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1日晚间,宁德时代在披露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相关提示性公告后正式向联交所提交了相关申请。此次港股上市募集的资金将重点用于海外产能扩张、国际业务拓展及境外营运资金补充,为公司长期国际化战略提供资金支持。
根据此前传闻,宁德时代募资规模或将达到50亿美元。若传闻为真,这将超过美的集团去年9月46亿美元的上市规模,成为自2021年快手科技募资62亿美元以来香港最大规模的IPO。
业绩领跑行业,财务结构持续优化
根据最新披露的财务数据,宁德时代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590亿元,归母净利润达361亿元,同比增长15.7%。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5.7个百分点至25%,这一数据背后既体现出其在原材料成本波动中的强议价能力,更彰显技术创新带来的产品溢价优势。
而这一成绩背后是宁德时代在全球市场中的绝对地位。招股书显示,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使用量自2017年以来连续8年全球市占率稳居第一,储能电池出货量自2021年以来连续3年全球市场市占率稳居第一。遥遥领先身后竞争对手,全球每三辆新能源车就有一辆装载宁德时代电池。
与此同时,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现金储备规模达2,818亿元(含220亿元理财及结构性存款),资产负债率保持长期稳定,为后续全球化扩张提供充足弹药。
十年663亿,打造“中国引擎”
宁德时代凭借其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构建了从材料研发到下游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实现了从材料、电芯、模组、系统到产品生命周期全流程的覆盖,涵盖研发、设计、测试、智能制造以及回收利用等环节。
根据招股书披露,宁德时代在过去十年间累计投入研发资金达663亿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研发团队规模已突破2万人。
依托雄厚的研发实力,宁德时代率先推出商用车大电芯、高镍三元电池、无模组设计CTP等创新产品,并成功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此外,宁德时代还率先推出高能量密度钠离子电池、M3P电池以及凝聚态电池等前沿电池产品,构建了行业内最全面且最先进的产品矩阵。这些产品具备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高充电倍率、宽温度适应性以及高安全性等卓越性能,广泛应用于乘用车、商用车、储能领域及新兴应用场景,为客户提供最优解决方案。
宁德时代持续拓展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的应用领域,积极布局新兴市场,针对新兴应用场景的性能需求,设计出符合要求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公司率先将电动化技术拓展至工程机械、船舶、航空器、机器人等领域,并陆续推出滑板底盘、巧克力换电、骐骥换电等创新解决方案,助力客户解决电动化转型难题,提升终端用户体验,推动全面电动化进程。
目前,宁德时代已拥有授权及在申请专利39,792项,构建了贯穿全链条的研发创新体系,并自主研发了高效的智能化研发平台。公司基于海量、多场景的客户及终端用户需求,持续优化研发设计,进一步巩固了其坚实的研发壁垒。
国际化资本平台助力全球布局
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与战略布局,宁德时代已经在锂电池领域构建了全球最大的产能规模和领先的全球布局,并通过持续的业务拓展,形成了远超同行的坚实竞争壁垒。
截至2024年9月末,宁德时代的锂电池产能已超700GWh,同时在建产能约240GWh。公司不仅在中国拥有强大的生产基础,还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了生产基地,包括德国图林根工厂、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与Stellantis在西班牙的合资工厂,以及印度尼西亚的动力电池产业链项目等。
得益于全球布局的持续推进,宁德时代在2024年前三季度的海外收入占比达到了约三成。其服务的海外车企客户涵盖了BMW、Mercedes-Benz、Stellantis、Volkswagen、Ford、Toyota、Hyundai、Honda、Volvo等全球知名汽车品牌;同时,其海外储能客户也包括了NextEra、Synergy、Wärtsilä、Excelsior、Jupiter Power、Flexgen等知名企业。
近年来,宁德时代仍在不断加码海外业务布局。2024年12月,公司宣布与全球知名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携手在西班牙设立合资公司,建设年产能50GWh的磷酸铁锂电池工厂,总投资高达41亿欧元。
然而,海外建厂及运营需要大量的外汇储备。根据公开披露信息,截至2024年6月,宁德时代的美元及欧元外币余额分别为67.35亿美元及38.58亿欧元,难以满足欧洲等地动辄数十亿欧元的投资及持续的海外战略布局需求。
正如招股书所述,公司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海外产能扩建、新技术研发及全球服务体系构建,通过输出中国新能源产业经验,推动全球交通电动化进程进入快车道。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窗口期,宁德时代或将借助国际资本平台加速实现"中国技术,全球赋能"的战略愿景,从而重新定义全球动力电池产业格局。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502/11I70418201C901.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