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2025第六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暨AUTOSAR中国日
  • 2025第五届中国汽车人机交互与体验设计创新大会
  • 2025第三届AI定义汽车论坛
  • 2025第三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海高峰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新能源 > 正文

17家负极材料半年报出炉!净利润下滑倒逼企业降本突围

电池网 夏末 2024-09-13 07:05:22

研究机构EVTank分析认为,2024年将是之前两年全国新建石墨化和负极材料产能集中释放的一年,整个行业将面临着较大的产能过剩的压力,负极材料的价格仍将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大量一体化产能的建成,第三方独立石墨化加工产能将面临着较大的开工压力。

17家负极材料半年报出炉!净利润下滑倒逼企业降本突围

2024年上半年,在终端需求增速放缓、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下,锂电负极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负极材料价格持续低迷,不断逼近成本线,行业整体处于产业周期底部,加速进入洗牌阶段。

17家负极材料半年报出炉!净利润下滑倒逼企业降本突围

近日,电池网(微号:mybattery)统计了17家负极材料上市公司业绩情况,2024年上半年统计在内的17家企业(部分上市公司通过参股涉足负极材料业务)实现总营收约593.84亿元,平均营收约34.93亿元;上半年净利润总额约28.59亿元,平均净利润约1.68亿元。

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有12家营收超10亿,有8家营收同比增长,增幅最大的为百川股份;9家营收同比下降,降幅最大的为易成新能。今年上半年,有9家净利润过亿,7家实现同比增长,增幅最大的为百川股份;10家净利润同比下降,降幅最大的同样为易成新能。

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负极材料上市公司业绩超半数下滑。

头部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SMM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石墨负极材料产量为81.64万吨,较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9.6%。行业集中度继续上行,行业中前六家最大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总和为78%,其中贝特瑞仍然维持负极材料行业生产第一的位置,总占比约25%。

与此同时, 电池网从今年上半年负极材料产量TOP5上市公司(贝特瑞、杉杉股份、中科电气、尚太科技、璞泰来)半年报中梳理发现,快充性能负极材料、硅基负极材料、硬碳负极材料、金属负极材料等新型负极材料产业化趋势明显,部分企业已实现多家客户产品技术认证,逐步开始批量出货。

17家负极材料半年报出炉!净利润下滑倒逼企业降本突围

图/SMM

贝特瑞(835185)

2024年上半年,中国宝安(000009)下属子公司贝特瑞实现负极材料收入51.79亿元,出货量超过20万吨,同比增长18.96%。在诸多行业性不利因素下保持旺盛的产销水平,行业领导地位持续稳固,负极出货量保持全球第一。

上半年,贝特瑞加速建设印尼年产8万吨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增资建设印尼年产8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二期),并启动在摩洛哥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截至上半年,贝特瑞已投产负极材料产能为49.5万吨/年。

硅碳负极材料方面,贝特瑞已经开发至第五代产品,比容量2,000Ah/g以上,硅氧负极材料已完成多款氧化亚硅产品的技术开发和量产工作,比容量达到1,500Ah/g以上。

低成本快充石墨方面,贝特瑞持续推进产品研发及技术创新,其中,低成本快充石墨成功导入重要客户,长循环硅碳材料实现批量发货。

杉杉股份(600884)

2024年上半年,杉杉股份实现营业收入88.2亿元,净利润约为1757.45万元。上半年公司负极材料实现销量同比增长超过50%。受益于下游需求环比提升和公司降本增效举措落实,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负极材料订单饱满,销量环比大幅提升,净利润亦环比改善显著。

硅碳负极材料方面,杉杉股份产品不断实现技术突破,持续获得海内外客户认可,实现批量供应。硅氧产品已批量供应海外头部客户,并实现装车,同时攻克了二代硅氧低温循环难题,相关产品已导入海外头部电动工具企业;硅碳产品不断迭代,新一代硅碳产品在头部客户测试中保持领先,相关核心技术已获得美国、日本的专利授权。

快充产品方面,杉杉股份突破高能量密度快充技术瓶颈,快充产品不断迭代升级。消费类快充产品持续保持市场份额领先,并已实现5C产品的批量出货及6C产品的吨级供货;动力类快充产品出货量快速增长,已实现4C、5C产品的规模化供应,且6C产品已完成客户定型,正在进行批次稳定性验证,快充产品技术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实现了快充产品体系的代际领先。

中科电气(300035)

2024年上半年,中科电气实现营业收入22.64亿元,同比增长1.32%;净利润6926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其中,公司锂电负极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0.79亿元,同比增长0.53%;出货量方面,中科电气锂电负极业务凭借高压快充以及超充类负极材料产品的领先优势和储能市场的有效开拓,实现负极材料出货量9.2万吨,同比增加52.86%。

