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发卫星,那边造手机。吉利汽车频频跨界布局一些不太相关的业务,多少有点“不务正业”的意思。李书福曾对此解释称:“未来跨界打造用户生态链,依法构建企业护城河已成大趋势。”相比之下,魏建军明确表态“专注造好汽车,不造手机,也不上天”。他期望长城汽车通过颠覆式创新来激发自身内部活力和创造力。
随着越来越多新技术、新行业、新文化不断与汽车相互交融,吉利看重“向外修”,紧跟行业“跨界”潮流,助力自身发展;长城偏执“向内求”,激发企业内部活力,以求引领行业方向。在编辑部同仁的鼓动下,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硕士的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尝试用哲学的视角观察车市。本期《跃跃哲谈》与您一同探讨,在汽车产业业已开启的新赛道上,两家头部自主品牌如何探索引领行业的破局之道。
6月1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执法二司发布消息:由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领衔投资的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拟收购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79.09%的股权。
据星纪时代相关负责人透露,“本次交易尚需履行相关监管机构的审批手续,交易细节还在协商中。”
尽管吉利收购魅族的交易尚未完成,但两家合作研发车机的合作已经先行展开。今年6月,魅族宣布与吉利旗下的领克品牌进行合作,开发Flyme for Car车机系统。
本月初(6月2日),中国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以“一箭九星”的方式将 9 颗卫星送进预定轨道,这9颗卫星均来自于李书福旗下的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
这边发卫星,那边造手机。在外界看来,吉利汽车作为一家主业造车的企业,频频跨界布局一些不太相关的业务,多少有点“不务正业”的意思。
李书福曾对此解释称:“未来跨界打造用户生态链,依法构建企业护城河已成大趋势,手机可以链接车联网、卫星互联网,打造丰富的消费场景,做强生态圈,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智能化、万物互联的多屏互动生活体验。”
与李书福向外修建“护城河”不同,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明确表态,长城汽车“专注造好汽车,不造手机,也不上天”。他期望长城通过颠覆式创新来激发企业内部活力和创造力。
在魏建军看来,“长城汽车最大的价值是生态。我们希望打造一个森林式的生态模式。它有很多独立、多元的公司,我们有竞争,也有共生、共享、共存的生态模式。”
在这样的模式下,长城汽车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品牌,如沙龙、高端轿车品牌等,并在多品牌的运作和洗礼中,不断获得更多的转型成果与市场成果,让长城汽车不只有一个未来,一种可能。
为此,长城汽车从2020年开始便围绕组织、机制、人才、文化、品牌等方面进行多维度创新,打造3.0版本组织架构,形成“一车一品牌一公司”,直接触达用户,打造基于产业互联网的、开放式的生态平台。
魏建军认为,不管是在品类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机制创新甚至资本创新上,这个平台需要很多的支撑。长城汽车内部要有机制生态,要有资本生态、人才生态、产业链生态、品牌生态。
所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在面临人生重大抉择时,特别是身处逆境之时,人更需要回到自身,改变自己的做事方式,借以把自身优势发挥出来,这便是“向内求”。
这一做法同样适用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个企业要想脱颖而出,与其老想着靠“外援”来弥补自身不足,不如潜下心来发掘自身内部的潜力,让企业内部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作用。毕竟,外部的资源存在众多不可控因素,而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才最可靠。
肯定“向内求”,并不意味着要否定“向外修”。在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复杂性和模糊性的挑战时,企业得适应时代浪潮,借助外部优势来提升自己。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发展,汽车不再只是机械产品,而是成为移动数字终端。这也让汽车产品的竞争方向转向了电动化、智能化和互联化。
在长城汽车2025战略发布会上,魏建军直言,“中国汽车品牌,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越,只有在这三至五年的时间里,快速放大优势,才有可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这个新赛道上领跑。”而这基本上也是汽车界的共识。
随着越来越多新技术、新行业、新文化不断与汽车相互交融,吉利看重“向外修”,紧跟行业“跨界”潮流,助力自身发展;长城偏执“向内求”,激发企业内部活力,以求引领行业方向。在汽车产业业已开启的新赛道上,两家头部自主品牌正通过各自方式探索破局之道。(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跃跃)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206/29I70305851C109.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