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联通
  • 智能底盘产业报告(2024版)
  • 发项目获取供应商清单
  • 2024沃尔沃汽车前瞻技术论坛
  • 2024第二届智能座舱车载显示与感知大会
  • 2024第二届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新能源 > 正文

车市“内卷”,谁先受不了?

盖世汽车 马振旗 2024-06-12 11:51:19

近两年,价格战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车企的神经,而在价格战的侵扰下,车企也展现出众生相,有的车企被价格战打得毫无招架之力,有的车企勉强维持,有的车企却活得风生水起。

价格战下,各家的悲欢各不相同。

因此,汇聚于山城重庆的车圈大佬们,对主要以价格战带来的内卷展开了激烈讨论。曾庆洪、王传福、李书福、朱华荣等车企大佬各抒己见,有的觉得内卷才能打造起世界级品牌,有的觉得内卷导致不合规的无序竞争,有的提出要合理化内卷......

同样面对内卷,这些大佬们的态度,为何会截然不同?

车企大佬针锋相对

这本是一场仅限于汽车人关注的论坛,但是在讨论内卷这个话题时,车企大佬们针锋相对的话语,却成为了论坛最具看点的一环,乃至成功出圈。

在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广汽、长安、比亚迪、吉利等众多车企高管都谈到了当下最热的话题——内卷。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率先发声,他表示“这样卷下去不是办法,没钱赚、没有效益,企业不可能生存,我们应该要有大局观和格局观,而不是仅着眼于眼前的‘卷’”。他还指出,汽车企业打价格战,让利可以,让本不可取。

车市“内卷”,谁先受不了?

图片来源:中国汽车重庆论坛

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则是内卷的忠实拥趸。他表示,其实卷就是一种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竞争。“市场经济就是过剩的经济,只有过剩才竞争,竞争才能产生繁荣”,“卷,就是一种竞争”。

而面对市场的卷,企业家不应该焦虑,而是要积极面对。“我相信所有的企业家都要拥抱、参与竞争,在竞争中发展,为国家作贡献,撑起中国品牌,打造世界级品牌。”

针对有些车企吐槽比亚迪开启价格战,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直接反问道,2022年因为制造电池的原材料涨价,大家言之凿凿说汽车应该涨价,所以比亚迪也跟着涨了两次价,但现在原材料价格暴跌,为何只有比亚迪在降价而其他车企则始终保持原价不动呢?

与广汽当日签署合作协议的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也认为内卷带来更多的是好的一面,“卷是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常过程,是行业快速回归良性竞争的最佳方式”。他表示:“‘内卷’本身意味着对卓越的追求,这种竞争将提升中国品牌的高度,并最大化用户利益,真正为用户创造价值。我相信,在未来10年内,将有更多的中国品牌通过这种竞争成为世界级品牌。”

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则提出要辩证看待内卷。他认为健康的竞争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他表示,内卷这种现象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如果市场化水平高,法律健全,执法严格,透明公平竞争这就是好事;反之,就是坏事,无穷无尽的内卷,简单粗暴的价格战,其结果就是偷工减料、造假售假、不合规的无序竞争。

相对于传统车企大佬们的针锋相对,作为新势力的蔚来对内卷则保持了中立的态度。李斌强调,卷很正常,是市场竞争必然的结果,但是不要忘了合作。

内卷究竟是好是坏?

“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讲越清。”汽车圈的内卷同样如此。从上述车企领导人和高管对内卷的看法来看,内卷有好有坏,更多的还是需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

先说内卷的好处。

首先是,近两年的内卷,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十几年前,国家用资金补贴、政策倾斜等手段大力发展新能源车,但很长一段时间其发展始终有限。而且当时还时不时曝出车企骗补等丑闻。

进入2020年,新能源在特斯拉以及新势力车企的持续推动下,发展提速。与此同时,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企也开始加码新能源市场,彼时,市场甚至将2020年比作是新能源元年。

为了进一步发展新能源,政府还制定了计划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显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汽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占比要超过50%。

而降价则让这一目标提前实现。2023年,由特斯拉率先打起的价格战给新能源添了一把火,其在短时间内将降价风潮席卷了整个车市。尤其是东风雪铁龙的大降价,更是让降价深入人心。

凭借价格战,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增长35.8%、37.9%,市场占有率达31.6%。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中,中国新能源汽车占比更是接近65%。

