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仅有735平方公里,人口600万的新加坡,正加速成为中国电池产业链企业布局东南亚的投资前沿基地和贸易枢纽。
电池中国注意到,不少电池领域订单开始从这个袖珍小国发出或接收。今年1月,星源材质全资子公司新加坡英诺威获得亿纬锂能大额隔膜订单,双方共同签署全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亿纬锂能将在2025至2030年的五年间,向新加坡英诺威采购不少于20亿平方米的电池隔膜。
今年7月,宁德时代与新加坡可再生能源开发商Vanda RE签署电池供应订单。Vanda RE将向宁德时代采购总计2.2GWh的电池储能系统,用于其印度尼西亚廖内群岛的光储一体化项目。据了解,Vanda RE系由新加坡Gurīn Energy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旗下Gentari合资成立。
此次采购电池储能系统的项目,位于印度尼西亚廖内群岛,拟同步建设2GW光伏电站和4.4GWh储能系统,建成后将成为东南亚最大的光储一体化项目之一。未来,该项目还将依托印尼—新加坡“绿色经济走廊”,向新加坡出口电力,预计每年可输送约300MWh,项目预计于2027年竣工。
截至目前,包括亿纬锂能、天赐材料、湖南裕能、星源材质、天力锂能、尚太科技、金杨股份等在内的众多中国电池产业链企业,都已经或宣布在新加坡设立投资公司,剑指所在的东南亚新能源市场。
01
中国厂商纷纷布局
亿纬锂能是较早将视野瞄向新加坡的中国电池厂商之一。2023年12月,亿纬锂能新加坡公司在新加坡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其全球化布局迈进新阶段。亿纬锂能表示,该公司作为全球一家重要的锂电池企业,旗下新加坡公司的成立,将有效提升对东南亚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及客户服务能力。
今年以来,中国厂商对新加坡的布局明显加快。7月下旬,湖南裕能发布公告,该公司拟在新加坡新设立投资公司,并由该投资公司在马来西亚设立项目公司,通过其项目公司投资建设年产9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公开信息显示,该项目总投资约5.6亿马来西亚林吉特,约合人民币9.5亿元。
7月上旬,隔膜厂商星源材质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IPO上市。星源材质披露,该公司拟总投资约2.1亿港元在新加坡建设营运及研发中心,该项目将于2026年初开始实施,并于2028年上半年竣工。
更早之前,金杨股份今年4月公告,该公司拟投资建设马来西亚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投资总额不超过9000万美元。项目实施主体为金杨股份通过新加坡全资子公司在马来西亚成立的项目公司。
实际上,在去年中国厂商对新加坡的加码就已经开始。尚太科技去年6月宣布,拟在新加坡设立全资子公司,负责对马来西亚尚太项目出资,在马来西亚建设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
“随着全球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存储需求的激增,锂电池作为核心组件,市场需求迅速扩大。”尚太科技表示,该公司寻求在境外建立负极材料生产基地,探索国际化发展战略,以更好地服务国际客户,贴近终端市场,响应客户需求。
除此之外,天力锂能去年3月也对外宣布,拟投资设立新加坡子公司,将通过探索锂资源国际合作开发渠道,以及国际贸易与技术合作模式,实现低成本采购,进一步丰富原料来源,提高公司经营效益。
02
海外投资战略支点
地处东南亚马来半岛南端、扼守马六甲海峡的新加坡,是全球著名的自由港和国际金融贸易中心,交通和营商投资环境极为便利。星源材质表示,新加坡中心的建成,将作为星源材质国际贸易枢纽和区域基地,协调其东南亚地区的销售、客户服务、供应链管理和研发合作。
近年来,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相继公布了积极的能源转型目标,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新能源汽车普及,继而带动当地储能及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据国际咨询机构预计,未来几年东南亚地区国家电动汽车市场将迎来显著增长。预计到2035年,东南亚市场电动汽车销售总额,将增长到800亿至1000亿美元。
“以新加坡为战略支点,辐射布局周边国家建立生产基地,中国厂商可以更好服务于东南亚的新能源产业客户。”业内分析指出,同时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国际贸易摩擦风险,规避或减少相关关税壁垒,有助于实现海外产能规模的扩大,提升中国厂商全球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并不仅局限于东南亚,其亦可撬动全球更广阔的市场。比如,天赐材料通过全资子公司新加坡天赐投资,设立全资摩洛哥管理公司,目前天赐材料已与摩洛哥王国签署投资协议,拟在摩洛哥建设电解液综合基地,规划年产15万吨电解液产品及其关键原材料。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507/29I70430112C103.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