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2024汽车数字钥匙技术论坛
  • 发项目获取供应商清单
  • 2024第二届智能座舱车载显示与感知大会
  • 2024第四届商用车自动驾驶大会
  • 2024第四届智能汽车域控制器与中央计算平台创新峰会
当前位置:首页 > 车企 > 正文

蔚小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汽车公社 崔力文 2024-05-29 07:09:14

“故事的剧情,并没有按照想象的方向发展呀?”

“本以为今年的它们会越来越成熟,可到头来却发现我想多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是的,都被残酷的中国车市给了一记耳光。”

蔚小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绝不是杜撰,文章开篇的一段对话,就发生在上周五的选题会,而与同事讨论的主角则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电动化转型公认的风向标——“蔚小理”。

本以为,公司分别成立近十年,经历了种种波折,克服了种种挑战,三家新势力造车都会迎来更大的蜕变与更多的利好,彻底从蹒跚学步过渡到小步快跑。

但就拿过去的1-5月为度量衡,结合“蔚小理”所祭出的综合表现,结果无疑是令人失望的。面对大环境的急转直下,它们仍在泥潭中不断的挣扎,无法避免的暴露出诸多短板与顽疾。

至此,相信作为掌舵者的李斌、何小鹏、李想,能够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造车哪有什么轻松可言,尤其是在中国造车,谁都得嚼着玻璃凝望深渊,谁都得在最锋利的刀尖舔血。”

而接下来的内容,则想分别展开聊聊走到十字路口的“蔚小理”,去还原它们真实与客观的处境。

蔚来,没有退路

平心而论,站在年初的节点,试图评选出“蔚小理”中我最担忧的存在,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把选票投给——蔚来。

蔚小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或是由于它总在关键维度出现偏差,或是由于它谜一般的战略节奏,总感觉这家新势力造车今年会遭遇到非常严重的“滑铁卢”。

可事实证明,有些担忧是多余的。蔚来展现出抵御风险的能力,远没有想象中的羸弱。

首先,非常欣慰的看到,李斌终于变得清醒自知,终于愿意跳脱出舒适圈。作为整个公司的“灵魂”,真正意义上的走向了台前。无论通过直播也好,发布短视频也罢,捡回了很多曾经丢掉的路人缘。

其次,身处中国车市大打特打的价格战的背景下,坚持长期主义的蔚来,算是守住了自己的品牌定位,维持住了“高端新能源”的标签。

再者,换电网络的持续“接客”,用行动证明了这座一直不被看好的“独木桥”,终于有机会蜕变成“阳关道”。

另外,第二品牌乐道汽车的推出,以及旗下首款产品乐道L60开启预售,收到的正向反馈也不算少。

蔚小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一切,好似重回正轨。

不过,站在冷静客观的角度去评判,属于蔚来的诸多危机,仍明晃晃的摆在那里。

譬如,砸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后,依旧无法实现自我造血;譬如,单月交付量虽有所回暖,但稳态销量能够停留在多少还是未知;再譬如,主攻高端纯电市场的萎靡不振,严重限制了其所谓的发展上限……

而这其中,最该引起警惕的是:怎样处理本品牌与乐道之间的关系。

更简单来说,二者相加,最后究竟是达到理想状态的“1+1=2”,还是退而求其次的“1+1=1.5”,还是严重左右手互博之下仅有“1+1=1”甚至更低,将是摆在李斌面前的一道关键题。

顺势,将视线更加聚集,造车终归讲究的还是规模效应。

而这一点恰恰是蔚来长久以往所十分欠缺的。因此,从NT2平台下目前在售的8款产品,到被给予厚望的乐道L60,都必须拼尽全力给予自己的贡献。

“我们会面对能力更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对越来越多的优秀产品,面临更加激烈的价格战,面临更加复杂的舆论氛围,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宏观环境。每一位同事都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放弃幻想,直面挑战。”

总之,年初内部信中李斌发出的预警,完全可以视为今年蔚来处境最真实的写照。于情于理,这家新势力造车都没有任何退路可言。

这一次,不成功,便成仁……

小鹏,危机四伏

几天前,小鹏发布了一季度财报。

仔细研究这份令人稍感“意外”的成绩单,虽然过去的1-3月,其新车交付量仅为21,821辆,环比下降63.7%;总营收仅为65.5亿元,环比下滑49.8%。

蔚小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整体走势并不算好,但在其它一些关键维度,却展现出了不少利好信号。

