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2日,由盖世汽车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汽车设计与CMF大会在上海圆满召开,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持续上扬,其中,中国汽车设计尤为亮眼,众多富含中国特色的元素被巧妙融入汽车的整体设计语言之中,以具有深厚中国人文底蕴的设计哲学开辟了中国汽车设计的崭新气象。
汽车设计语言是科技力量与艺术审美的融合交织。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浪潮下,汽车设计如何脱颖而出、大放异彩?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有哪些基于中国哲学的汽车设计新理念、新范式?在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下,有哪些创新材料能够同时为外观与技术增添更多可能性?
基于此,本次大会围绕汽车设计与CMF设计两大主题,聚焦未来汽车设计趋势、数字化设计工具、汽车造型设计、内外饰CMF设计等内容,邀请全行业设计领军人物,畅谈智能时代的中国汽车设计趋势。
本次大会感谢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小鹏汽车、零跑汽车、东风汽车、积水中间膜、安通林、麦格纳、延锋国际、HRC、锦湖日丽、松井集团、同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海科电子、盖茨电子、智益科技、智楠科技、致远电子等生态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
主办方欢迎致辞
盖世汽车CEO周晓莺坦言,追求独特、创造价值的精神,在设计领域尤为重要。同时,如何在彰显自身独特元素的同时,又能确保在商业运作上形成一个完善的闭环,是当前行业共同面临的课题。
我们期待中国汽车不仅能在性价比上继续提升,更能从匠心中脱颖而出,在美的体验与文化展现上达到新的高度。这意味着,需要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同时拥抱全球文化的精髓,以此为基础设计出卓越的产品。这无疑是未来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话题,也是盖世汽车举办“设计”主题论坛的背景。
盖世汽车秉承“发现好公司、推广好技术、成就汽车人”的使命,助力企业拓展高质量“朋友圈”,并通过我们对汽车行业的专业理解、产业深度和整合资源的能力,为企业及行业人士提供一站式服务。
周晓莺|盖世汽车CEO
全球审美下的,中国汽车设计“新思解”
吉利创新设计院副院长叶梓介绍到,吉利银河E8的设计语言可以总结为三大点。
第一是“很中华”,是至中、至善、至美的君子审美之道,吉利身处于西湖之滨,涟漪,是吉利独有的品牌超级符号。
第二是“不传统”,在电动智能时代,吉利在根植于文化母体和品牌基因的基础上,同时依托集团强大的造车体系和智电时代下的新技术,在传承中创新,于迭代中前行。
第三是“更快乐”,好的设计不仅在外观,更是功能性和用户体验的提升是能够成就每个人的智能生活,为用户提供愉悦的、更多幸福感和满足感的使用体验。
叶梓 | 吉利创新设计院副院长
小鹏汽车在新时代如何玩转内饰设计新花样
设计的颗粒度反映了对用户体验细致入微的考虑,以及设计师在形态设计之外对用户体验的理解和反馈。在创新设计中,不应追求完美答案,而应在理解消费者和产品体验的基础上做出方向性选择。同时,涉及设计师与造型师的角色区分,以及设计不仅限于外观,还需考虑实用性和综合因素的观点。
小鹏汽车前瞻设计总监郑毅举例,在产品设计中,应细致考虑用户的体验,特别是对家庭用户、老人和小孩等特定群体的关怀,如无感通风系统、柔和的气流分布、扶手设计、遮阳帘以及座椅设计等,提供更加舒适和安全的使用体验。增加后轮转向技术旨在提升驾驶灵活性,尤其是对女性驾驶员而言,让他们体验到操控小型车辆的轻松感。通过精细的工程设计和材料运用,如一体式压铸零件,不仅节省空间,也增强了车辆的结构强度和安全性,同时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创意自由,提升了乘坐者的直观体验。
郑毅 | 小鹏汽车前瞻设计总监
汽车座椅设计趋势及FreeForm™创新面套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座椅设计的要求日益丰富,涵盖品质、舒适、科技、多功能和个性等核心主题。
麦格纳汽车座椅造型总监吴享阳提到,回顾座椅设计历程,可见从方形逐渐转变为三角形趋势。这一变化从功能层面来说,三角形设计利于节省空间,为后排乘客拓宽视野;从设计层面来说,则增添动感、层次与力量感,此趋势将持续演进。
在造型特征上,悬浮式头枕备受欢迎,其未来感十足,并可通过添加企业标识强化品牌形象。头枕下方的镀铬装饰件彰显科技感,成为视觉焦点,绗缝工艺与软包背板则进一步提升了座椅的豪华与高级感。纤薄设计是新能源汽车时代的趋势之一,从功能上讲,车内获得更大空间等要求都希望座椅能更纤薄,座椅减重,也是当下工程很关心的重点。从设计角度,更轻更纤薄的设计也是科技和未来的体现。
吴享阳 | 麦格纳汽车座椅造型总监
从中国叙事走向全球叙事的CMF设计
传统的汽车设计是从外观到内饰,再到用户体验逐步推进,但新汽车设计则以内向外的体验前置方式开发,这体现了长安汽车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理念。
