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Gasgoo night
  • 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
  • 2025汽车消费趋势洞察大会
  • dive into the Chinese auto market and supply chain
  • 2025第三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海高峰论坛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能源 > 正文

锂价“深蹲”与镍钴“跳高”:新能源汽车产业冰火两重天

盖世汽车 苑晶铭 2025-04-01 18:23:37

现如今,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锂、镍、钴等动力电池原材料的价格走势正在产生分化。

当前,锂价低位徘徊,电池级碳酸锂每吨价格在7.4万 - 7.5万元左右,碳酸锂期货每吨7.3万 - 7.5万元左右。而镍、钴价格却在悄然上升,伦敦金属交易所镍价每吨约1.6万美元,国内镍价每吨13万元左右,钴价每吨达22.5万 - 24.8万元左右。

这场由资源属性与市场预期交织的价格“跷跷板”,正在重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竞争格局——当锂资源从“白色石油”回归工业原料本质,镍钴却成为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博弈的新焦点。

锂价的理性回归让中下游企业迎来喘息之机。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加速布局垂直整合,通过盐湖提锂技术突破降低原料成本;而镍钴价格的攀升,则倒逼车企与电池厂商在高镍化、无钴化、固态电池等技术赛道展开突围。

这种“一冷一热”的市场态势,不仅考验着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更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从资源依赖向技术驱动转型。

镍钴价上涨,供应链承压

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体系中,三元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的优势,一度成为众多车企的心头好,在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近年来,镍钴价格的剧烈波动,却如同一场汹涌的风暴,给三元电池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回顾2022年,地缘冲突的阴云笼罩全球,金融市场的资本也在其中兴风作浪,镍价在这样的双重影响下,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短期内涨幅超过了250%。钴价也未能独善其身,同期涨幅达到了93%。

镍钴作为三元电池正极材料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价格的飙升,直接导致了三元电池成本的大幅攀升。以NCM811电池为例,镍钴成本在其中的占比超过了60%。

这意味着,镍钴价格的每一次上涨,都如同在三元电池成本的天平上重重地加上砝码。据测算,单辆新能源车的电池成本因此增加了超过万元。

车企在面对如此巨大的成本压力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为了维持自身的利润空间,它们不得不采取涨价的措施。

锂价“深蹲”与镍钴“跳高”:新能源汽车产业冰火两重天

图源:宁德时代

比如在2022年3月,汽车市场上掀起了一股涨价潮,众多品牌纷纷集中上调售价。整车价格的上涨,无疑让许多消费者在购车时望而却步,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三元电池车型的市场需求。

电池技术路线继续分化?

镍、钴价格上升背后有着多种原因。

需求增长是关键因素,在新能源汽车对高能量密度电池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三元锂电池市场份额扩大,尤其是高镍三元电池备受青睐。镍能提高电池能量密度,钴可增强电池稳定性和循环寿命,像特斯拉部分车型使用高镍三元锂电池后续航大幅提升,促使更多车企跟进,从而推动镍、钴需求增长。

此外,金融市场资金的炒作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种价格走势对行业影响显著。锂价下跌使磷酸铁锂电池成本降低,增强了其在中低端市场的竞争力;镍、钴价上涨则增加了三元锂电池成本,在与磷酸铁锂电池竞争中成本劣势凸显。

有分析称,上述现象将让企业重新权衡电池技术路线,同时重塑了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关系。

锂价“深蹲”与镍钴“跳高”:新能源汽车产业冰火两重天

图源:宁德时代

面对镍钴成本带来的压力,整个行业犹如身处十字路口,必须做出艰难的抉择,而这也促使电池技术路线加速分化,呈现出两条截然不同但又同样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发展路径。

一方面,高镍化与无钴化技术成为了众多企业研发的重点方向,它们宛如两把利剑,试图斩断镍钴成本的枷锁。

在高镍化方面,不断提高镍含量,降低钴的使用量,成为了降低成本、提升电池性能的关键。例如,镍含量高达90%的NCMA电池的研发,就代表了这一技术方向的前沿探索。

随着镍含量的增加,电池的能量密度得到了显著提升,续航里程也相应增加,这对于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高镍化并非一帆风顺,它带来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如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下降等。在高镍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更加剧烈,容易引发热失控等安全问题,这也给高镍化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无钴化技术的研发同样如火如荼。

4680电池的出现,便是无钴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无钴电池的研发,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电池成本,还能减少对钴资源的依赖,从根本上解决钴资源稀缺带来的问题。

但是,无钴电池在研发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技术瓶颈,如如何在无钴的情况下保证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研发资源,进行持续的技术创新。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504/1I70421969C501.shtml

文章标签: 电池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