来到2024年,比亚迪打响价格战第一枪,并且打出了“电比油低”的口号。得益于此,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44.8万辆,同比增长32.9%,市场占有率达到38.1%。其中4月份上半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更是首次超过50%。

“这样发展下去,可能2025年就会达到50%,大幅超前完成国家目标。”曾庆洪如此表示。可以说,在价格战的助推下,车企超额完成了任务。

其次是优胜劣汰,内卷可以加速劣势企业出局。

近几年,倒闭或者退出中国的企业不计其数。包括宝能、猎豹、宝沃等自主传统车企,赛麟、威马、高合、恒驰等新势力车企,广汽讴歌、东风雷诺、长安铃木等合资车企。

不止于此,在车圈高管看来,未来还会有更多车企淘汰出局。

朱华荣曾表示,未来三年内,中国市场或有70%的品牌面临“关停并转”,未来中国市场可能只有五个主要车企留下来,像打麻将一样——“东西南北中”。

而曾庆洪、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与之观点也基本相同。

最后,内卷让自主品牌崛起。王传福表示,“目前新能源行业已进入淘汰赛,中国车企新能源产品加速投放将会蚕食合资品牌市场,未来3-5年,合资品牌份额将从40%降到10%,其中30%是中国品牌未来增长的空间。”

车市“内卷”,谁先受不了?

图片来源:比亚迪

不过,内卷给车市带来的不利一面,同样值得警惕。

内卷会让车企的利益受损。据统计,上汽、比亚迪、吉利、长城等15家上市车企在2023年均实现营收增长,但其中多达9家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面对行业利润普遍受损的情况,业内人士指出,警惕内卷导致车企为了控本而降质。

李书福在这次论坛上就指出,任何产业的健康发展都必须表现在投入产出比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无穷无尽的内卷,简单粗暴的价格战,其结果就是偷工减料、造假售假、不合规的无序竞争。

朱华荣也提醒道,行业要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坚持实事求是,宣传品牌、宣传产品,避免透支社会、用户对行业的信任度。

谁承受不住内卷?

虽然内卷对车市各有利弊,但是读过上述车企高管的发言,还是可以发现,其对内卷的态度仍有微妙的差别,或偏向赞同,或偏向反对。

这是为何?其实横向对比各家车企的业绩就可窥知一二。

广汽方面,5月销量为15.65万辆,同比下降25.33%,1-5月累计销量为69.95万辆,同比下降24.51%。

其中,新能源汽车5月销量为3.75万辆,同比下降25.51%,1-5月累计销量为13.16万辆,同比下降28.38%。

而广汽的两家合资公司——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的日子也不好过。广汽本田5月销量为3.19万辆,同比下滑41.31%。广汽丰田5月销量为6.1万辆,同比下滑17.00%。

作为“国家队”之一的长安汽车,其在新能源和自主方面的发展势头都较好。

长安汽车5月销量为20.68万辆,同比增长3.92%;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为5.5万辆,同比增长87.76%。

1-5月,长安汽车累计销量110.9万辆,同比增长12.03%;其中自主销量93.24万辆,同比增长11.64%,占比超八成;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23.55万辆,同比增长72.74%。

吉利方面,吉利控股5月销量25.66万辆,同比增长22.2%;新能源销量11.07万辆,同比增长59%。1-5月累计销量123.02万辆,同比增长27.9%;累计新能源销量46.82万辆,同比增长48.8%。

比亚迪方面,5月比亚迪销量首次突破33万辆,达33.18万辆,同比增长38.13%,今年1-5月,累计销量达127.16万辆,同比增长26.80%。

除销量外,今年一季度财报,其中三家车企的毛利也有显著区别(吉利财报未出),分别是广汽7.14%,长安14.41%,比亚迪21.88%。

车市“内卷”,谁先受不了?

图片来源:比亚迪

从这四家今年前5月的销量来看,广汽受挫比较严重,整体销量和新能源销量受到内卷的影响较大,长安汽车凭借长安启源、深蓝、阿维塔等新能源系列和品牌,自主品牌新能源增长迅速。吉利和比亚迪作为民营车企的代表,前者的整体销量和新能源销量均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后者比亚迪的新能源销量更是“遥遥领先”。

不难看出,广汽受内卷影响最深,而长安和吉利在内卷下压力略小,而比亚迪则是内卷的最大得利者,这也就难怪比亚迪在这场论坛上会如此赞同内卷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406/12I70395490C501.shtml

文章标签: 销量 比亚迪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