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全球设计中心CMF负责人张琳提到,团队主要通过搭建产品台架、情景表演等亲身体验场景,获取解决方案并进行创新设计。在用户体验上,追求“心流”状态,通过实时反馈,满足具体的场景需求,提供卓越出行体验。
张琳表示,长安汽车拥有全球化的团队和创新的流程,以打造未来的全球化产品。同时,CMF感知五感将成为连接品牌与用户的全方位通道,这对于未来至关重要。此外,也可以尝试在组织层面进行创新的变革。因此,长安汽车是一片孕育创新的沃土,希望长安设计,以及所有中国设计力量,能够勇敢地闯荡全球市场。
张琳 | 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全球设计中心CMF负责人
积水中间膜助力汽车设计
当前,更多设计整合的趋势已经从纯粹的体验或技术需求,过渡到将更多美学设计要求融入玻璃之中。
积水中间膜中国区战略企划部高级经理王明晶提到,在积水S-LEC™,会与设计、工程和营销团队进行合作,讨论用户的角色、行为和价值观,来打造定制化产品设计与开发。其次,会深入调查研究市场趋势走向,比如社会、政治、技术和市场环境,是从身边的产品中观察到的设计、色彩和材料趋势背后的根本驱动力。通过这种可重复的观察和概念构思过程,可以加深对未来玻璃设计和创意的理解。
利用这一设计思维流程,结合PVB技术,致力于为设计师和最终用户的设计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从而创造价值,对用户体验产生积极影响。
王明晶 | 积水中间膜中国区战略企划部高级经理
材质与功能的和谐共舞——智能化趋势下的内饰设计
安通林中国区创新技术研发经理胡奎介绍到,安通林的概念车于2023年上海车展首次发布。这款车融合了自然材质与功能,创新性地运用了智能表面技术,实现了材质与功能的和谐统一,提高了设计自由度,减轻了重量,并实现了多模块交互。
它采用了膜片技术,增加了外观特效,并实现了3D化,增强了科技感。同时,将传感器集成在表面内,实现了智能化。为满足中国人对自然与和谐的追求,开发了自然材质,如薄木材,并打破了不同材质间的界限,实现了融合;还让木材呈现金属质感,加上灯光效果,既高雅又具功能性。织物与触控的结合也是一大亮点,打造了全新的软触感表面。
此外,它还十分注重仪式感,通过物理数字化体验打破屏幕边界,营造沉浸式氛围。屏幕可旋转,满足驾驶员不同需求。还设计了可自由伸缩的水晶按键,提供机械反馈。隐私模式也是我们的关注点,副驾屏幕可手动或自动切换显示模式,避免光污染和信息干扰。
胡奎 | 安通林中国区创新技术研发经理
从出行工具到智能伙伴:新时代汽车品牌形象与用户粘性构建策略
当前,汽车行业数字化变革正在不断重塑人们的生活,以大数据为主要载体的“软件驱动汽车”、“场景定义汽车”正快速提升产品的迭代速度,汽车正逐步从交通工具转变为搭载着电子信息高科技产品的移动智能终端。
中国美术学院客座副教授严艇认为,不论是“软件驱动汽车”、还是“场景定义汽车”,汽车作为一种工具始终都是服务于人的,因此必须以人的个性化需求为核心,无限贴近于用户。
汽车真正的智能化是做到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完美契合、让完美的体验渗透到用户的感官 和心灵当中,让用户历久弥新,而产品的个性化生产会不断趋近于面向即时场景、即时需求以及即时内容供给和推荐,只有将产品属性和情感价值融入到场景特征里去,才更有可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有个重要的理念:人们不是需要产品,人们需要的是产品所能解决的场景问题,和场景中自己的情感和生活意义,增长来自于场景的开创。
严艇 | 中国美术学院客座副教授
流体空间-XIM25多感官交互智能座舱设计分享
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全球)杨帆发现,“Z世代”个性鲜明,非常重视个人空间,不希望空间模糊自我界限,因此车内需要提供最大的灵活性。这包括无缝连接大自然、网络以及与朋友的交流,同时让他们能专注于自我,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沉浸于自己的爱好中。
同时,传统座舱的价值曲线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在燃油车时代,消费者可能先考虑品牌代表身份,然后选择车型大小,再考虑功能和安全。自我表达和情感只占很小一部分。然而,未来的消费体验将发生巨大转变,年轻人不再以此为重点。他们正在回归马斯洛需求理论的价值曲线,先考虑安全,再是功能、空间,然后是认同、归属感和连接,最后是自我实现和情感表达。这些方面的价值成分将越来越大。
我们希望在座舱内为他们提供一个独特的体验旅程。从进入座舱开始,可能会有些焦虑或紧张,但我们的座舱能让他们表达自我,感受到接纳。接下来,他们能获得身份认同和归属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最终,他们将充满能量地去探索大自然。
杨帆 | 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全球)
东风汽车CMF光影感知设计美学探索
东风集团上海零壹汽车设计公司CMF设计专家李新媛谈到,第三代概念车的设计理念融合了福建元素与东方美学,前大灯和后大灯均采用透光水晶,并融入品牌logo的设计元素,水晶上镶嵌有品牌logo的星星点点。
车内配备360度环宇HMI大屏,打造室内星河空间,体现智能科技与人与自然共生的数字理念。CMF设计亮点方面,色调以微光感的深蓝色调为主,营造静谧星空感。采用凝液紫与天青色交汇出流动变色效果,并应用于车身。品牌强调可持续性,内饰采用环保超纤皮和具有科技感的微光质感材料,同时加入柔软羊毛,提升舒适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星空地毯,它采用感应元器件感知人体生物电流,当人走在上面时会产生蒲公英效果。
