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过,小荷翻,正是江南小满天。
5月21日,恰逢小满,一场干货满满的“2025中汽协会夏季媒体沟通会”在上海嘉定工业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副秘书长李邵华、柳燕、陈旭,副总工程师王耀等协会领导班子代表,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及嘉定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与来自区府办、宣传部、区经委、区投促中心、投资促进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嘉定工业区、上海国际汽车城的相关负责人,主流媒体、汽车垂直媒体及自媒体大咖共聚一堂,充分沟通交流汽车行业热点话题,了解上海市嘉定区汽车产业的最新发展成果,并共同为即将启幕的行业盛会“2025中国汽车论坛”吹响号角。柳燕担任本次会议的主持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主持人)
再聚上海!夏季媒体沟通会应时而来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启动之年。柳燕表示,在这一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上,中汽协会将于7月10—12日在上海嘉定举办2025中国汽车论坛,并在论坛倒计时50天之际,举办夏季媒体沟通会(嘉定专场),邀请上海主流媒体共同参与。在新时期、新格局、新挑战下,中汽协会正承担起更多新使命,汇聚行业力量,为高质量发展集智谋篇。
作为本次沟通会的主办方代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在开场致辞时,围绕中国汽车产业格局动态,以及2025年上海车展之后的行业形势,谈了他的思考。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整体呈现稳增长态势,国内消费稳中向好。付炳锋表示,汽车行业稳增长已成为重要话题,也是稳经济大盘的关键领域;党中央和国务院特别关心汽车行业的转型与发展。他从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两个维度同时展开解析:国内市场各项政策资源正在紧密配置,相比以往的政策落地周期较长,从2024年开始,通过两会之前的提前布置,以及政策的连续跟踪,为汽车行业稳增长势头持续发力;而在稳增长的关键时期,汽车产业在国际市场取得不俗的发展成绩,这一贡献至关重要。
在回顾2025年上海车展时,付炳锋表示,2023年上海车展让全球感受到中国汽车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方面取得的突破,而2025年则是拉开了新时期全球化合作的序幕,迎来大量商谈合作的代表团。
此外,付炳锋还总结了协会对反“恶性内卷”工作的经验与收获,并表示,在当前关税贸易战背景下,汽车行业依然不会背离国际化的潮流。请媒体们关注汽车产业发展“风向标”——2025中国汽车论坛,50天后即将登陆上海嘉定。
“新四化”成果显著!上海嘉定持续发力
上海市嘉定区及上海国际汽车城是中汽协会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之一,中汽协最大的年度活动——中国汽车论坛已经连续5年在嘉定召开。作为论坛的协办单位,上海市嘉定区正在积极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在汽车“新四化”各方向均有深度布局。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相关领导作为东道主代表致欢迎辞。她首先对关心与支持嘉定区汽车产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达诚挚感谢,并介绍了当地汽车产业的最新发展成果:从产业链集聚度看,当前嘉定区集聚的汽车及相关企业的数量达4500多家。在技术研发方面,嘉定区在汽车领域的研发平台达200多个,其中国家级和市级有24个。在产出规模上,2024年嘉定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了4704.5亿元,其中汽车工业总产值达到3045.1亿元,占区内整个工业总产值的64.7%;区内汽车行业总产出已达7,200亿元,其中汽车“新四化”领域超过2,500亿元,近三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38%。
嘉定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嘉定地处长三角主要城市群的圆心位置,是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上海超大城市副中心,交通区位优势显著,在教育、医疗、配套设施等方面资源禀赋优异。
一直以来,嘉定区持续加速汽车“新四化”进程,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奋力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高地和上海市新能源汽车集群承载区,已形成“三港两园”(“氢能港、新能港、创新港、智能汽车软件园、汽车芯谷”)的特色产业园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在招商引资、吸引重点产业方面,嘉定区坚持精准施策,发布新动能产业、重点专项等政策,并在后续成立服务专班,根据项目落地内容和实际需求订制一揽子政策服务。今年以来,嘉定区推行“双清单归集机制”,在应用场景(机会场景+能力场景)上向外部开放协同机会,并为之赋能,推动与研发机构、企业的合作,通过“场景招商”,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及科研院所,形成完整产业链,解决实际问题,加速创新应用落地。
剧透2025中国汽车论坛!“1+1+1+12+N”场重磅会议及展览展示精彩纷呈
本次媒体沟通会选择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倒计时50天之际召开,关于论坛的筹备进展、主要亮点、报名合作等信息也是会议的重要内容。据柳燕介绍,2025中国汽车论坛将继续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作为指导单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于7月10日—12日在上海嘉定召开,目前正在紧张有序地筹备中。
作为汽车产业发展“风向标”,中国汽车论坛已成功举办14届,以“高端、求实、重效”的特点,全面汇聚政府主管领导、全球车企领袖、汽车及相关行业精英等高端权威人士,致力于汇聚各方力量,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全球汽车行业深度交流与合作。每年向全球输出汽车行业的思想智慧,展现行动贡献,是全球汽车领域中最受关注的年度行业顶级盛会之一。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链重构不断加速、国际政治局势复杂多变,正深刻影响着经济环境,也给全球产供链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在近期举办的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更呈现出基于本土研发的智能化方案密集布局、跨领域技术与汽车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深化、跨国和合资企业加速转型、优胜劣汰竞争格局加速演变等多重机遇与挑战。
今年1-4月,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总体仍保持平稳增长,经济运行向新向好,展现出强大的抗压能力和内生动力。消费投资稳定增长、出口顶住巨大的外部压力保持增长,生产供给较快增长,新动能持续释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指出,2025年前4个月,汽车市场总体表现良好,产销较去年同期实现平稳增长。汽车出口在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形势下保持稳定;新能源汽车表现活跃,产销延续快速增长态势。
在备战“十五五”、发力下半年的这一关键时期,汽车行业应如何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如何擘画产业未来5年发展?