目前,中科电气负极材料产能23.66万吨,在建产能9.38万吨,上半年实现负极材料产量9.47万吨,当前产能利用率80.07%。

硅碳、硬碳等新型负极材料方面,中科电气控股子公司中科星城从材料、工艺到性能评估不断提升与完善;自行设计建造的新一代“全自动智能型石墨化炉”具备电耗成本低、炉芯耗材费用少、自动化程度高、绿色环保等优势,进一步巩固了公司石墨化技术工艺和智能装备行业领先地位;具备负极材料全设备、全产线设计、施工、运行的一体化建设和运营能力,自行设计建设的负极材料产线自动化水平业内领先。

尚太科技(001301)

2024上半年,尚太科技营业收入约20.93亿元,同比增加6.45%;净利润约3.57亿元,受益于相关产品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司在上半年实现了负极材料销售数量的快速增加,销售数量达8.38万吨,同比增长超55%。

尚太科技表示,2024年以来,在长期的技术和工艺积累基础上,公司实现了新一代“快充”“超充”性能以及新型储能终端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产品的批量出货,相关产品受终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市场需求快速增加的带动,产销规模快速上升,推动公司负极材料销售数量同比大幅上升。 

璞泰来(603659

2024年上半年,璞泰来实现营业收入63.32亿元,净利润为8.58亿元,受行业产能短期供求错配的影响,负极材料价格低位徘徊,部分负极材料细分领域的市场价格低于合理的生产成本,叠加欧洲方面需求仍不及预期,公司合理安排产品的供销,确保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适当减少和控制部分低价产品的出货,因而负极材料业务收入和销量同比有所减少,上半年公司负极材料出货量6.70万吨。

硅碳负极材料方面,璞泰来新型硅碳负极材料具有高容量、低膨胀和长循环等高性能表现,是国内少数具备量产能力的企业,除应用于高端消费类锂离子电池以外,亦可适配半固态/固态电池,目前CVD沉积硅碳负极产品在消费类客户导入顺利,出货量持续增长。

璞泰来快充产品取得新进展,目前公司快充负极新品已满足6C的性能要求,配合自产粘结剂的使用可满足8C快充性能要求,相关产品已通过多家客户产品技术认证,逐步开始批量出货;同时,公司通过研发材料改性、材料包覆、颗粒形貌处理等新技术和新工艺,进一步提升快充负极产品在动力学等方面的性能。

降本增效迎战竞争压力

当前负极材料价格在历史底部区间,负极材料市场出现了白热化竞争的局面,行业内企业产能利用率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在供需错配背景下,锂电负极市场竞争压力有增无减。电池网统计17家负极材料2024上半年业绩中,10家净利润呈下降趋势,如何引领企业走出周期,走上正轨,负极材料上市公司给出答案,降本增效成为优选项。

研究机构EVTank分析认为,从短期来看,2024年将是之前两年全国新建石墨化和负极材料产能集中释放的一年,整个行业将面临着较大的产能过剩的压力,负极材料的价格仍将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

另一方面,随着大量一体化产能的建成,第三方独立石墨化加工产能将面临着较大的开工压力。

面对负极材料行业现状,尚太科技表示,公司一方面通过加强技术开发,差异化产品实现销售增长,摆脱传统产品价格“内卷”的残酷局面,另一方面积极实践各项降本增效措施,进行工艺、装备更新,并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继续挑战“成本极限”,在负极材料整体价格水平远低于上年同期的情况下,净利润等核心业绩指标仅小幅下降,实现了较好的业绩表现。

杉杉股份也表示,面对产品价格下滑带来的盈利压力,公司深入开展挖潜增效工作,锚定降本目标,深挖降本潜力,全力提升盈利水平。

上半年,杉杉股份持续开展原材料降本、改进生产工艺降低能耗、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以及提升生产效率等降本举措,同时,公司稳步推进了云南一体化基地优势产能的逐步释放,云南基地采用新型箱体炉技术,通过提升装炉量,快速降温等手段,公司自供的石墨化成本得到了进一步下降。

贝特瑞表示,公司持续推动降本提效和精益管理,通过收率降本、原料降本、精益项目降本、工序降本等实现产品成本下降,实现产品毛利率同比提升。

同时,璞泰来也提到,公司积极通过技术创新、工艺优化、产品系列化等多种方式进行降本增效,负极材料生产成本已不断改善。

在中科星城看来,打通石墨化、碳化及原材料各环节,拥有负极材料一体化产能布局,具有客户积累和技术底蕴,推进精益管理的企业才能获得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赢得长远发展。随着公司库存价位回归正常水平以及降本增效措施效果的持续释放,公司盈利水平同比亦有明显改善。 

17家负极材料半年报出炉!净利润下滑倒逼企业降本突围

总结:

EVTank预计,到2030年全球负极材料出货量将超过800万吨,行业前景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机会。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负极材料的价格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与此同时,行业内的领先企业正呈现出更明显的集聚效应,企业之间的竞争焦点已从单纯的价格战转向了对产品质量的追求。为了适应市场的周期性变化,企业正通过降本增效来提升自身竞争力,不仅在生产工艺和设备改进上投入更多精力,还前瞻性地布局新技术路径,力求在未来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409/13I70404991C501.shtml

文章标签: 电池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