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6日,在2024中国汽车低碳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行业发展部部长李邵华坦言,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成果斐然,如今已经具备了迈向更高水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当前行业越来越重视ESG,汽车企业要通过不断提升在环境、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表现来满足利益相关方的多元化期待。
目前,我国存在非常多ESG标准,但是关注到的议题并没有聚焦到汽车行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牵头组织行业企业,专家、机构,编制并发布了《中国汽车行业ESG信息披露指南》《中国汽车行业ESG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中国汽车行业ESG评价指南》三项团体标准。围绕以上标准的主要内容以及价值意义,李邵华展开了具体介绍,帮助企业提升ESG实力,引领行业向前发展。
李邵华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行业发展部部长
以下为演讲内容整理:
简析中国汽车行业ESG发展
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再创新高,实现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增长尤为显著,产销量突破900万辆,市场占有率超过30%,已然成为推动汽车产业转型的核心力量。同时,我国汽车出口也达到历史峰值,接近500万辆,有效提升了行业整体发展速度。
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增长是其中的一大亮点,2023年实现了120万辆的出口量,同比增长高达77.6%,稳居全球领先地位。这些成就充分展示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成果。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已经具备了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基础条件。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浪潮与中国的双碳目标推进,对汽车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ESG话题日益受到关注,汽车行业对ESG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升。
为了满足利益相关方的多元化期待,汽车企业需要通过提升在环境、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表现。从全球视角来看,ESG治理已成为全球共识,进入系统化、规范化的发展阶段。特别是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汽车行业越来越关注的焦点。各国通过相关法定标准,对企业供应链管理工作提出了诸多要求。
在我国,虽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并不晚,但真正落实到管理体系上相对较晚。然而,近年来国家在各个领域加强了政策引导,多部门协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将ESG作为重要的政策工具。今年年初,沪深北三所正式发布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并将于2024年5月1日起实施。这一指引的发布,填补了我国境内资本市场本土化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的空白,对上市公司在环境、社会、治理等可持续信息披露作出了规范。
近年来,交易所在ESG信息披露方面呈现出从自愿性转向强制性、既重视信息披露又重视ESG管理、扩大披露范围等趋势。为应对国内外逐渐加强的ESG披露和监管要求,我国已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国际力量参与、社会关注、企业实践和行业推动的五位一体生态体系。
作为国内的5A级行业组织,我们协会始终秉持政府与企业的桥梁纽带定位,致力于搭建渠道,带动整个行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协会已组织编制行业社会责任和ESG标准,连续发布中国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优秀案例推荐、专委会研讨、培训交流等,以提升行业从业人员对ESG的认知,并展示行业的整体形象。
首套ESG标准解读
当前,国内存在众多的ESG标准,但这些标准并未聚焦于汽车行业。尽管汽车行业的企业可以参照这些标准,但它们对于汽车行业的特殊需求并不明确,难以有效地指导企业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评价或第三方评价,以及信息披露。这种情况导致了企业在ESG工作上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因此,协会认为有必要建立一套专门针对汽车行业的基础性、通用性标准,以此作为行业ESG工作的指导文件。同时,这套标准也需要融入新兴的ESG议题。
基于以上考虑,协会联合行业内的主要企业、ESG领域的企业和专家机构,共同编制并发布了《中国汽车行业ESG信息披露指南》、《中国汽车行业ESG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以及《中国汽车行业ESG评价指南》这三项团体标准。
图源:演讲嘉宾素材
《中国汽车行业ESG信息披露指南》旨在为汽车行业企业提供ESG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步骤、方法和主要内容,创新性地提出了ESG信息披露的特色指标,这些指标充分考虑了汽车行业的特性,旨在帮助企业提高信息透明度,从而赢得资本市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信任与支持。