柳燕表示,“2025中国汽车论坛”以“提质向新,智赢未来”为主题,将由“1场闭门峰会、1个大会论坛、1场技术领袖峰会、12个主题论坛、N场行业发布、主题参观活动”等15场会议和若干配套活动构成,架构完整、特色鲜明、干货满满,主题务实,汇聚政产学研顶流嘉宾同堂商讨大计,群策群力,洞察问题,展望未来。
其中,闭门峰会、全球汽车技术发展领袖峰会、品牌向上论坛等板块作为中国汽车论坛独有特色,将传承并继续强化。
自2019年起,在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的指导和支持下,论坛特设“全球汽车技术发展领袖峰会”,今年将在成功举办5届的基础上,在会议规格、嘉宾邀请、架构设计等方面全面升格,以更好地为跨国集团全球CTO与中国主流汽车集团技术负责人搭建对话平台,研判全球汽车技术趋势。
依托中汽协旗下中国汽车企业首席品牌官联席会(CB20),自2020年起,中国汽车论坛特设“品牌向上”主题论坛,凝聚中国汽车品牌营销人智慧和力量,推动中国汽车品牌进入并肩作战、整体向上的新时代。在近年来“内卷式”恶性竞争加剧、中国车企加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本届品牌向上论坛将围绕“品牌建设与长期主义”这一当前行业迫切需要反思与深思的议题,邀请主流汽车品牌及重点供应链企业品牌官展开深度研讨。
“闭门峰会”也将继续成为全面集聚产业领袖和主管汽车行业的部委领导面对面交流的重要平台,研讨产业政策、探究未来趋势、剖析问题症结、共谋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与会嘉宾将发布或宣讲产业政策走向,探讨重要问题并建言献策。
围绕汽车产业发展的重点、热点议题,本届论坛还设置了可持续发展、市场消费、产业战略、动力电池、智慧出行、汽车人才、全球化、“一带一路”汽车出海生态、充换电、汽车测试和醇氢科技等一系列主题论坛进行专项探讨,研究具体问题,回应行业关切。
此外,论坛期间还将为与会嘉宾准备丰富的同期活动、体验项目和展览展示等。值得关注的是,本届论坛将继续打破空间限制:从会场到现场,从坐而论道到实地感受,结合地方产业特色设置专属主题参观线路,为参会嘉宾带来高附加值体验。
柳燕表示,目前论坛报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6月11日前报名可享最惠早鸟票价。本届论坛将邀请200余位业内重磅嘉宾发表演讲,预计参会人数将继续突破2000人,主流合作媒体超过100家。社会各界可通过关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论坛、汽车纵横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第一时间得到最新信息。
畅聊热点话题,共谋高质量发展
嘉定区在汽车新四化产业集群方面的优势主要有哪些?国家现有相关支持政策到期退出将对新能源汽车增长势头产生哪些影响?如何防止出海内卷拉低价格、避免中国车企在国外恶性竞争?如何看待汽车行业新加入者在创新和传播等方面的“踩雷”现象?商用车“双碳”技术路线应如何抉择?海外充电配套设施不足、欧洲关税等因素如何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前景……在本次沟通会的互动环节,现场媒体提出了一系列当前的行业热点、重点问题。
协会领导班子代表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副秘书长李邵华、柳燕、陈旭,副总工程师王耀等协会领导班子代表,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相关领导等与现场主流媒体共同探讨了部分行业中的热点话题,并对各方关心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与回应。
现场媒体代表
现场气氛热烈,互动积极,交流充分且有效。
据悉,自2020年以来,中汽协逐步建立了媒体沟通机制,季度性媒体沙龙/媒体沟通会已成为协会与主流媒体定期沟通的有效平台,结合时事及行业重点热点,因地制宜,多样化开展,传播协会的行业声音,同时发挥媒体的智库作用,为行业发展献计献策,助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为企业供稿,供稿企业对文章观点及内容合规性负责。如有疑义或转载需求,请联系供稿企业。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505/22I70425567C108.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