需求形成核心矛盾,唯有打破地域、技术、产业与合作的四重边界,才能实现真正的绿色出海。

跨国车企在华战略再定位

除了国内企业“走出去”,跨国车企未来如何在华发展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对此,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兼总经理张琳表示,根据 VDA对70家会员企业(覆盖整车、Tier1 及中小企业)的调研显示,尽管2024年跨国车企及零部件企业在华利润普遍下滑,但几乎所有企业仍保持正向利润。

这一背景下,近70%的企业明确计划在2025年及以后加大对华投资,其中超过 78% 的企业将投资重点聚焦于研发领域,跨国企业在华合作已进入以“研发 2.0”为核心的合资合作 2.0 时代。

张琳强调,“追赶中国速度”是跨国企业在华发展的唯一出路。这里的“中国速度”不是指工作时间的强度,而是指新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应用。

企业方面,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执行副总裁冷炎表示,梅赛德斯-奔驰不断加强在中国的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投入,近5年在国内研发总投资超过105亿元人民币。2022年在上海成立的梅赛德斯—奔驰上海研发中心聚焦智能互联、自动驾驶、软件及硬件开发和大数据应用等领域。未来梅赛德斯-奔驰将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在华追加投资140亿元人民币,进一步丰富乘用车和轻型商务车的本土化产品阵容,继续以中国速度加速在中国的落地。

通用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王静表示,中国汽车市场不仅全球规模最大,而且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速度远超预期,同时在生态系统、关键技术、供应链等方面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通用汽车将会拓宽加深在中国的战略,持续与合资伙伴共同打造创新成果,重新构造产业链价值,将“在中国 为中国”战略将来升级为“在中国 为全球”。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政府事务政策及法规总监杨武,作为长期的战略目标,宝马始终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2023年研发投入达90亿欧元,创历史新高,集中在“新世代”产品架构、电池技术、自动驾驶等前沿方向。在中国,宝马建立了德国以外最大最全面的研发体系,并以全球标准在中国开展本地化测试,他建议出海同行关注两点:一是如何整合国内外生态圈资源;二是如何在海外建立高质量本地化生态圈。

破局与共生:新能源汽车全球化合作的新逻辑

论坛期间,百人会联合多家国际企业及国际机构GREEM发起“跨国汽车企业在华高质量发展伙伴行动”启动仪式,通过务实合作推动跨国企业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共融共生、协同创新。

小结:在全球化合作模式面临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正以创新路径和开放姿态重塑全球汽车合作格局。通过“车型+供应链”“配件+服务体系”等新路径,中国不仅为全球汽车产业赋能,还推动了资源互补与共赢发展。同时,跨国车企在华战略的再定位,如“在中国、为全球”的转型,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市场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

未来,中国汽车产业需继续深化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强化区域化供应链布局,并积极应对金融支持、本地化适应等挑战。通过政府、企业、国际机构的多方合作,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引领者,实现从“制造输出”到“规则制定”的战略升级,最终推动全球汽车产业迈向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新时代。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507/4I70428400C108.shtml

文章标签: 中国 出海
 ;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