《中国汽车行业ESG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则为汽车行业企业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ESG管理体系提供了一个框架,指导企业将ESG理念更好地融入企业战略、制度、规范及实际运营中。其最终目的是预防和控制ESG的不良影响,促进有益影响,进而不断提升企业的ESG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中国汽车行业ESG评价指南》旨在帮助企业全面、深入、系统地了解和监测评价自身的ESG目标、行动、结果及风险应变能力,以便有针对性地持续改进ESG实践和成效。
简而言之,这三个标准分别从“怎么说、怎么管、怎么评”三个角度为行业提供参考。我们认为这三项团体标准具有一定的领先性,填补了行业空白。在标准编制过程中,我们充分参考了国内外的ESG指引和指南,并广泛征求了行业专家、ESG领域专家以及标准制定专家的意见,以确保标准的专业性和行业适用性。
内容解读
首先是《中国汽车行业ESG信息披露指南》。该指南为汽车企业进行环境、社会治理和信息披露提供了指导,主要适用于以ESG报告形式进行信息披露的情况。当然,采取其他形式进行ESG信息披露的企业也可以参考本标准。我们强调ESG信息披露应遵循完整全面、客观准确、实质回应、及时可比、易读易懂和获取方便的原则。特别是后几个原则,我们认为是中国企业,尤其是供应链上的企业,需要改变传统思维,以适应和满足ESG管理的相关法规要求。
ESG报告作为企业信息披露的重要形式,其编制和发布流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将这一流程梳理为几个主要步骤:组建报告编制小组、制定工作计划、策划报告内容、收集整理报告信息、编制报告、审核报告以及发布报告。
标准涵盖了13个一级指标、42个二级指标和103个三级指标,各级指标的内容都根据企业和行业的特点进行了规定。
在标准中,我们明确规定了企业ESG信息披露的参考框架,该框架涵盖环境、社会、治理三大维度。具体而言,它涉及13个一级指标,即13大主题,以及42个二级指标,代表42个核心议题。本页旨在阐述我们在ESG信息披露等级标准中所做的两级划分。
基础披露主要是要求企业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要求以及监管指引,披露必须或应披露的ESG管理和实践内容。例如,废气排放管理,作为基础披露内容,企业需遵守相关法律,并制定有效的废气排放管理政策和管理体系。
建议披露则是指企业在特定领域内开展ESG专项行动和实践中,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特色指标。例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增加清洁技术投入,是汽车行业高度关注的前沿环境指标。在温室气体排放这一二级指标下,我们设立了清洁技术研发投入的三级指标,作为建议披露的内容。
《中国汽车行业ESG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的制定遵循步骤清晰、操作实用、重点突出的原则,并融入PDCA流程原理,以助力企业实现ESG闭环管理。标准规定了汽车行业ESG管理体系实施要求,包括企业环境、领导作用、策划、支持、运行、绩效评价、改进等环节,并提供实用指南,以帮助企业实现ESG管理体系的预期成果。
通过参考本标准,企业可以提升合规性和信息透明度,降低各类风险,并提升企业形象、价值和责任竞争力。同时,持续改进ESG体系和绩效,可以引导价值投资,增强相关方的满意度和信任,进而实现ESG目标,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此外,我们还总结了企业ESG管理的主要步骤和工作内容,构建了包括企业ESG环境、领导作用、利益相关方参与、策划、支持与运行、绩效评价、改进等在内的整体框架,并详细解读了每项内容和过程,为企业明确ESG管理体系的工作方式和具体要求提供了指导。
《中国汽车行业ESG评价指南》以中国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为合规基础,参考国际商业惯例和现有标准,旨在为企业提供一套全面、深入、系统的ESG目标、行动、结果和风险管控能力的评价标准。这有助于企业有针对性地改进ESG实践,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并获得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的信任与支持。此标准既可用于企业自评,也可用于第三方评估。
根据实践表现,本指南将评价指标划分为基础指标和推荐指标两类。基础指标是指企业必须遵循的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要求以及监管部门规范指引中规定的基础性指标,是企业进行ESG管理和实践的基础。而推荐指标则是用于评价能够反映行业特色及企业战略目标的专项行动和实践绩效的指标,与前面的基础披露内容具有相同的行业特质。本指南具体规定了26个基础指标和16个推荐指标。
汽车行业的ESG评价结果呈现出一定特点。它通常正面反映评价对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负面体现ESG风险程度。评价结果一般采用百分制评分,以低分代表较高的ESG风险水平,并通过10个级别来具体展现,其中5A代表最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ESG评价有助于进一步规范企业行为和管理能力,降低风险,并提升企业形象、价值和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规则,以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安全智能、品质卓越和一流治理的方式,参与全球汽车工业领域的经济活动。
我们认为,这三项标准的发布将有助于汽车行业企业在应用过程中形成闭环式的ESG管理体系,涵盖管理、评价、信息披露、反馈和管理改进等环节,从而助力企业持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这也将增强资本市场和利益相关方的认同与认可。
(以上内容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行业发展部部长李邵华于2024年6月6日在2024中国汽车低碳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发表的《中国汽车行业首套ESG标准解读》主题演讲。)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406/11I70395217C106.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