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家层面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快落实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体现在汽车市场上,上半年延续良好态势,多项经济指标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最新产销数据,2025年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9.4万辆和290.4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5%和8.1%,同比分别增长11.4%和13.8%;1-6月,汽车产销累计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
具体来看,在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带动下,内需市场明显改善,对汽车整体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新能源汽车延续快速增长态势,持续拉动产业转型升级;出口量仍保持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迅速;中国品牌销量占比保持高位。
乘用车上半年累计销量超1300万辆,中国品牌占比近7成
乘用车市场方面,上半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内需消费活力加快释放,叠加企业新品密集上市、多地车展促销活动火热开展等因素,6月乘用车共销售253.6万辆,环比增长7.8%,同比增长14.5%;1-6月累计销售1353.1万辆,同比增长13%。
分品牌来看,6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170.7万辆,同比增长19.3%,市场份额达到67.3%,较上年同期提升2.7个百分点;1-6月累计销售927万辆,同比增长25%,市场份额攀升至68.5%,同比提升6.6个百分点。
中国品牌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一方面源于产品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增强,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领先布局。相比之下,主要外国品牌中,法系品牌销量明显下滑,其他品牌虽有小幅增长,但整体表现不及中国品牌。
图源:中汽协
分能源形式来看,1-6月,新能源乘用车中,各级别销量均呈不同程度增长,目前销量主要集中在A级和B级,累计销量分别为192.8万辆和17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3%和14.2%。C级新能源乘用车同比显著增长。反观传统燃料乘用车,A级和C级销量均有所下降,目前销量仍主要集中在A级,累计销量374.6万辆,同比下降8.3%。
从企业表现来看,1-6月销量排名前十的轿车生产企业共销售390.7万辆,占轿车总销量的68.9%。其中,比亚迪股份、吉利汽车、上汽通用五菱等企业销量显著增长,展现出中国品牌在轿车市场的强劲竞争力。SUV市场中,前十企业共销售480.2万辆,占SUV总销量的67.5%,但特斯拉销量出现两位数下滑,反映出其在激烈竞争中的市场压力。MPV市场则呈现集中化趋势,前十企业销量占比高达78.6%,广汽传祺和上汽大通销量虽有所下降,但其他企业均实现增长,显示出市场对多元化MPV产品的需求。
总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乘用车市场的增长得益于政策与消费的双重驱动,中国品牌凭借产品力和市场策略的优化,进一步巩固了市场主导地位。未来,随着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格局或将迎来新的变化。
纯电/插混产销两旺,新能源汽车上半年市场渗透率达44.3%
聚焦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依旧延续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最新数据显示,1-6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长41.4%和40.3%,市场渗透率达44.3%。
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产销两旺,而燃料电池汽车则持续遇冷。具体来看,1-6月,纯电动汽车累计产量达448.8万辆,同比增长50.1%,销量441.5万辆,增速46.2%,成为拉动新能源市场的主力;插电式混动车型产量247.9万辆,同比增长28%,销量为252.1万辆,同比增长31.1%,表现稳健;而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仅为0.13万辆左右,同比下滑超46%,这意味着氢燃料电池汽车距离市场普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单从6月来看,新能源汽车当月销量132.9万辆,环比增长1.7%,同比增长26.7%,单月新车销量已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8%,接近半数份额。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车6月销量环比/同比增长背后,一方面得益于两新政策以及各地促消费政策的持续发力,如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延续、地方补贴等,刺激了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也有车企年中冲量的成分,例如通过促销活动和新车上市进一步拉动销量。
此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新能源下乡活动政策的启动,也刺激着下沉市场需求的释放。6月3日,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并公布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车型目录。此次目录包括比亚迪、深蓝、埃安、岚图、阿维塔、小鹏、吉利、极氪等众多新能源品牌的124款车型。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首次出现在了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目录中。按照规划,这些车型将在新能源汽车推广比例不高、市场潜力较大的典型县域城市,举行若干场专场活动。
虽然目前暂未统计新能源汽车下乡带来的增量数据,但是从历年下乡车型的销量及渗透率来看,是持续攀升的。据统计,2020年至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销量分别为39.7万辆、106.8万辆、266万辆、320.87万辆和759.8万辆,占当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比重分别为29%、30%、39%、34%、59.1%。5年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车型累计销售近1500万辆。
若从细分市场来看,6月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有一个变化,那就是纯电动汽车产销环比均实现增长,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则微降。对此有分析指出,插混车型增速放缓,与部分地区增加纯电车型消费补贴有关,加上纯电车型也在不断上新,技术不断进步,一些意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可能会由此从购买插混车型转向购买纯电车型。
上半年出口累计308万辆,插混同比增长210%
出口方面,2025年6月,中国汽车出口延续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单月出口量达59.2万辆,环比增长7.4%,同比增长22.2%;上半年累计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展现出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的持续竞争力。
从细分领域来看,乘用车仍是出口主力,6月出口50.2万辆,环比增长7.3%,同比增长24.6%;1-6月累计出口258.1万辆,同比增长10.3%。商用车表现同样亮眼,6月出口9万辆,环比增长8.3%,同比增长10.6%,其中客车出口增速尤为显著,同比增长25.2%;上半年商用车累计出口50.1万辆,同比增长10.5%,货车与客车出口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尽管6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环比下降3.6%,但同比增幅高达1.4倍,单月出口20.5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9.7万辆,新能源商用车出口0.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倍和2.2倍。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累计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占整体出口量的34.4%,凸显新能源转型的全球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插混车型在国内市场增速虽有所放缓,但在海外市场表现十分亮眼。数据显示,今年6月,插混车型出口量达7.5万辆,同比增长2.4倍;上半年累计出口数达39万辆,同比增长210%,同期纯电车型累计出口数为67万辆,虽然高于插混车型,不过增速仅为40.2%。
对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在《中国插混必将走向世界》一文中指出,中国插混汽车已构建起全球领先的技术壁垒,与此同时海外市场也为中国插混汽车提供了“第二增长曲线”,比如德国将插混车型纳入“环保车型”补贴范围,为中国插混进入高端市场打开了窗口。
从企业层面看,奇瑞以单月10.6万辆的出口量稳居榜首,占总出口量的18%,但同比9.6%的增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之下,比亚迪凭借新能源优势实现爆发式增长,6月出口9万辆,同比增长2.2倍;上半年累计出口47.2万辆,同比增长1.3倍,成为整车出口前十企业中增速最快的品牌。
综合来看,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在规模与结构上均实现突破,新能源汽车特别是插混技术的领先优势也在进一步突显。对此,盖世汽车研究院综合最新的市场行情预测到,2025年乘用车出口继续保持增长,预测为525万辆。其中,中国-欧盟启动电动汽车最低售价谈判以替代加征关税方案,利好沃尔沃、宝马等豪华品牌以及 A级及以上车型。对东南亚、拉美出口将随着更多中国车企KD工厂投产获得进一步提升;5月美国将加征的84%对等关税降低至10%,使中国燃油车出口美国总关税降为30%,利好上汽通用等美系合资车企对美国出口。
小结:展望下半年,“两新”政策将继续有序实施,新能源免购置税优惠面临退坡,叠加企业新品供给持续丰富,有助于拉动汽车消费增长。不过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有所增加,部分地区暂停汽车置换补贴等以旧换新活动需要密切关注,行业竞争依然激烈,整体盈利水平持续承压,行业稳定运行仍面临挑战。需要稳定政策预期,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加强行业自律,强化政策引导与监管,助力行业健康平稳运行。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507/24I70429887C110.shtml
 ;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