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Gasgoo night
  • 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
  • 2025汽车消费趋势洞察大会
  • dive into the Chinese auto market and supply chain
  • 2025第三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海高峰论坛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能源 > 正文

前员工炮轰李斌造车思路混乱 王凤英当年预警如今应验

有车智联 2025-03-28 07:42:06

2019年,李斌一度成为全网的笑柄,被戏谑为“最倒霉的人”。然而,世事难料,五年多的时间转瞬即逝,蔚来汽车竟再次被推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之上。这一次,事件的规模之大,令人咋舌。新兴车企纷纷倒闭,掀起了一场行业风暴,而蔚来更是成为了舆论的焦点。对于这个标榜高端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外界的情绪可谓是爱恨交织,批评之声不绝于耳。从被周榜拒之门外,到彻底跌出榜单,再到如今重新被纳入研究视野,李斌终于按捺不住,决定发起一场“变革飓风”。这一举动,迅速吸引了媒体的关注,一篇题为《蔚来掀起变革飓风:每一分投入都要掷地有声》的报道,再次将蔚来拉回了公众的视线。此情此景,与五年前何其相似。

前员工炮轰李斌造车思路混乱 王凤英当年预警如今应验

提及此,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关键人物——“蜗牛先生”。2月25日,这位即将告别蔚来的员工,在内部论坛“直言不讳”上发表了一篇洋洋洒洒的长文,犹如当头棒喝,唤醒了还在梦中的蔚来。他一口气列出了十条建议,言辞犀利,几乎就差拍案而起了。他呼吁公司尽快从虚无缥缈的理想中回归现实,以市场为导向,别再沉迷于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和空洞的口号,而应该集中资源,勇敢地面对现实的挑战。这位离职员工的焦急之情溢于言表,而李斌也表现得颇为识趣,不仅表达了感谢,还将这篇长文置顶。这一幕,不禁让人感叹,为何只有离职员工才敢于说出真话?这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秘密?

“订单井喷!”这四个字听起来振奋人心,但请别急于高兴,事情远非如此简单。当乐道L60上市之际,艾铁成在发布会上激动万分,朝着李斌大喊“订单井喷”,李斌也是笑得合不拢嘴。然而,问题恰恰在于,订单虽然井喷,销量却并未随之暴涨。今年3月交付2万辆的目标,如今看来,恐怕要成为泡影。蔚来与乐道一同跌出了周榜,这不禁让人感到困惑。经营了十年的蔚来,难道真的要化为泡影?

前员工炮轰李斌造车思路混乱 王凤英当年预警如今应验

媒体对此也进行了大量报道,指出蔚来当前面临着几大顽疾。首要问题便是成本。两年前,蔚来还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在两年后扭亏为盈,然而,如今却又将这一目标推迟了两年。这不禁让人心生疑惑,蔚来是否真的无意盈利,只愿烧钱?毕竟,企业并非慈善机构,总得算算账吧。据报道,现在蔚来每个部门都要单独核算成本,详细记录不同项目的开销,并预测未来的支出。以供应链为例,过去,蔚来的成本团队仅仅负责提出采购价格建议,缺乏实际约束力。而现在,李斌也开始关注周销量数据,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

然而,与成本问题相比,人员问题才是一个更大的麻烦。虽然蔚来已经明确了责任人,但“向上管理”这一理念却导致公司结构变得错综复杂。这一概念最初由管理学家杰克·韦尔奇的助手罗塞娜·博得斯基提出,原本是一个积极的理念,但在蔚来却有些过度使用。过度的“向上管理”使得公司内部的沟通变得扭曲。有媒体透露了一个细节,一位蔚来内部人士回忆称,在某个一级部门的年度规划会议上,部门负责人原本打算以“价值观驱动”为主线进行工作汇报,却被李斌当场打断。李斌直言不讳地说:“别扯那些没用的了,价值观是用来约束自己的,不是用来掩盖经营不善的。一谈经营就扯价值观,这有什么用?”这番话,可谓一针见血。

前员工炮轰李斌造车思路混乱 王凤英当年预警如今应验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务虚的行为呢?是下面的执行人员不懂业务,还是他们故意取巧,想要忽悠上级?笔者认为,这显然是后者。无论公司制定了什么制度、规则,如果有人试图用务虚的态度来掩盖经营不善的事实,那么这些制度、规则就形同虚设。

“订单井喷”这个词,如今已经成了网络热词。但订单到底是否真的井喷?是小订单井喷还是大订单井喷?最终能转化多少?这些细节如果没有搞清楚,那么你所知道的,可能只是别人想让你知道的。如果陷入这种信息茧房而不自知,后果将不堪设想。如今,大家都在忙着变革,传统车企如广汽、上汽,新兴车企如小鹏、理想,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改革。然而,为何在新能源汽车这个主场,新兴车企总给人一种“造车逻辑诡异”的感觉呢?

前员工炮轰李斌造车思路混乱 王凤英当年预警如今应验

在王凤英加入小鹏之前,她曾对小鹏进行过深入研究。她的结论简洁明了:一是缺乏清晰的主干品类,无法回答“我是谁”的问题;二是智能特性不够突出,未能体现出差异化。这个问题,其实很多车企都存在。为何造车多年,也曾有过辉煌时刻,却仍然无法回答“我是谁”呢?后来,王凤英主导了小鹏的变革,一轮又一轮的人员优化、换岗,甚至高管都被裁撤。这些举措虽然令人心痛,但也确实为小鹏带来了涅槃重生的机会。

蔚来这次的变革,同样备受瞩目。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所有的问题,其实都出在人身上。这句话听起来有些刺耳,但仔细一想,似乎也有几分道理。

说到此,就不得不提一下其他车企的例子。曾经活跃在微博上的李想,因为MEGA事件而开始修身养性,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第一线。零跑的创始人朱江明,平时低调沉稳,但在成本控制方面却表现得相当出色,带领零跑多次实现突破。在创业阶段,事无巨细都要了解清楚,不能被困在信息茧房里,这才是成功的关键。

李斌这次掀起的变革飓风,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如果蔚来这次变革仍然没有从最根本的问题入手,那么最终的结果,可能只是治标不治本。蔚来需要真正从内部开始改变,从人员结构、管理理念到成本控制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优化,才能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辉煌。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503/28I70421620C501.shtml

文章标签: 蔚来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