譬如,整个一季度,小鹏的净亏损持续收窄;譬如,整个一季度,在“三费”上表现的十分克制;再譬如,截至一季度末,小鹏抵御寒冬的“粮草”还算充沛。

而最突出的一点集中在:这家新势力造车的毛利率,实现了彻底的反弹,重新回到两位数。

至于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

一方面,由于单车均价较高的X9,占据很大一部分销量份额;另一方面,还是由于小鹏与大众的战略合作,终于开始有报酬入账了。

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何小鹏继续立下很多Flag,看似想要对外尽可能的展现积极的信号。但在我眼中,一季度成绩单的向好,并不能掩盖这家新势力造车的危机四伏。

首先,除X9之外,小鹏旗下的G9、G6、P7i,只能用腹背受敌、全线崩盘形容。截至目前,即没有守住售价,也没有守住销量。

蔚小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身处竞争愈发激烈的细分市场,后续前景依旧不容乐观。G9的后排空间,G6的造型与底盘质感,P7i推出已久迟迟没有换代,均暴露出小鹏在产品定义上的短板。

其次,要知道今年小鹏还未打出的两张底牌,一张是“MONA”系列下的A级纯电轿车,一张是本品牌旗下代号“F57”的B级纯电轿车。

你觉得二者能够在本就窒息的一片红海中,为这家新势力造车提供多少净增量,成为“爆款”的可能性又有多大?

再者,坚定不移的“深耕智驾”,的确已经牢牢印刻在小鹏的DNA中。而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小鹏还在把该标签不断的夯实。

但更大的痛点在于,现阶段一套较为体验成熟的智驾系统,究竟能为卖车本身赋能多少,才是这家新势力造车需要权衡与考虑的。

最后,值得警惕的还有,最近网络中已然爆出小鹏销售与营销板块再次迎来的巨大震荡与调整。

冥冥中总感觉,去年王凤英的到来,的确将这家新势力造车烂掉的“树根”进行了彻底的清除,并收获阵阵掌声与好评。

而今年,到了能否种下更加坚韧“树苗”的关键节点,难度其实相比斩草除根更加夸张。因此,考验前者真正控盘能力的时候到了。

希望,我们没有高估王凤英。小鹏,输不起,也不能输……

理想,自食恶果

上周,一篇标题为《理想败给现实,也撕下了高端纯电的“遮羞布”》的文章爆了,喜提10万+。

蔚小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纵观聊得热火朝天的评论区,大家对于这家新势力造车今年表现的整体评价,总结为一个词便是——自食恶果。

北京时间5月20日晚,随着理想祭出一季度财报,可谓进一步坐实了什么叫做“稍有不慎便会翻车”。

虽然在一些关键数据上,类似毛利率、现金储备,依旧维持在一个算是不错的高点,但总营收、净利润包括销量的严重环比下滑,仍无法避免的暴露出这家之前过于膨胀的新势力造车,所遭遇的大麻烦。

究其背后的诱因,种种内忧外患均难逃其咎。

譬如,李想的盲目自信;譬如,竞品的攻势凶猛;再譬如,错误估计了开拓高端纯电市场的难度。也恰恰基于这样的背景,不禁想起曾经对于理想的判断。

要知道2023年之所以L系列大杀四方,除了本身产品定位的精准,细分市场一片蓝海,没有太大的竞争也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但来到2024年,随着类似问界的疯狂出牌,以及更多劲敌的加入,理想L系列从“唯一”俨然成为了“之一”。即便“主销担当”L6足够亲民与出色,可冲击单月交付3万辆难度依旧非常之大。

蔚小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而MEGA的“失利”,对于这家新势力造车信心的打击更加的毁灭性。官宣M系列几款纯电SUV延期,加之开始大规模的裁员,无疑暴露出其战略层面的转变。

也恰恰基于这样的背景,可以预见的是,今年本来计划染指80万辆的理想,基本已经算得上无牌可打。

接下来,能做的只剩单纯“卖车”。

当然,转换视角,本计划大干一场,却重重摔了一跤,对于这家有些“飘了”的新势力造车来说,不妨也是一件益事。

毕竟,总比膨胀至极,再从最高峰重重跌落代价要小。

写到这里,继续抛出最后一个问题:你觉得今年理想的累计交付量会停留在多少?关于答案,听到了一种预测:“只会在去年的37万辆的基础上微增。”

如果真是那样,之前我们确实过度“神话”了它。在某些方面,虽然理想有可取之处,但绝没有强到能够打破中国车市向上生长的客观规律。

有些学费,不得不交……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405/29I70393853C109.shtml

文章标签: 新势力造车 理想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