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汽车讯 锂离子电池广泛用于为各种设备供电,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电动汽车等。据外媒报道,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团队对全固态电池的固体电解质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开发更安全、更节能的电池技术。
(图片来源:阿贡实验室)
电解质就像膜一样,允许锂离子在电池阴极和阳极之间传输。与使用液体电解质的传统锂离子电池不同,全固态电池采用固体电解质。这些材料既不挥发也不易燃,有助于开发能量密度更高、寿命更长、更安全的电池。固体电解质与锂金属的反应性也较低,因此比液体电解质更适合锂金属电极。与传统石墨电极材料相比,锂金属的能量密度更高,因为锂金属中的所有原子都可以参与充放电循环。
作为一种富有前景的固体电解质,锂镧锆石榴石(LLZO)具有稳定性、耐久性和高离子电导率,有助于在电极之间实现高效锂离子传输。为了改善LLZO的性能,研究人员一直尝试添加少量元素(如铝或镓),以提高LLZO传导锂离子的能力,增强电导率。这个过程被称为掺杂,其中涉及加入少量的另一种元素来改变材料的性质。掺杂铝或镓有助于LLZO保持最对称的结构,并产生有利于锂离子移动的空隙,从而提高导电性。然而,这种掺杂行为也会增加LLZO与锂金属的反应性,从而缩短电池的循环寿命。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检测含铝或镓掺杂剂的LLZO与金属锂接触时会发生什么。他们利用计算和实验技术发现,镓往往更容易从电解质中移出,更容易与锂反应形成合金,从而导致LLZO中的镓含量减少。这会改变锂石榴石的结构,并降低离子电导率。相比之下,掺杂铝的LLZO可以保持更稳定的状态。
掺杂镓LLZO的离子电导率比掺杂铝的LLZO更高。但其与锂接触时具有反应性,这表明需要一个界面层来保持其电导率,同时防止发生降解。
阿贡国家实验室首席研究员、物理学家Peter Zapol表示:“这些发现深入了解不同掺杂剂如何影响LLZO的性能和稳定性,为开发更可靠的固态电池提供了参考。了解掺杂剂如何与锂发生反应非常重要,除了高导电性,这是实现良好电解质的另一个要求。”
阿贡国家实验室首席实验师、化学家Sanja Tepavcevic表示:“如果掺杂剂不稳定,则不足以增强导电性。如果可以将反应性和导电性分开,或者开发一种既具有高导电性又具有稳定性的材料,这基本上就是我们试图通过这项工作展示的东西。”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502/19I70418792C501.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