李新媛 | 东风集团上海零壹汽车设计公司CMF设计专家
从材料到美学:免喷涂塑料在汽车行业的CMF设计探索
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于2000年成立,从事塑料共混改性业务,是国内共混改性行业的领先企业,也是上海市制造百强企业。
锦湖日丽资深设计师、美学塑料汽车行业负责人卞林鑫介绍,美学塑料大致经历了三次变革。最初,以标准化材料牌号,染色加工为主。经历第一次变革后,塑胶金属质感的色板出现,第二次变革后,CMP技术平台&免喷涂美学塑料诞生,从单纯的材料改性,变为结合色彩定制开发、材料研发、模具技术支持为一体的CMP平台。而第三次变革后,则演变为系统性的材料解决方案。
美学塑料是在塑胶原料(ABS、PC、PP、ASA、PCABS等)中通过熔融共混的方式加入具有不同外观效果的金属粉、珠光粉、陶瓷粉、高光色粉等,使其自带特殊色彩效果。
卞林鑫 | 锦湖日丽资深设计师,美学塑料汽车行业负责人
碳纤维复合材料为汽车可设计性增添多重可能
HRC成立于2014年,秉承BEYOND LIGHTWEIGHT的理念,持续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更有竞争力、度身定制的以复合材料成型为核心价值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汽车轻量化的开发中,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是常用到的材料。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它是由片状石墨微晶等有机纤维沿纤维轴向方向堆砌而成,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
HRC汽车设计高级经理-专家工程师刘斌表示,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应用的困难与挑战,包括:OEM主机厂在此新材料的设计开发商缺少设计标准与规范,市场上专业的碳纤维研发及制造性企业不多,碳纤维的回收再利用问题,成本偏高的问题,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原材料供应问题,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设计仿真缺乏材料数据库与专业的技术人员等。
刘斌 | HRC 汽车设计高级经理-专家工程师
AI时代下的CMF设计-情绪价值
情绪价值的时代,色彩就是情绪,色彩就是价值。零跑汽车CMF设计负责人胡珊认为,设计需要赋能表面,赋能心智,赋能技术。
表面则包括社交环境、健康环境和娱乐环境。其中,在社交环境方面,通过各种互动材料,增加社交环境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在健康环境方面,通过对身体各项体征进行检测,并自动调节座舱环境特征,来保证乘坐者的舒适感;在娱乐环境方面,通过人体运动等数据的收集,模拟游戏等环境。
技术则包括无限空间、意识盒子、电子互联三大方面。无限空间指通过虚拟材料的建设,提供无限想象空间,提供超越现实材料,超越真实空间的体验。意识盒子指通过交互材质的设计,提供独立的信息表达与隐私保护的空间。电子互联指通过与其他电子环境的互联,为乘坐者提供快捷方便的信息交互。
心智则包括感官的模拟、交叠与融合,主要通过电子技术智能面料等模拟,通过智能材质将五感进行交叠,通过智能面料对五感体验进行融合。
胡珊 | 零跑汽车CMF设计负责人
圆桌讨论——什么是智能汽车时代好用、好看的设计
未来的汽车外观设计如何通过独特的线条、比例和灯光元素,强化品牌识别度,同时适应电动车与智能化趋势?如何通过颜色、材料和饰面实现高度个性化的内饰体验,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情感诉求?在环保材料逐渐应用的趋势下,如何兼顾设计美学与可持续发展,创造高感知价值的产品?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功能集成,如何为智能汽车建立一个贯穿外观、内饰和交互的统一设计语言?智能汽车的内部空间设计应如何兼顾工作、娱乐和社交的多场景需求?
围绕以上行业热点话题,大会进入圆桌讨论环节。本次圆桌讨论以“什么是智能汽车时代好用、好看的设计”为主题,由盖世汽车CEO周晓莺主持,上海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设计方向负责人李彦龙、小鹏汽车前瞻设计总监郑毅、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全球)杨帆、松井集团CMF首席设计师李丙强参与讨论。
至此,2024第二届中国汽车设计与CMF大会圆满收官,这场盛会上,我们共同见证了前沿设计理念的深度交融与创新思维的拓展。在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变革的当下,中国汽车设计迎来了崭新机遇。“场景定义汽车”的新理念引导汽车设计师从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切入,从概念构思到线条勾勒,从外观革新到内饰雕琢,设计出更具情绪价值、审美性、功能性与安全性的车辆。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412/12I70413234C106.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