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发项目获取供应商清单
  • 2024第二届智能座舱车载显示与感知大会
  • 2024第二届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车企 > 正文

联合开发全新平台 上汽要帮奥迪提速了

网易汽车 2024-05-23 07:10:21

  大众和小鹏、Stellantis和零跑,再到奥迪和上汽,中国汽车的新合资时代真的来了。

酝酿10个月,上汽集团和奥迪汽车的合作也终于有了新进展。继2023年7月签署深化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后,5月20日双方正式签订合作协议,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数字平台(ADP)联合开发也随之启动,来自奥迪的宋斐明(Fermín Soneira)担任合作项目CEO。

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用“美美与共”描述这场合作,通过“技术赋能”,双方将共同助推上汽奥迪进入新时代的新赛道。过去,奥迪以及众多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是开创者、引领者,其合资企业也多能在经验中寻着石头过河。如今,合资双方都站在了河的中央,只有步调更一致的牵手同行,才能抵抗湍急的河流。

联合开发全新平台 上汽要帮奥迪提速了

依托上述智能数字平台,上汽奥迪新车型推出时间将缩短30%以上。双方合作车型将覆盖B级和C级市场,首款产品预计2025年上市,丰富其本就稀疏的产品矩阵。

暂停,是为了快进

1988年,5轮谈判后,奥迪落户一汽。

2016年,随着一纸公告,上汽成为奥迪在华的第二个伙伴,最终在2021年迎来首款车型上市。

从前南北大众,如今也有南北奥迪。

联合开发全新平台 上汽要帮奥迪提速了

奥迪多加一个合资伙伴,自然不是为了让自家人互相“掐架”的。把高端品牌重新立到更高的位置,是贾健旭对上汽奥迪诞生的认知和目标。

除了燃油车的引进和布局,领先的、创新的新能源车也成为奥迪亟需拥有的“弹药”。

为此,在去年7月,奥迪先后与上汽、一汽签署谅解备忘录。其中,奥迪与一汽将加强双方在生产制造及销售领域的合作,奥迪新能源公司也将在2024年底投产基于PPE平台打造的奥迪车型。

而奥迪与上汽的谅解备忘录,则和大众小鹏的合作一齐引发业内轰动。

根据彼时的官方表述,双方将通过共同开发,拓展高端车市场智能网联电动车产品组合。规划的第一步,便是奥迪将推出全新电动车型,补充此前在中国尚未覆盖的细分市场,同时设想在未来联合开发用于下一代智能网联汽车(ICV)的全新本土化平台。贾健旭说,在大数据和AI的时代,上汽奥迪的产品要做到拟人化,让车成为mobility companion出行伙伴。

联合开发全新平台 上汽要帮奥迪提速了

如今,只用了10个月,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数字平台如约启动研发,上汽大众安亭工厂将于5月24日暂时关闭进行全面改造,计划十个月后投产上汽奥迪的新车型。

上汽负责“速度”,奥迪负责“把关”

目前,奥迪·上汽合作项目内部分为三个团队,分别是奥迪、上汽和上汽大众。CEO宋斐明此前是奥迪汽车A 至 C 级电动车型产品线负责人,为了更顺利的推进合作落地,他之前花了11周的时间专门了解中国市场。

联合开发全新平台 上汽要帮奥迪提速了

这意味着,合作项目需要融合三家公司的团队,以及协同中国和德国团队一齐工作。

但对于合资来讲,研发提速是必须的。这就需要与生态合作伙伴共同研发,开发流程“串并联”结合,同时采用数字化开发工具提高效率,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打时间差。从设计开始,奥迪的团队就开始利用中德时间差,交替接力。德国团队会在中国团队醒来的时候提供最新一版设计图,一天工作时间总计约20个小时,这样的合作模式也加速了中德双方团队工作的推进。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传承奥迪的DNA和质量。作为项目CEO,宋斐明有一票否决权。“哪怕再快的速度,如果不能达到奥迪的要求,这个东西就坚决不能上。”

联合开发全新平台 上汽要帮奥迪提速了

对于上汽来说,其作用更像是搭起一座桥,为奥迪打通中国优秀的供应链,包括智能车的供应链,让更多智能化合作伙伴与奥迪的生态连接。其次,降本也是奥迪与上汽合作项目的目标之一。贾健旭的观点是,“智能化并不是抬高成本,而是降低成本。”

关于上汽和奥迪到底如何分工,贾健旭也直给了答案:“如果我们还要争论谁说了算,这本身就会有问题。需求在哪里,三年以后会怎么样,这是关键。”

“我们把车分成上车体和下车体。下车体宋斐明说了算,他对技术提出要求,我们以满足为主。上车体有一半听他,一半听我。”他解释称,奥迪一百年的造车历史,奥迪的审美和底盘技术值得信赖。“但什么更适合中国消费者,打开车门的很多东西直接关系到消费者体验,我们一定要商量着办。”

从摸着别人的石头过河 到一起携手共进

在汽车百年一遇的大变革时期,中国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你对未来要做出大胆的预测,现在已经没有谁摸着石头过河,因为过去的石子已经摸不到了。展望未来,我们怎样一起过河,这件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贾建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高端品牌将走上同样的道路。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405/23I70393256C109.shtml

文章标签: 中国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